華文網

朋友圈幫扶600貧困生?邵陽“最美扶貧脫貧苗侗姑娘”是怎麼做到的?

今日女報/鳳網記者 章清清 通訊員 袁小英

“這次又籌到了8000多塊錢的愛心捐款,可以幫助解決7個特別困難的孩子的上學問題了!” 開學了,綏甯縣李熙中心小學27歲的教務主任劉小紅近日在電話裡高興地告訴記者,

她和她組建的“綏甯愛心之家團隊”在8月份通過微信朋友圈募集的愛心助學款已經發放到了孩子們手中。

實際上這並不是劉小紅第一次為她的學生做這樣的事,近兩年多來,她通過網路發動朋友、愛心人士募捐,僅憑一己之力為600多名貧困留守兒童募集愛心捐款共計109700元,撐開了這些孩子的求學之門。她也被評為2017年綏寧縣“最美扶貧脫貧苗侗姑娘”。

她是“月光族”老師

劉小的愛心助學之路是從2015年冬天開始的。那年她剛當上綏甯縣李熙中心小學的教導主任。

那年冬天, 她發現,班上一位有一位學生,因為從小失去父親,與母親相依為命,家庭困難,大冬天還穿著破破爛爛的衣服上學。

劉小紅看到後自己就掏錢幫這個孩子買了保暖的衣服。

“我當時心裡特別難過,孩子太可憐了”劉小紅說。

從此她開始格外留意起這些孩子的狀況。當時,李熙中心小學共1309名學生,其中留守兒童就占了800多人,貧困留守兒童達200多人。這些留守孩子由於父母長期在外務工,缺乏家庭的關愛,家庭條件差,學習成績差,有的思想品質也存在很大問題。

為了給這些貧困學生更多的幫助,

劉小紅把自己的朋友圈當成了了留守兒童現狀宣傳展示的視窗,呼喚各界愛心人士來幫助山區的貧困學生。

2016年的冬天,劉小紅又接觸到一個特殊的家庭,李熙橋鎮林家頭村二組有四姐弟都在她們學校上學,母親已另嫁他人,僅靠父親在縣城做泥水工賺一點微薄工資,很少回家,四姐弟與爺爺奶奶相依為命。

聽聞這個事情後,劉小紅特意到四姐弟家走了一遭,看到的情況讓她既心酸又感慨。

“房內相當雜亂,一間房內有床3個,中間一床無鋪蓋,另兩床上的棉被薄且舊,有一床連墊絮都沒有!真不知,這四個小孩在冬天是怎麼睡的?”劉小紅說。

生活的清貧,如還可忍受,那母愛的缺失則真令人痛心。劉小紅說,這四個孩子在學校表現是沉默羞怯的,

缺少了同齡人應有的歡樂、活潑。瞭解到這種情況後,她從關愛四姐弟中的姐姐莫舒媛開始,組織班上同學從生活上、學習上一起來關心她、幫助她,和她結成好朋友。之後又經常去她們家走訪,解決實際困難。

最美扶貧脫貧苗侗姑娘

近年來,李熙中心小學600多名留守兒童都受到過來自劉小紅老師及各界愛心人士的關懷。一批批愛心物資和學習用品源源不斷地從城市飛入大山。她把大部分休日和節假日都用在了家訪上,記錄了70余名貧困孩子及其家庭的詳細資料,並資助了50余名貧困孩子和30余個貧困家庭,共募集善款10萬多元,自己卻成了名副其實的“月光族”。 而她多年愛心助學的行動也感召了 越來越多同樣有奉獻精神的老師、同事、朋友來到她身邊。在今年她們組建了“綏甯縣愛心之家志願服務隊”,開通了愛心公眾號,利用微信朋友圈呼籲社會愛心人士關心關注貧困留守兒童。

劉小紅明白,臨時資助只能幫助貧困孩子及其家庭暫時擺脫困境,而要徹底斬斷窮根,讓貧困孩子具備發展後勁,還必須引導他們通過知識改變命運。為此,劉小紅把搞好教育教學作為戰勝貧困的長效工程來抓。

在教學管理上,劉小紅盡職盡責。作為教導主任,她自己每週14節課,在教導處副主任請產假一年的情況下,她既要上好課,又要管理好教導處各類瑣事,任勞任怨。

劉小紅任教語文科目四年,成績一直位居年級第一。她教出來的學生懂禮貌,知感恩。她還經常帶領學校的年輕教師,到周邊學校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經常組織召開班主任會議,對班主任進行培訓;經常對年紀較大的教師進行電腦技術培訓,提醒他們要多用多媒體上課,跟上社會步伐,提高教學品質。劉小紅多次自費或受學校派遣前往長沙參加培訓,一回來就與本校教師分享先進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深受全體教師歡迎。在劉小紅的努力下,現在李熙中心小學大部分教師用班班通上課,每位教師自己做課件。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劉小紅等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2015年和2016年小六品質檢測,李熙中心小學取得優秀成績,被綏寧縣教育科技局授予“2016年全縣小學六年級品質檢測品質進步單位”榮譽稱號。

2016年劉小紅當選為綏寧縣第九屆政協委員。2017年被評選為縣十優文明市民、綏甯縣“最美扶貧脫貧苗侗姑娘”。

近年來,李熙中心小學600多名留守兒童都受到過來自劉小紅老師及各界愛心人士的關懷。一批批愛心物資和學習用品源源不斷地從城市飛入大山。她把大部分休日和節假日都用在了家訪上,記錄了70余名貧困孩子及其家庭的詳細資料,並資助了50余名貧困孩子和30余個貧困家庭,共募集善款10萬多元,自己卻成了名副其實的“月光族”。 而她多年愛心助學的行動也感召了 越來越多同樣有奉獻精神的老師、同事、朋友來到她身邊。在今年她們組建了“綏甯縣愛心之家志願服務隊”,開通了愛心公眾號,利用微信朋友圈呼籲社會愛心人士關心關注貧困留守兒童。

劉小紅明白,臨時資助只能幫助貧困孩子及其家庭暫時擺脫困境,而要徹底斬斷窮根,讓貧困孩子具備發展後勁,還必須引導他們通過知識改變命運。為此,劉小紅把搞好教育教學作為戰勝貧困的長效工程來抓。

在教學管理上,劉小紅盡職盡責。作為教導主任,她自己每週14節課,在教導處副主任請產假一年的情況下,她既要上好課,又要管理好教導處各類瑣事,任勞任怨。

劉小紅任教語文科目四年,成績一直位居年級第一。她教出來的學生懂禮貌,知感恩。她還經常帶領學校的年輕教師,到周邊學校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經常組織召開班主任會議,對班主任進行培訓;經常對年紀較大的教師進行電腦技術培訓,提醒他們要多用多媒體上課,跟上社會步伐,提高教學品質。劉小紅多次自費或受學校派遣前往長沙參加培訓,一回來就與本校教師分享先進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深受全體教師歡迎。在劉小紅的努力下,現在李熙中心小學大部分教師用班班通上課,每位教師自己做課件。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劉小紅等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2015年和2016年小六品質檢測,李熙中心小學取得優秀成績,被綏寧縣教育科技局授予“2016年全縣小學六年級品質檢測品質進步單位”榮譽稱號。

2016年劉小紅當選為綏寧縣第九屆政協委員。2017年被評選為縣十優文明市民、綏甯縣“最美扶貧脫貧苗侗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