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終於,飛機上可以玩手機了,但另一禁令就要來了!

如果問大家在飛機上可以使用手機嗎?相信回答肯定都是:不可以!

但是,就在昨天(18日),民航局的例行新聞發佈會上,民航局飛標司副司長朱濤透露:允許航空公司為主體,對可擕式電子設備的影響進行評估,新措施10月份開始實施。

也就是說,除了看書、看報、看窗外,明年坐飛機大家也許能愉快地玩手機了!

目前在國際上,已有多個國家開放手機等可擕式電子設備在飛機上的使用,而國內則一直採取審慎態度。

對於那些將手機視為貼身夥伴的乘客來說,

在飛機上的這段時間簡直難以忍受。至少在中國航班上,整個飛行過程,手機必須關機,飛行模式也不可以。如果不關機,空姐(和周邊人)的眼神能夠殺死你!

為什麼?按普遍說法,玩手機會干擾航空信號,造成航空隱患。但這可能是21世紀最大的謊言。至少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個因手機原因導致空難的確鑿證據。另外,在一些海外航班上,玩手機早已被允許,甚至都不需要飛行模式。

去年8月,新的《中國民用航空法》草案公佈,裡面還增加了這麼一條,在飛機上違規使用手機,

屬於“危及民用航空安全和秩序的非法干擾行為”。弄得不好,你將被罰款5萬人民幣,相當於5部iPhoneX……

手機時代,中國航空公司不能玩手機,也怪不得中國高鐵生意那麼好。

這次中國航空局終於回過神來了。航空局都鬆口了,所謂航空公司評估,無疑就是走一個形式。雖然據業內人士稱:

“按照中國民航業的一貫作風,評估過程短不了……相關法律規章的修訂,只能說萬里長征的第一步。

我們要抱有謹慎的樂觀。”

值得一提的是,開放可擕式電子設備使用後,機載互聯網的發展將面臨新的機遇。從上市航企的披露看,國航、東航、海航、春秋航空等均已經佈局航空WiFi。而其他A股上市公司中,輝煌科技、北緯科技等也都曾涉足相關業務。

可擕式電子設備開放,于乘客而言是方便生活,於機載WiFi產業而言是機遇,而對民航公司而言則是個新的課題。

有業內人士分析道,

當前機上互聯網等服務仍處於發展階段,還難以實現空地互聯,而推動飛機上使用手機對於機載互聯網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

2015年,春秋航空披露發行A股募資使用可行性分析報告,計畫募資不超45億元,其中機上WiFi系統改裝計畫使用3億元。但在今年的報告中,春秋航空表示,中國目前受制于衛星波段及相關政策放開前,預計不會大面積推廣機上WiFi。

“很多新飛機的客艙都會要求裝WiFi系統,上網沒問題,但上網如何能實現航空公司的收入,還有待時間考驗。”民航資源網專家綦琦認為,機上WiFi技術已不是問題,但盈利模式還需探索,“付費不付費?付多少?還有,機上WiFi使用的人多了怎麼辦,頻寬是不足夠的。”

另外,機上WiFi開啟後,乘客使用可擕式電子設備語音聊天,甚至在機上直播,其他乘客想休息怎麼辦?會不會以後的航班上,到處都是電話聲、玩遊戲聲呢?“怎麼來設定,這是給航空公司提供了一個新的課題。”

真別高興太早,在飛機上,一項新的禁令噩耗很可能就要來了。

導火索是之前在全世界引發軒然大波的特朗普洩密事件:

特朗普告訴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據美國一個盟國提供的絕密情報,“伊斯蘭國”恐怖分子打算通過筆記型電腦,在飛機上發動恐怖襲擊。

這件事,當時鬧得沸沸揚揚。因為提供情報的是以色列,這有可能殃及還深入敵後的摩薩德特工。以色列當時恨恨地說,如果美國這樣洩密,以後再不敢跟美國分享情報了。

但這種威脅,真不是開玩笑。美國國家安全部今年3月突然下令,來自8個中東國家的航班,所有乘客不得隨身攜帶筆記型電腦。而考慮到反恐形勢的日益複雜,美國正在評估,是否立刻將禁令擴大至所有航班。也就是說,以後,所有飛往美國的航班,不管來自哪個國家,乘客都不得隨身攜帶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

這對航空業是噩耗,因為這將造成乘坐飛機的人數直線下降。此前的美國禁令,已讓中東最大的航空公司——阿聯酋航空傷透了腦筋。阿聯酋航空預測,今年利潤將下降82%。

科技是一把雙刃劍。隨著技術的進步,在飛機上玩手機不再只是夢想。但恐怖的現實,卻讓筆記型電腦又成了航班上的夢魘。

現在航班上終於可以玩手機了,但隨著炸彈小型化,會不會哪一天,手機又完全禁止隨身帶上飛機了呢?一場航空劇變正在到來,而裹挾其中的我們,將被一次又一次地分解與顛覆。

上網沒問題,但上網如何能實現航空公司的收入,還有待時間考驗。”民航資源網專家綦琦認為,機上WiFi技術已不是問題,但盈利模式還需探索,“付費不付費?付多少?還有,機上WiFi使用的人多了怎麼辦,頻寬是不足夠的。”

另外,機上WiFi開啟後,乘客使用可擕式電子設備語音聊天,甚至在機上直播,其他乘客想休息怎麼辦?會不會以後的航班上,到處都是電話聲、玩遊戲聲呢?“怎麼來設定,這是給航空公司提供了一個新的課題。”

真別高興太早,在飛機上,一項新的禁令噩耗很可能就要來了。

導火索是之前在全世界引發軒然大波的特朗普洩密事件:

特朗普告訴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據美國一個盟國提供的絕密情報,“伊斯蘭國”恐怖分子打算通過筆記型電腦,在飛機上發動恐怖襲擊。

這件事,當時鬧得沸沸揚揚。因為提供情報的是以色列,這有可能殃及還深入敵後的摩薩德特工。以色列當時恨恨地說,如果美國這樣洩密,以後再不敢跟美國分享情報了。

但這種威脅,真不是開玩笑。美國國家安全部今年3月突然下令,來自8個中東國家的航班,所有乘客不得隨身攜帶筆記型電腦。而考慮到反恐形勢的日益複雜,美國正在評估,是否立刻將禁令擴大至所有航班。也就是說,以後,所有飛往美國的航班,不管來自哪個國家,乘客都不得隨身攜帶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

這對航空業是噩耗,因為這將造成乘坐飛機的人數直線下降。此前的美國禁令,已讓中東最大的航空公司——阿聯酋航空傷透了腦筋。阿聯酋航空預測,今年利潤將下降82%。

科技是一把雙刃劍。隨著技術的進步,在飛機上玩手機不再只是夢想。但恐怖的現實,卻讓筆記型電腦又成了航班上的夢魘。

現在航班上終於可以玩手機了,但隨著炸彈小型化,會不會哪一天,手機又完全禁止隨身帶上飛機了呢?一場航空劇變正在到來,而裹挾其中的我們,將被一次又一次地分解與顛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