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兒行千里》:最重的行李在父親肩頭,最懷念的童年在母親膝頭

不抄襲,不煽情,不展示苦難。

很人文,很平實,很自然溫暖。

在這個用玩笑消解嚴肅的時代,娛樂至上的芒果臺端出了一盤治癒系的《兒行千里》,以春雨般潤物細無聲的姿態,悄然走紅網路。

甚至在以“口感挑剔”著稱的豆瓣網友那裡,已經被預定為“今年最佳綜藝”。

人生雖然有詩和遠方,但家卻是每個人最初起航的碼頭與最後心靈的歸屬。

一個人無論走到哪裡,他所選擇的人生軌跡,根植于他原生家庭的“家風”。

《兒行千里》嘗試討論的,

就是這樣一個聽起來頗為古舊的話題——家風。

你從父母身上學到了什麼?

他們教你要做一個怎樣的人?

而你又成了一個怎樣的人?

這些問題不用急著回答,先想想。

1、離別,尋找相逢

“我在吃菱角的時候,都不敢看我媽媽”。

《兒行千里》以青年學者何江的講述開始。

何江,湖南寧鄉人,農村出身,從中國科技大學到哈佛碩博連讀,現在是麻省理工的博士後。

18歲的何江,第一次離家出遠門,媽媽走著走著,忽然問何江:你想不想吃菱角?

何江有些驚訝,沒想到媽媽為什麼忽然問這個。

原來何媽媽看到路邊水渠的菱角長得很好,想起何江從小就喜歡吃菱角。

然後,何江看著媽媽就趟著水,踩著泥,為自己去采菱角。

“我在吃的時候,都不敢看我媽媽”。

很多年後的何江,在節目上這樣說道。

離別,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委實是種過於日常的的情感體驗了。

對他們來說,奔赴遠方就是為了逃離家鄉,可往往又在某一個時刻,走過萬水千山,驀然回首,才發現自己原來一直在異鄉尋找故鄉。

這是年輕人必須要經歷過這樣的一個過程。

只有經過對於故鄉的逃離,才能走向獨立;一定是有了獨自生活的閱歷,才能真正體察到親情意味著什麼。

之前,網上有一段很火的視頻,馬薇薇在某個節目裡談起當年填高考志願,說那時候只有兩個原則,離男朋友最近,離爸媽最遠;現在不一樣了,希望工作能離家近一點,再近一點。

你不得不承認,一定是有了這樣一個時間和空間上的距離感,你才會回頭審視。

那個時候,我們終於可以像個成年人那樣理性、客觀地去理解父母的愛,當我們一步步走向盛年的時候,故鄉的親人一步步走向不可避免的衰老。

很多年後,我們終於理解了朱自清寫《背影》的無限悲哀和酸楚。

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

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我趕緊拭幹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

我們大概了這樣一個年紀:目睹過父母同樣努力而顯得笨拙的背影,流過同樣“怕他看見,也怕被人看見”的眼淚。

在何家,這種家風體現在何江兄弟目睹了父母的艱辛之後,所達到的“下一代對於上一代自我外延的拓展”。

卡夫卡曾將說過:我們猶太人天生就是老人。

那麼,我們中國人天生就是中年人。

表面波瀾不驚,內心波濤洶湧。

用沉默表達激烈,以隱忍替代問候。

小心翼翼地伸出手、卻又縮回去,這就是我們中國人表達感情的方式。

2、反哺,互相滋養

“我忽然理解了我爸媽”。

現在的年輕人應該很少有知道榫卯的吧。

青年導演鄭若行,拍了一部紀錄片《爸爸的木匠小屋》,順著節氣拍父親的木匠活計,從芒種到小滿,拍了整整24集,近距離拍攝了這種中國傳統工藝——不用膠水、不用釘子,自由拼接而不鬆動的榫卯技藝。

網友戲稱,她用紀錄片把自己爸爸拍成了網紅。

在鄭若行很小的時候,爸爸就會帶著鄭若行做玩具,將擠完牙膏的牙膏殼用火融化掉,掉下錫來一起做錫制的小玩具。

十八歲生日的時候,爸爸親手為她做了一個首飾盒,鎖還是外婆留下來的。

為了培養她畫畫的技巧,爸爸讓她在家裡的牆上隨便畫,畫滿了還要誇獎她。

為了讓她的觀察力更敏銳,爸爸帶她去大自然裡觀察微小的生命,體驗這世界的偉大與動人。

如果說何家的家風是“下一代對於上一代自我外延的拓展”,那麼鄭若行的家風就是“下一代對於上一代無私之愛的反哺”。

還有什麼比這種情感反哺更加動人的呢?

對於鄭若行而言,她與父親之間不僅是生命上的延續,更有思想上的互相滋養。

正因為有“發明家”父親對於木匠藝術的熱愛,才有了後來鄭若行的紀錄片,去展示這樣輕鬆愉悅的親子關係、這樣專注愜意的生活方式。

我們說“The father,the son”。

我們也說多年父子成兄弟。

“我忽然理解了我爸媽”。

不只是鄭若行,我們每個人都會迎頭遇上這一瞬。

和父母有隔閡、有怨懟的,大有人在。

其間孰是孰非,一時間難以分辨清楚。

可是那些能放下往事和父母握手言和的人,莫約也是明白了這樣一點:如今我也到了父母當年的那個年紀了,明白了大家都不容易,能退一步就退一步。

很多年以後,我們被生活按在地上摩擦過幾遍,學會了看人眼色、嘗過點人情冷暖、見識過生活齟齬,知道了一個人在外生病了怎麼辦?

遭遇到了18歲時從來沒有經歷過的事情,經歷了生活的苦,體諒了父母的難,學會了將心比心,終於明白:易地而處,當年當時換成我去做,未必就能變得更好。

《兒行千里》裡關於鄭若行的片段就是白描這種歷經生活的理解後,親子間愛的回饋。

小時候,父母以鼓勵寬容去培養孩子對於藝術審美的追去;長大後的孩子,以同樣飽含愛意的目光,再次去審視、去記錄下父母關於藝術的追求、關於生活的領悟。

3、傳承,薪盡火傳

“我們不是生活在一個和平的時代,而是有幸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家”。

《兒行千里》裡面感觸最深的是,一個叫陳序的戰地記者,講了他同事的一個故事:

他的同事從伊拉克休假回北京,在新華社交接完工作,就騎著自行車出門。

初夏的傍晚很涼快,他一邊騎車一邊看著路人在那邊擼串、大聲的說笑。

一時之間有些恍惚,他不需要躲隨時會擊穿他身體的炮彈;

他不需要擔心撲上來抱著他同歸於盡的人體炸彈;

最後,他的同事把自行車扔在一邊,蹲著哭了起來。

陳序說:“我們不是生活在一個和平的時代,而是有幸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家”。

是的。

我們是這樣幸運的13億人。

我們的幸運不是從天而降的,是我們的父輩、祖輩們,以死報國、以血肉再造中華之決心才得來的。

如果說上文提到的鄭若行對父母的情感反哺是家庭內部的回饋,那麼這種咬著牙埋頭推進的精神,應該是我們整個民族樂觀信仰的傳承。

這種質樸的樂觀來自於對這個民族和這片土地最簡單的信心——

我們不是沒有跌倒過,但是我們都站起來了。

我們以前跪在地上,現在既然站起來了,就繼續頂天裡地站著。

這種傳承,有一點像種子的旅行。

先是小小的一個冒芽生長成熟,被風一吹,種子飄散各處,一次又一次地、在世界各地冒芽生長成熟。

張立強一家三代治理黃沙、植樹造林萬畝;

王新法一家兩代人,去湖南薛家村造橋修路、實實在在得造福人民;

孟文博和他的團隊,作為“海底馴龍師”勘探海底天然氣開採,團隊中有人11年沒回過家。

《兒行千里》想講述的就是這樣一部素人和他們家庭的史詩。

沒有明星、不造緋聞、沒有聲嘶力竭地大聲說教、也沒有沒完沒了的煽情。

它說,來坐下來,我們一起來聊聊我們自己的故事。

而我們觀眾,等待這樣一部溫柔又堅定的節目,也已經很久了。

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

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我趕緊拭幹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

我們大概了這樣一個年紀:目睹過父母同樣努力而顯得笨拙的背影,流過同樣“怕他看見,也怕被人看見”的眼淚。

在何家,這種家風體現在何江兄弟目睹了父母的艱辛之後,所達到的“下一代對於上一代自我外延的拓展”。

卡夫卡曾將說過:我們猶太人天生就是老人。

那麼,我們中國人天生就是中年人。

表面波瀾不驚,內心波濤洶湧。

用沉默表達激烈,以隱忍替代問候。

小心翼翼地伸出手、卻又縮回去,這就是我們中國人表達感情的方式。

2、反哺,互相滋養

“我忽然理解了我爸媽”。

現在的年輕人應該很少有知道榫卯的吧。

青年導演鄭若行,拍了一部紀錄片《爸爸的木匠小屋》,順著節氣拍父親的木匠活計,從芒種到小滿,拍了整整24集,近距離拍攝了這種中國傳統工藝——不用膠水、不用釘子,自由拼接而不鬆動的榫卯技藝。

網友戲稱,她用紀錄片把自己爸爸拍成了網紅。

在鄭若行很小的時候,爸爸就會帶著鄭若行做玩具,將擠完牙膏的牙膏殼用火融化掉,掉下錫來一起做錫制的小玩具。

十八歲生日的時候,爸爸親手為她做了一個首飾盒,鎖還是外婆留下來的。

為了培養她畫畫的技巧,爸爸讓她在家裡的牆上隨便畫,畫滿了還要誇獎她。

為了讓她的觀察力更敏銳,爸爸帶她去大自然裡觀察微小的生命,體驗這世界的偉大與動人。

如果說何家的家風是“下一代對於上一代自我外延的拓展”,那麼鄭若行的家風就是“下一代對於上一代無私之愛的反哺”。

還有什麼比這種情感反哺更加動人的呢?

對於鄭若行而言,她與父親之間不僅是生命上的延續,更有思想上的互相滋養。

正因為有“發明家”父親對於木匠藝術的熱愛,才有了後來鄭若行的紀錄片,去展示這樣輕鬆愉悅的親子關係、這樣專注愜意的生活方式。

我們說“The father,the son”。

我們也說多年父子成兄弟。

“我忽然理解了我爸媽”。

不只是鄭若行,我們每個人都會迎頭遇上這一瞬。

和父母有隔閡、有怨懟的,大有人在。

其間孰是孰非,一時間難以分辨清楚。

可是那些能放下往事和父母握手言和的人,莫約也是明白了這樣一點:如今我也到了父母當年的那個年紀了,明白了大家都不容易,能退一步就退一步。

很多年以後,我們被生活按在地上摩擦過幾遍,學會了看人眼色、嘗過點人情冷暖、見識過生活齟齬,知道了一個人在外生病了怎麼辦?

遭遇到了18歲時從來沒有經歷過的事情,經歷了生活的苦,體諒了父母的難,學會了將心比心,終於明白:易地而處,當年當時換成我去做,未必就能變得更好。

《兒行千里》裡關於鄭若行的片段就是白描這種歷經生活的理解後,親子間愛的回饋。

小時候,父母以鼓勵寬容去培養孩子對於藝術審美的追去;長大後的孩子,以同樣飽含愛意的目光,再次去審視、去記錄下父母關於藝術的追求、關於生活的領悟。

3、傳承,薪盡火傳

“我們不是生活在一個和平的時代,而是有幸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家”。

《兒行千里》裡面感觸最深的是,一個叫陳序的戰地記者,講了他同事的一個故事:

他的同事從伊拉克休假回北京,在新華社交接完工作,就騎著自行車出門。

初夏的傍晚很涼快,他一邊騎車一邊看著路人在那邊擼串、大聲的說笑。

一時之間有些恍惚,他不需要躲隨時會擊穿他身體的炮彈;

他不需要擔心撲上來抱著他同歸於盡的人體炸彈;

最後,他的同事把自行車扔在一邊,蹲著哭了起來。

陳序說:“我們不是生活在一個和平的時代,而是有幸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家”。

是的。

我們是這樣幸運的13億人。

我們的幸運不是從天而降的,是我們的父輩、祖輩們,以死報國、以血肉再造中華之決心才得來的。

如果說上文提到的鄭若行對父母的情感反哺是家庭內部的回饋,那麼這種咬著牙埋頭推進的精神,應該是我們整個民族樂觀信仰的傳承。

這種質樸的樂觀來自於對這個民族和這片土地最簡單的信心——

我們不是沒有跌倒過,但是我們都站起來了。

我們以前跪在地上,現在既然站起來了,就繼續頂天裡地站著。

這種傳承,有一點像種子的旅行。

先是小小的一個冒芽生長成熟,被風一吹,種子飄散各處,一次又一次地、在世界各地冒芽生長成熟。

張立強一家三代治理黃沙、植樹造林萬畝;

王新法一家兩代人,去湖南薛家村造橋修路、實實在在得造福人民;

孟文博和他的團隊,作為“海底馴龍師”勘探海底天然氣開採,團隊中有人11年沒回過家。

《兒行千里》想講述的就是這樣一部素人和他們家庭的史詩。

沒有明星、不造緋聞、沒有聲嘶力竭地大聲說教、也沒有沒完沒了的煽情。

它說,來坐下來,我們一起來聊聊我們自己的故事。

而我們觀眾,等待這樣一部溫柔又堅定的節目,也已經很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