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王衛順豐戰無不勝?嘿客店等商業板塊3年虧16億,快遞小哥月薪縮水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21君~

走進經濟生活裡的一切

導讀:昨晚、嘿客門店負責線下體驗和流量引入

據悉,在之前的2015年,部分嘿客店更名為順豐家,商品種類逐漸豐富。2016年的下半年,順豐繼續糾錯,將“順豐家”更名為“順豐優選”。

3月12日,順豐優選公關經理宋馨對新京報記者表示,並不能說順豐優選是嘿客的升級版,在改名之前,嘿客較之前的形態已有所改變,後來改為順豐優選,只是線下線上統一下名稱,可以更好地做品牌輸出和商家的統一管理。

對於早期的嘿客失利,宋馨表示,當時嘿客對於順豐來說是剛剛涉足線下零售,對於行業來說,立足于社區、把快遞與便利店結合的商業模式在業界也是全新事物,需要一個探索的過程。

3月12日,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陳立平向新京報記者分析稱,開始嘿客可能被設想成是一個提貨點,再加上自營一部分商品,本身定位並不清楚,選址也沒有明確按照便利店在街上選址,

甚至位置也不太好。

有聲音稱,嘿客展示的商品偏少、體驗較差。起初店裡不擺任何的實體商品(後來增加了一部分實體商品),客人通過掃二維碼下單;很多時候不能現場取貨。這難以提供便利店要求的便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