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楊廣為什麼要花費那麼大的人力開鑿大運河,原因很簡單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

水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有其獨特的位置。飲水思源、君子之交淡如水、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皆是家喻戶曉的名句。

黃河就是中華民族的搖籃,

在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中,黃河流域有3000多年一直是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在相當長的時期裡,黃河流域地區的經濟發展一直遙遙領先。勞動人民在農田耕作中,不僅對耕作的工具和技術進行了不斷的製作和改造,還在農田水利灌溉工程上進行了大膽的探索,發展了漕運事業。

但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發生了深刻變化。400多年的混亂使北方經濟受到嚴重的衝擊,與此相比,南方經濟獲得迅猛發展,成為全國經濟重心。隋統一全國後,格外重視這個地區,但隋定都長安,其政治中心不能伴隨經濟重心的發展變化南移。因此,國家需要加強對南方的管理,長安需要與富庶經濟區聯繫,需要南方糧食物資供應北方,

不論是中央朝廷還是官僚貴族或是北方邊境。同時,長時期的分裂阻斷社會南北經濟的交流,而隨著生產力水準的提高,經濟的發展到這一時期已迫切要求南北經濟加強聯繫。

晉南北朝時期是門閥世族大發展的時期,他們的力量相當強大。隋統一後,他們仍依恃其強大的勢力,企圖與中央政權抗衡。這一尖銳矛盾在江南地區一直存在,使隋政權面臨嚴重威脅,

隋統治者要實施對南方的有效統治,貫通南北運河勢在必行。同時,北部邊境少數民族政權對隋亦是大患,隋王朝派出大量軍隊駐紮邊境,這些軍隊僅靠屯田是不夠的,必須依靠江淮和中原糧餉供應。路途遙遠,開鑿運河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楊廣開鑿的大運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量最大、歷史最古老的運河之一。其所動用的人力、物力、財力,在當時世界上是最巨大的。隋為何早早亡國,與大興工程招致民怨,也應該有很大的關係。

為了挖鑿大運河,楊廣先後動用了幾百萬民工。民工人數有明確記載的有兩次——

《隋書·煬帝本紀上》(卷三):大業元年,“發河南諸郡男女百余萬,開通濟渠,自西苑引谷、洛水達於河。”大業四年,“正月乙巳,詔發河北諸郡男女百余萬開永濟渠,引沁水,南達於河,北通涿郡。”

如此之多的人力,實在是讓人吃驚。

然而多年過去了,京杭大運河開鑿到現在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2002年,大運河被納入了“南水北調”東線工程。2014年6月22日,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宣佈,中國大運河專案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46個世界遺產專案。

許多河流的源頭,都是細水淺溪,就像一部交響的序曲,而後才漸入高☆禁☆潮。只有大運河首來得這麼突然,橫江斷河一般,置你於無準備的驚歎之中。

成為中國第46個世界遺產專案。

許多河流的源頭,都是細水淺溪,就像一部交響的序曲,而後才漸入高☆禁☆潮。只有大運河首來得這麼突然,橫江斷河一般,置你於無準備的驚歎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