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真正的中國道教神系(八)千秋忠義英魂殿—關羽的丹天伏魔宮

關帝聖班:

敕封三界伏魔大帝忠義神威遠鎮天尊聖前。丹天伏魔宮。

關羽

太上神威,英文雄武,精忠大義。護國佑民,三界伏魔,昭明翊漢,靈應天尊。

聖父仁聖明王,聖母協慶元君。聖後胡太元君。

聖主蜀漢昭烈皇帝。

聖弟靈惠協順閬中王。

丹天伏魔宮。

聖子忠義扶國,竭忠王;

張飛戰馬超

忠孝輔國,順忠王。

聖孫虎賁忠郎將。

護國忠武,顯靈仁濟,威烈武候。

左右陸張,二大丞相。

威靈忠勇,歸正將軍。

都督參謀,趙累先生。

參謀護軍司馬,王甫將軍。

參謀侍忠,馬良將軍。

參謀趙文。伊籍將軍。

三界靖魔上將,岳元帥。

嶽飛

三界伏魔副將,張元帥,許元帥。

敕封雷霆威猛,保運驅魔,

雷火將軍。

丹天伏魔宮,雷霆虎威,虎翼上將元帥。

丹天伏魔宮,驅魔蕩祟,截邪剿惡,威猛神將。

丹天伏魔騎帥,寥大將軍,

丹天伏魔步帥,周大將軍。

雷霆府部,張威顯通,

三界伏魔,一切神員。

五方義勇,大力天丁,

八方肅熬,效職吏兵。

天兵天將

天兵戳魔神將,雷兵伐魔神將,

神兵威魔神將。

丹天伏魔院,效功效職,正副帥將,都尉等神。

左班右矛,合座威靈,悉仗真香,普同供養。

要說中國神界最富傳奇的人物,關羽關雲長一定榜上有名。生時,他是號稱“萬人敵”的當世虎將,威動四方君主。但他真正的傳奇卻是在死後。短短數百年間,就從一方鬼將上升到道教的護法神將,再與上古魔神蚩尤大戰一番,最後晉升大帝之位。到了清朝,關帝廟已經遍佈全國。

時至近代,甚至被部分信徒捧為天界第三代領導核心,晉級“金闕玉晨帝君天尊”。這真的是讓人瞠目結舌的火箭速度升遷。

英雄不是一天練成的,天尊也是不是一天就當上的。想五莊觀的清風明月二位仙童,修行幾千年,也算拜了個好師傅,結果還不是兩個小小仙童,被猴子和豬上門欺負。而關羽在短短一千六百年間說法有此成就,不能不令人懷疑他背後有人。

因此有其是龍王轉世的傳說流傳於世。不過這種說法很多名人都有。大多就是為生靈違反天命,不得已下界為人的套路,不提也罷。

關帝神像

應該說,道教是關羽成神的過程中的主要推手。但並不是每個教派都將其擺在了“現任天帝”這麼高的位置上。比較標準合理的職位就是這個:

敕封三界伏魔大帝,忠義神威遠鎮天尊,靈應天尊;名號不帶重樣的。但贊號相當長:太上神威,英文雄武,精忠大義,護國佑民,三界伏魔,昭明翊漢。這個相當於“偉大的革命家、軍事家”什麼的。屬於人們給他的定性。

屬於關羽的宮闕是為“丹天伏魔宮”。這也就相當於一座軍營,因為裡面居住的,不是與他生死與共的兄弟下屬,就是歷代忠臣名將。這讓人想起了傳說中的北歐英靈殿,也是將歷代英雄彙聚一堂。當然,丹天伏魔宮的名氣沒人家響亮,但這也是怪我們自己沒作進一步的宣傳。

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關羽也不例外。他的父母妻兒也居住在丹天伏魔宮中。哪怕他們的名字已經被歷史所遺忘。這也算是世人對他的另類獎賞。

聖父仁聖明王,聖母協慶元君。聖後胡太元君:據野史考證,關羽的父親叫“關毅”,是一個孝子,有些文化水準,但不知高低。關羽的夫人姓胡,就是關羽過五關斬六將時遇到的滎陽從事胡班的姐姐或者是妹妹,但這些都只是傳說。

原因是在正史中,對關羽的家室記載不詳。甚至有這樣的一個傳說,即是劉關張三兄弟結義闖天下的時候。為了杜絕彼此間顧念妻兒的念頭,甚至下了這樣的一個惡毒的招,那就是彼此之間相互斬殺兄弟的妻兒,以堅定起事的決心。不過張飛在執行的時候,心中一軟,放走了關羽的老婆孩子,才有後來父子相認的梗。其實基本可以斷定這個故事是假的。因為三兄弟又不是幹土匪,而真正在古代,娶妻也是很重要的政治手段之一。這從劉備娶糜竺的妹妹糜夫人,同時也娶了家世不詳的甘夫人,後來與孫小妹結親。張飛搶了夏侯家的小姐。諸葛亮娶了荊州名士黃家的女兒黃月英。趙雲也差點與桂陽太守趙范的嫂子成親可以看出。

關羽全家福

但空穴來風,未必無因。所以這麼寫,很有可能是因為古代軍隊中的一項嚴苛的制度,即“軍中不准結親”而衍生出來的。道理很簡單,軍隊是男人的世界,帶著一群精壯男人如果縱容婚娶的話,一定會對軍紀管理造成很大的困撓。很多軍隊都會在攻佔城池後搶掠三天做為給軍士們發洩的藉口。在這中,女人當然是重要的物資。這些都是古代軍隊的陰暗面。而作為軍隊偶象的關羽,如果不解決好這一形象塑造的話,那會產生不好的影響。因此用這樣的一個傳說塑造出關羽禁欲的形象,自然是為了讓普通士兵老老實實學習,不要放縱青春的激情。

當然,歷史上的關羽不是這樣的一個人。甚至有史書記載他與曹操的一次爭風吃醋。說的是在攻擊呂布的時候,關羽看上了呂布手下的一位將領秦宜祿的前妻杜氏。前妻前妻前妻,重要的事說三遍。因此找曹操懇求城破之後將杜氏給自己。

本來曹操都已經答應了,但關羽不放心,又多次去找曹操確定。這卻起了反效果。曹操何其老奸?心想;“能讓這傢伙三番五次找我,是個什麼樣的美人?”於是自己親自去找到了杜氏,結果一看,說什麼也不捨得給關羽了,“誰也別和老夫搶!”。

這事傷透了關羽的心,後來他重回劉備身邊就多少有這麼些原因。

這事其實是曹操做得不地道。他違背對關羽的承諾。而且他娶杜氏是來做妾。而關羽是準備娶來當妻子的。古代“妻”與“妾”間的關係無須多言,根本不是一個地位的。雖然後來曹操對待杜氏和她給秦宜祿生的兒子秦朗也不壞,但還是欠缺了一個名份。

人妻控曹操

不過千載之後,這事卻被某些人作為了抹黑關羽的藉口,用來指指點點:啊,原來身為聖人的關羽也會搶人家老婆啊!

其實這時杜氏與秦宜祿已經離婚。實在算不上有夫之婦。關羽對她動心,只是個正常男人的需求,于情於理都無有不合。只是這樣想抹黑他的小人們,或主動或被動,都把杜氏這個婚姻狀況給忽略了。

而且在三國時代,雙字名十分少見,杜氏的兒子秦朗就是單字名,但為何她的前夫秦宜祿是少有的雙字名之一呢?可能這背後還有文章,但不便蠢測。

聖主蜀漢昭烈皇帝,聖弟靈惠協順閬中王:這兩位都不用說了,名垂千古的三人組合,缺哪個都不行,

丹天伏魔宮中沒他們的位置就如同人沒有手足一樣,根本不正常。不過這兩位應該是另有宮闕的,來丹天伏魔宮也是個榮譽成員的樣。

桃園三結義

聖子忠義扶國,竭忠王:雖然史書沒記載,但很明顯指的是關羽的長子關平。他與周倉是經常和關羽在一起的另一個組合。在歷史上關平和父親一起死在了荊州。但在民間其來歷卻有多種說法。《三國演義》上說他與關羽本無血緣關係,是他的養子,不過也本姓“關”。但按歷史書上的說法關平卻是關羽親生兒子。兩者孰真孰假,不好妄測。

忠孝輔國,順忠王:當然是關羽的次子關興。在關羽死後繼承了他的爵位。從歷史上看,他長期在蜀中生活,所以可能關羽的真正成親時間就是在離開曹操與胡班相會之後。因為此時距走麥城關羽被殺正好十八年左右。這一期間足以關興成長並寄養蜀中,但還不足以使其挑起大樑。

野史中關羽有第三個兒子關索,是這個孩子傳下了關羽的血脈,但正史中不見記載。

關平

關羽是肯定有一個女兒的,所以有孫權求親的故事,但其名號,下落不明。日本動畫《風姿花傳》讓她當了一把女主角,卻把她說成了關羽的養女。

聖孫虎賁忠郎將:指的是關興的兒子,關羽的孫子關統,娶了劉禪的女兒為妻,也算是完成了祖父輩的遺願。因為這位公主正是劉禪和張飛的女兒生的。可惜早死,沒有留下後代。

關統還有個弟弟叫關彝。蜀亡後死於亂軍之中。但在這裡沒見他的位置。可能是因為他承繼了關統的爵位,結果兩兄弟一併提過。

護國忠武,顯靈仁濟,威烈武候:說起武侯,首先想到的肯定是諸葛阿亮,但以他智慧之神的地位,在丹天伏魔宮多少有點屈才,而且“威烈”二字有些不合,所以是不是他,存疑。甚至有可能是文天祥,但對方沒有“武侯”這一封號。

而且阿亮在神界的位置一直是個謎。

左右陸張,二大丞相:這兩位很可能是南宋末代的兩位丞相——陸秀夫和張世傑。當年元兵將南宋末代皇帝所乘的龍船緊緊包圍在崖山。陸秀夫一急之下,背著小皇帝投海殉了國。而張世傑奮戰到最後一刻。船也沉了,同樣殉了國。

陸秀夫投海

可你說這兩南宋人怎麼亂入了以三國人為主的丹天伏魔宮?其實神的歷史沒你想像得那麼簡單。

事實上,在元朝末年有一個傳說。那就是在陸秀夫跳海之後,君臣二人的靈魂一直在海上徘徊不去。一直到海邊的一座小關帝廟。陸秀夫的魂靈就入了關羽的神像,以忠義之氣得到了關羽的感應。同時,小皇帝的魂也入了周倉的神像。因此,關羽神威大漲,在元末一舉成為反元複漢軍隊的精神偶像,也為後來關帝廟遍及全國打下了基礎。

威靈忠勇,歸正將軍:指向不明,所謂“歸正”應該在之前是關羽或宋室的敵人。但到底是誰呢?關羽手下的確有一位曹魏降將,那就是名列五子良將之首,最近因《鎮魂街》名聲大噪的於禁。不過歷史上的于禁對曹家其實沒那麼忠誠。雖然在關羽敗亡後回到了魏國,卻被曹丕活活逼死。雖然未必是這位歸正將軍,但多少算條線索。

其實稱得上“歸正”的蜀漢將軍還有很多,馬超、黃忠、魏延、姜維、夏侯霸都可以算。

都督參謀,趙累先生:是關羽手下大將,在荊州一戰落入吳軍手中下落不明,可能是遇害了吧。

參謀護軍司馬,王甫將軍:為了給關羽復仇,劉備發動了夷陵之戰,盡起蜀中精銳,王甫就是其中一位,可惜在戰中陣亡。死後歸隊到丹天伏魔宮也很正常。

參謀侍忠,馬良將軍:白眉毛馬良是很多人都熟悉的劉備集團的重要人物,他的弟弟就是馬稷。可惜馬良早早病逝,否則,蜀漢歷史未必沒有轉機。不過另一說他也是死在了夷陵之戰中。

白眉馬良

參謀趙文、伊籍將軍:趙文不知何人,但伊籍較出名,他是荊州集團較早投靠劉備的一位士人,在蜀國擔任重要職位,但卒年不詳。歸於關羽手下也沒什麼不好。

三界靖魔上將,岳元帥:很明顯,是嶽飛。做為抗金英雄,岳飛的崇拜者一直呈直線上升趨勢。這是由於他幾乎是南宋唯一翻盤的機會,更兼偉大的悲劇人格,以至於後人無數的掛念。在明末更是幾乎超過了關羽,晉級武聖,那時的武廟有些已經形成了前供關羽,後供嶽飛的格局。

但正所謂“物極必反”。嶽飛的影響快速膨脹也迎來了急劇的衰落。其主要原因有三點。

其一,由於嶽飛的影響力太大了,不少明朝的特務組織以他為主要的偶像,那就是臭名昭著的東廠、錦衣衛。這些傢伙尊稱其為“岳爺爺”,片面誇大嶽飛的愚忠精神。結果一粉抵十黑,給爺爺拉下不少人氣。

伊籍

其二,後金的強勢崛起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嶽飛信仰。但當後金進化成清進而入主中原後,看到這個與自己名義上的祖先敵對的神靈多少有些不舒服。

與此同時,關羽也迎來了他的最強有力的粉絲——努爾哈赤。

因為做為文化水準相對較低的少數民族,《三國演義》成為了後金的最佳軍事教科書,無他,其他的兵書人家看不懂。

據說,努爾哈赤別有用心的留上了長髯,於是有了“白麵關公”的外號。還有說法在取得一場決定性的勝利後,關羽前來為自己討封,說自己率軍隊暗中相助云云。

總之,清朝政府利用了關羽信仰打壓了嶽飛信仰。於是兩者的地位就又拉開了。

三界伏魔副將,張元帥,許元帥。這說的是死守睢陽的張巡,許遠兩位英雄。他們雖然都壯烈犧牲了。但卻鑄就了唐朝的“斯大林格勒戰役”。安史之亂得以平定是與他們的浴血奮戰分不開了。

可為什麼這兩唐朝人會跑來丹天伏魔宮呢?其實有個傳說。說的是張飛後來轉世,世世為忠臣丈夫。張巡、嶽飛都是他的轉世體,所以將這兩人安進來也有了理由。

張巡與許遠

敕封雷霆威猛,保運驅魔,雷火將軍,丹天伏魔宮,雷霆虎威,虎翼上將元帥。丹天伏魔宮,驅魔蕩祟,截邪剿惡,威猛神將:這幾位就不知道是哪些了。反正無論是劉備、岳飛還是張巡,他們手下都有一大票名將沒有列出名字呢。如趙雲、岳雲、南霽雲這些。填滿不難,不過可能有其他的線索 。

丹天伏魔騎帥,寥大將軍:應該就是廖化,有名的“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雖然被當做一句笑談,卻是蜀將中難得的壽星,先當黃巾軍,後從了劉備,再到四川。蜀國滅亡時還活著。如此堅挺的生命力,已經足以讓無數名將汗顏了。

丹天伏魔步帥,周大將軍:很明顯,就是周倉,前黃巾賊,與關羽同生同死的豪傑。在一般人眼中,他就是關羽面前的一個扛大刀的傭人。於正史無載,但在民間,卻擁有不輸關羽的人氣。甚至有傳說,其武藝與關羽不相上下,而且青龍偃月刀本來就是他的。更有甚者,在羌族,至今依然奉周倉為神,說他是羌人的英雄。孰真孰假,恐怕也只有留給後人判斷。

關羽、周倉、關平

雷霆府部,張威顯通,三界伏魔,一切神員:其實關羽的編制本來是屬於雷部的三十六將之一,在這裡保了一個影子。

五方義勇,大力天丁,八方肅熬,效職吏兵。天兵戳魔神將,雷兵伐魔神將,神兵威魔神將:這指的就是天兵天將了。

丹天伏魔院,效功效職,正副帥將,都尉等神:說明還有其他神職,也許正是由其他名將任職。

由這些我們可以知道,丹天伏魔院正是相當於北歐英靈殿一樣的所在。歷代英魂在這裡修煉、歡聚、演兵,時刻準備著為斬妖除魔而戰。只是這世間的妖魔往往正是人類自己。千載以下,英雄被貶稱妖魔,妖魔被洗白成為英雄的事不斷上演。也許這才是他們不再下降人間的真正原因吧。也許人類早已經不再需要英雄,他們要的永遠只有利益。三國如是,宋代如是,清代也如是,現代還是如是。

比較標準合理的職位就是這個:

敕封三界伏魔大帝,忠義神威遠鎮天尊,靈應天尊;名號不帶重樣的。但贊號相當長:太上神威,英文雄武,精忠大義,護國佑民,三界伏魔,昭明翊漢。這個相當於“偉大的革命家、軍事家”什麼的。屬於人們給他的定性。

屬於關羽的宮闕是為“丹天伏魔宮”。這也就相當於一座軍營,因為裡面居住的,不是與他生死與共的兄弟下屬,就是歷代忠臣名將。這讓人想起了傳說中的北歐英靈殿,也是將歷代英雄彙聚一堂。當然,丹天伏魔宮的名氣沒人家響亮,但這也是怪我們自己沒作進一步的宣傳。

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關羽也不例外。他的父母妻兒也居住在丹天伏魔宮中。哪怕他們的名字已經被歷史所遺忘。這也算是世人對他的另類獎賞。

聖父仁聖明王,聖母協慶元君。聖後胡太元君:據野史考證,關羽的父親叫“關毅”,是一個孝子,有些文化水準,但不知高低。關羽的夫人姓胡,就是關羽過五關斬六將時遇到的滎陽從事胡班的姐姐或者是妹妹,但這些都只是傳說。

原因是在正史中,對關羽的家室記載不詳。甚至有這樣的一個傳說,即是劉關張三兄弟結義闖天下的時候。為了杜絕彼此間顧念妻兒的念頭,甚至下了這樣的一個惡毒的招,那就是彼此之間相互斬殺兄弟的妻兒,以堅定起事的決心。不過張飛在執行的時候,心中一軟,放走了關羽的老婆孩子,才有後來父子相認的梗。其實基本可以斷定這個故事是假的。因為三兄弟又不是幹土匪,而真正在古代,娶妻也是很重要的政治手段之一。這從劉備娶糜竺的妹妹糜夫人,同時也娶了家世不詳的甘夫人,後來與孫小妹結親。張飛搶了夏侯家的小姐。諸葛亮娶了荊州名士黃家的女兒黃月英。趙雲也差點與桂陽太守趙范的嫂子成親可以看出。

關羽全家福

但空穴來風,未必無因。所以這麼寫,很有可能是因為古代軍隊中的一項嚴苛的制度,即“軍中不准結親”而衍生出來的。道理很簡單,軍隊是男人的世界,帶著一群精壯男人如果縱容婚娶的話,一定會對軍紀管理造成很大的困撓。很多軍隊都會在攻佔城池後搶掠三天做為給軍士們發洩的藉口。在這中,女人當然是重要的物資。這些都是古代軍隊的陰暗面。而作為軍隊偶象的關羽,如果不解決好這一形象塑造的話,那會產生不好的影響。因此用這樣的一個傳說塑造出關羽禁欲的形象,自然是為了讓普通士兵老老實實學習,不要放縱青春的激情。

當然,歷史上的關羽不是這樣的一個人。甚至有史書記載他與曹操的一次爭風吃醋。說的是在攻擊呂布的時候,關羽看上了呂布手下的一位將領秦宜祿的前妻杜氏。前妻前妻前妻,重要的事說三遍。因此找曹操懇求城破之後將杜氏給自己。

本來曹操都已經答應了,但關羽不放心,又多次去找曹操確定。這卻起了反效果。曹操何其老奸?心想;“能讓這傢伙三番五次找我,是個什麼樣的美人?”於是自己親自去找到了杜氏,結果一看,說什麼也不捨得給關羽了,“誰也別和老夫搶!”。

這事傷透了關羽的心,後來他重回劉備身邊就多少有這麼些原因。

這事其實是曹操做得不地道。他違背對關羽的承諾。而且他娶杜氏是來做妾。而關羽是準備娶來當妻子的。古代“妻”與“妾”間的關係無須多言,根本不是一個地位的。雖然後來曹操對待杜氏和她給秦宜祿生的兒子秦朗也不壞,但還是欠缺了一個名份。

人妻控曹操

不過千載之後,這事卻被某些人作為了抹黑關羽的藉口,用來指指點點:啊,原來身為聖人的關羽也會搶人家老婆啊!

其實這時杜氏與秦宜祿已經離婚。實在算不上有夫之婦。關羽對她動心,只是個正常男人的需求,于情於理都無有不合。只是這樣想抹黑他的小人們,或主動或被動,都把杜氏這個婚姻狀況給忽略了。

而且在三國時代,雙字名十分少見,杜氏的兒子秦朗就是單字名,但為何她的前夫秦宜祿是少有的雙字名之一呢?可能這背後還有文章,但不便蠢測。

聖主蜀漢昭烈皇帝,聖弟靈惠協順閬中王:這兩位都不用說了,名垂千古的三人組合,缺哪個都不行,

丹天伏魔宮中沒他們的位置就如同人沒有手足一樣,根本不正常。不過這兩位應該是另有宮闕的,來丹天伏魔宮也是個榮譽成員的樣。

桃園三結義

聖子忠義扶國,竭忠王:雖然史書沒記載,但很明顯指的是關羽的長子關平。他與周倉是經常和關羽在一起的另一個組合。在歷史上關平和父親一起死在了荊州。但在民間其來歷卻有多種說法。《三國演義》上說他與關羽本無血緣關係,是他的養子,不過也本姓“關”。但按歷史書上的說法關平卻是關羽親生兒子。兩者孰真孰假,不好妄測。

忠孝輔國,順忠王:當然是關羽的次子關興。在關羽死後繼承了他的爵位。從歷史上看,他長期在蜀中生活,所以可能關羽的真正成親時間就是在離開曹操與胡班相會之後。因為此時距走麥城關羽被殺正好十八年左右。這一期間足以關興成長並寄養蜀中,但還不足以使其挑起大樑。

野史中關羽有第三個兒子關索,是這個孩子傳下了關羽的血脈,但正史中不見記載。

關平

關羽是肯定有一個女兒的,所以有孫權求親的故事,但其名號,下落不明。日本動畫《風姿花傳》讓她當了一把女主角,卻把她說成了關羽的養女。

聖孫虎賁忠郎將:指的是關興的兒子,關羽的孫子關統,娶了劉禪的女兒為妻,也算是完成了祖父輩的遺願。因為這位公主正是劉禪和張飛的女兒生的。可惜早死,沒有留下後代。

關統還有個弟弟叫關彝。蜀亡後死於亂軍之中。但在這裡沒見他的位置。可能是因為他承繼了關統的爵位,結果兩兄弟一併提過。

護國忠武,顯靈仁濟,威烈武候:說起武侯,首先想到的肯定是諸葛阿亮,但以他智慧之神的地位,在丹天伏魔宮多少有點屈才,而且“威烈”二字有些不合,所以是不是他,存疑。甚至有可能是文天祥,但對方沒有“武侯”這一封號。

而且阿亮在神界的位置一直是個謎。

左右陸張,二大丞相:這兩位很可能是南宋末代的兩位丞相——陸秀夫和張世傑。當年元兵將南宋末代皇帝所乘的龍船緊緊包圍在崖山。陸秀夫一急之下,背著小皇帝投海殉了國。而張世傑奮戰到最後一刻。船也沉了,同樣殉了國。

陸秀夫投海

可你說這兩南宋人怎麼亂入了以三國人為主的丹天伏魔宮?其實神的歷史沒你想像得那麼簡單。

事實上,在元朝末年有一個傳說。那就是在陸秀夫跳海之後,君臣二人的靈魂一直在海上徘徊不去。一直到海邊的一座小關帝廟。陸秀夫的魂靈就入了關羽的神像,以忠義之氣得到了關羽的感應。同時,小皇帝的魂也入了周倉的神像。因此,關羽神威大漲,在元末一舉成為反元複漢軍隊的精神偶像,也為後來關帝廟遍及全國打下了基礎。

威靈忠勇,歸正將軍:指向不明,所謂“歸正”應該在之前是關羽或宋室的敵人。但到底是誰呢?關羽手下的確有一位曹魏降將,那就是名列五子良將之首,最近因《鎮魂街》名聲大噪的於禁。不過歷史上的于禁對曹家其實沒那麼忠誠。雖然在關羽敗亡後回到了魏國,卻被曹丕活活逼死。雖然未必是這位歸正將軍,但多少算條線索。

其實稱得上“歸正”的蜀漢將軍還有很多,馬超、黃忠、魏延、姜維、夏侯霸都可以算。

都督參謀,趙累先生:是關羽手下大將,在荊州一戰落入吳軍手中下落不明,可能是遇害了吧。

參謀護軍司馬,王甫將軍:為了給關羽復仇,劉備發動了夷陵之戰,盡起蜀中精銳,王甫就是其中一位,可惜在戰中陣亡。死後歸隊到丹天伏魔宮也很正常。

參謀侍忠,馬良將軍:白眉毛馬良是很多人都熟悉的劉備集團的重要人物,他的弟弟就是馬稷。可惜馬良早早病逝,否則,蜀漢歷史未必沒有轉機。不過另一說他也是死在了夷陵之戰中。

白眉馬良

參謀趙文、伊籍將軍:趙文不知何人,但伊籍較出名,他是荊州集團較早投靠劉備的一位士人,在蜀國擔任重要職位,但卒年不詳。歸於關羽手下也沒什麼不好。

三界靖魔上將,岳元帥:很明顯,是嶽飛。做為抗金英雄,岳飛的崇拜者一直呈直線上升趨勢。這是由於他幾乎是南宋唯一翻盤的機會,更兼偉大的悲劇人格,以至於後人無數的掛念。在明末更是幾乎超過了關羽,晉級武聖,那時的武廟有些已經形成了前供關羽,後供嶽飛的格局。

但正所謂“物極必反”。嶽飛的影響快速膨脹也迎來了急劇的衰落。其主要原因有三點。

其一,由於嶽飛的影響力太大了,不少明朝的特務組織以他為主要的偶像,那就是臭名昭著的東廠、錦衣衛。這些傢伙尊稱其為“岳爺爺”,片面誇大嶽飛的愚忠精神。結果一粉抵十黑,給爺爺拉下不少人氣。

伊籍

其二,後金的強勢崛起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嶽飛信仰。但當後金進化成清進而入主中原後,看到這個與自己名義上的祖先敵對的神靈多少有些不舒服。

與此同時,關羽也迎來了他的最強有力的粉絲——努爾哈赤。

因為做為文化水準相對較低的少數民族,《三國演義》成為了後金的最佳軍事教科書,無他,其他的兵書人家看不懂。

據說,努爾哈赤別有用心的留上了長髯,於是有了“白麵關公”的外號。還有說法在取得一場決定性的勝利後,關羽前來為自己討封,說自己率軍隊暗中相助云云。

總之,清朝政府利用了關羽信仰打壓了嶽飛信仰。於是兩者的地位就又拉開了。

三界伏魔副將,張元帥,許元帥。這說的是死守睢陽的張巡,許遠兩位英雄。他們雖然都壯烈犧牲了。但卻鑄就了唐朝的“斯大林格勒戰役”。安史之亂得以平定是與他們的浴血奮戰分不開了。

可為什麼這兩唐朝人會跑來丹天伏魔宮呢?其實有個傳說。說的是張飛後來轉世,世世為忠臣丈夫。張巡、嶽飛都是他的轉世體,所以將這兩人安進來也有了理由。

張巡與許遠

敕封雷霆威猛,保運驅魔,雷火將軍,丹天伏魔宮,雷霆虎威,虎翼上將元帥。丹天伏魔宮,驅魔蕩祟,截邪剿惡,威猛神將:這幾位就不知道是哪些了。反正無論是劉備、岳飛還是張巡,他們手下都有一大票名將沒有列出名字呢。如趙雲、岳雲、南霽雲這些。填滿不難,不過可能有其他的線索 。

丹天伏魔騎帥,寥大將軍:應該就是廖化,有名的“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雖然被當做一句笑談,卻是蜀將中難得的壽星,先當黃巾軍,後從了劉備,再到四川。蜀國滅亡時還活著。如此堅挺的生命力,已經足以讓無數名將汗顏了。

丹天伏魔步帥,周大將軍:很明顯,就是周倉,前黃巾賊,與關羽同生同死的豪傑。在一般人眼中,他就是關羽面前的一個扛大刀的傭人。於正史無載,但在民間,卻擁有不輸關羽的人氣。甚至有傳說,其武藝與關羽不相上下,而且青龍偃月刀本來就是他的。更有甚者,在羌族,至今依然奉周倉為神,說他是羌人的英雄。孰真孰假,恐怕也只有留給後人判斷。

關羽、周倉、關平

雷霆府部,張威顯通,三界伏魔,一切神員:其實關羽的編制本來是屬於雷部的三十六將之一,在這裡保了一個影子。

五方義勇,大力天丁,八方肅熬,效職吏兵。天兵戳魔神將,雷兵伐魔神將,神兵威魔神將:這指的就是天兵天將了。

丹天伏魔院,效功效職,正副帥將,都尉等神:說明還有其他神職,也許正是由其他名將任職。

由這些我們可以知道,丹天伏魔院正是相當於北歐英靈殿一樣的所在。歷代英魂在這裡修煉、歡聚、演兵,時刻準備著為斬妖除魔而戰。只是這世間的妖魔往往正是人類自己。千載以下,英雄被貶稱妖魔,妖魔被洗白成為英雄的事不斷上演。也許這才是他們不再下降人間的真正原因吧。也許人類早已經不再需要英雄,他們要的永遠只有利益。三國如是,宋代如是,清代也如是,現代還是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