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真正的中國道教神系(九)雖在人間,根貫幽冥—被監視的泰山神靈

東嶽聖班:

東嶽天齊大生仁元聖帝陛下。蓬玄天宮。

東嶽泰山

東嶽聖父,少海天照真君。東嶽聖母,彌輪成祥元君。

東嶽太山,仁元大帝,太寧蒼光,司命真君。

南嶽衡山,仁明大帝,慶華紫光,注生真君。

西嶽華山,仁順大帝,素元金光,大明真君。

北嶽恒山,仁貞大帝,玉微瑤光,無極真君。

中嶽嵩山,仁壽大帝,黃元貞光,大寧真君。

東嶽殿內,淑明皇后。南嶽殿內,景陽皇后。西嶽殿內,端肅皇后,北嶽殿內,安貞皇后。中嶽殿內,光照皇后。

嶽府聖女,碧霄元君。

岳府內宮,和惠夫人,永泰夫人,淑惠夫人,岳府內宮,嬪妃仙眷。

西嶽華山

東嶽太子,炳靈至聖。南嶽太子,宣靈至聖。西嶽太子,惠靈至聖。北嶽太子,佑靈至聖。中嶽太子,監靈至聖。

岳府東平,景佑真君。岳府西平,感應真君。

五嶽儲福真君,十山佐命真君。

嶽府殿上,

六部公卿。殿前聽令,十大太保。

翊靈照武,溫大元帥。

掣電轟雷,鐵大元帥。

提點鬼神,張大元帥。

取人枷鬼,劉大元帥。

追攝生魂,鄂大元帥。

追攝死魂,孟大元帥。

岳府先鋒,雷大將軍。

南嶽衡山

嶽府攝魂,朱大將軍。

岳府計善,紀過夫人。

注福注祿注壽仙官。

岳府掌管諸司簽押案判官。

東嶽府轄八十一案典者,佑理主簿,侍從威神,

掠剩夫人,侍從威神。顯應相公,侍從威神。

諸司曹案,攝勘威神。

東廊西廡,文武公卿,鎮護左右,

龍虎將軍。五顯靈官,五瘟使者。

北嶽恒山

牛頭獄卒,馬面大神。

城隍土地,功曹等神。悉仗真香,普同供養。

現在要介紹的,是道教神譜中很重要的一個族群,那就是東嶽大帝聖班。現在很多人感覺他們就是山神。事實上,在古代,他們更多的是代表在佛教進入之前中國的地獄諸神。因為在漢以前的神話中,東嶽大帝就是掌管幽冥的第一大神。

中嶽嵩山

這種觀念可能起源於上古的東夷地區。在那時,東夷族生活在自海邊到泰山一帶的區域,人們看到日月自海中升起,到西邊的泰山落下,因此產生了對泰山的原始崇拜。這一觀點在東夷人後來入主中原,建立商朝後依然存在。而當商朝最終被周朝戰勝,一部份戰士隨飛廉到了西方建立了秦國後,也保有這種信仰,卻將這種觀念投影到了西方的昆侖之上。另一方面,泰山文化也深刻影響了東方的齊魯二國。等到秦始皇一統六合,登臨泰山之後,立刻也奉這裡為聖山。建立了以泰山為中心的地府鬼神信仰。泰山府君信仰一度曾經東傳日本,在“陰陽道”中應用甚廣。等到後世佛教進入中國後,力圖削減這種信仰,從而為自已的“閻羅”信仰留出空間。然而卻並不成功,從而誕生了佛道合一的“十殿閻羅”信仰。其中,第七殿“泰山王”作為泰山神的替代品在新的陰間佔有了一席之地。然而他無力涵蓋東嶽大帝的全部神性。最終,在十殿之上生出“三宮”。東嶽帝是其中一宮的首腦。

本來山嶽信仰就是古代最重要的信仰之一。而在中國古代,嶽廟也曾經遍及天下。其實作用也是作為閻王殿一類的崇拜。對泰山的信仰更是被列為自古以來的傳統“十八廟”信仰之首。泰山神甚至一度當上了天帝的外公。但隨著民間信仰的逐漸繁雜。東嶽帝的影響也在慢慢下降。最典型的當屬《封神演義》中的黃飛虎。雖然這個人物可能背後有很複雜的歷史淵源,而且設計他的時候很可能參考了當時最流行最強大的關帝信仰。但是在之前的歷史文獻中卻也的確找不出絲毫的黃飛虎和東嶽大帝的相關資料。同時東嶽大帝的部眾也被逐漸分割,如有名的溫太保,就被說成天庭四大元帥之一。從此,東嶽聖班中的很多機構名存實亡,就象這些升職為天將的人員一樣,我們也有理由相信很多泰山機構都轉入了地府。由是,東嶽聖班大部份時候只是個名存實亡的空殼。最後存在的恐怕只有東嶽大帝和他快樂的一家人吧?

東嶽聖父,少海天照真君。東嶽聖母,彌輪成祥元君:這是道經上的東嶽大帝誕生傳說。不是商代的世襲武成王,而是盤古的後裔少海氏和彌輪仙女結合。仙女夜夢吞下了兩個太陽,於是生出了兩個兒子,老大叫“金蟬氏”,不知道和唐僧的前世金蟬子有沒有關係。他也就是東華大帝,五方五老之一。老二叫“金虹氏”,也就是東嶽大帝。但請注意,所謂“天照”,其實也就是太陽的別稱,就象日本人供奉的“天照大神”一般。太陽生於海中也是古人的認識。由是看來,這個神話的要核其實就是“夢日而孕”。這在很多民族神話中都有類似版本。史書上也不止一次說某個貴婦做夢吃下了幾“塊”太陽,如漢武帝他娘、孫權他娘、遼太祖他娘、宋甯宗他娘,其實一點也不稀奇。

東嶽大帝

東嶽太山,仁元大帝,太寧蒼光,司命真君。

南嶽衡山,仁明大帝,慶華紫光,注生真君。

西嶽華山,仁順大帝,素元金光,大明真君。

北嶽恒山,仁貞大帝,玉微瑤光,無極真君。

中嶽嵩山,仁壽大帝,黃元貞光,大寧真君。

以上就是五嶽大帝的名諱。但卻有很多種說法,例如在《雲笈七羲》中說,西嶽神就是白帝少昊。以此類推,豈不是五嶽就是上古五帝?

五嶽大帝

事實上,五嶽的含義遠不止五座名山那麼簡單。事實上,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五嶽也就是中國大地上的五處標的,也就是由五嶽代表了中華的核心所在。

在上古,古聖將中國分為“九州”。每州對應一山,這其中的五座就是五嶽,而其他四座,後來加上了一座構成了比五嶽低一級的“五鎮”。岳鎮之名,其實不是一成不變的,如《史記》裡就指出,“天術山”為南嶽,而後改為霍山或衡山。這不是無故的修改,事實上,五嶽五鎮代表著真正的中華之地。由是歷代帝王多有封禪之舉。

五嶽之首就是赫赫有名的東嶽泰山,所謂“泰山”也就是“太山”,更是“大山”之意。事實上,自上古以來,它就被當作中國的象徵,雖然它並不高,海撥不過一千多米,如果移到中國西部,就幾乎只能算丘陵,卻是中國人的精神家園,中國人認定的群山之王。傳說中,凡人能夠看到的只是它的部分山體,真正的泰山,下抵十八重地獄,上頂九重天南天門。《東遊記》中提到,八仙與四海龍王東海大戰。在失利的情況下,八仙合力抬起了泰山,剛好填平了整個東海。《西遊記》中,孫悟空遭受銀角大王的移山攻擊。左肩須彌山,右肩峨眉山,他還跑得飛快,但泰山當頭一壓他就動彈不得了,還七竅噴血。泰山的厲害之處可見一斑。

但當明末之後,中國人所信仰的泰山神逐漸改名叫“武成王黃飛虎”。他本是商朝的大臣,由於妻子被害一怒反商歸周,屢立戰功,最後戰死沙場。被姜子牙封為東嶽大帝。

這一位東嶽大帝除了《封神演義》,其他書籍未見,那麼他到底是怎麼來的呢?其實,武成王本就是唐肅宗賜給薑子牙的名號,而薑子牙又號“飛熊”,這一動物形象卻是一隻飛虎。其主要分封地齊國毗鄰正是泰山,由是黃飛虎的真身便昭然若揭。

西嶽大帝

但是神話之奇妙就在於很多時候,它可以不按常理解釋。於是也可以將黃飛虎看成金虹氏的一個轉世。但是傳統很早就被改造了。也就是在唐玄宗時代,著名的茅山道士,上清派宗師司馬承楨給皇帝上了篇文章,指出當時貢奉的五嶽神其實是妖鬼,並不是真神,於是另立廟宇供奉五嶽真神。這其實正是中國神界長達千年的暗戰“三五之爭”的一個節點,從此,上古山神全部改頭換面拜入道教陣營。

雖然如此,但五嶽在中國歷史上的特殊地位卻無絲毫改變。即使在清朝,康熙皇帝還不惜通過手段,製造出“泰山發源於長白山”的神論,以彰顯自己得國之神聖。

應該說,這不是完全胡說,因為道教經文中就有少海君在長白山修煉的記載,當然也可能是康熙動了手腳。泰山神又叫“天齊帝”,在天界也有仙宮,即“蓬玄宮”。可見其下界時間不多。

除了泰山外,最有名的山神應該是華山神,有趣的是,華山曾經不是西嶽,在唐朝,西嶽幾次被改在了五鎮中的吳山。而吳山神正是秦將蒙恬。在吳山成為西嶽時,他可以說是顯赫一時,而當西嶽歸於華山時,蒙恬就“門前冷落車馬稀”了。

為什麼會改封西嶽呢?這其實與唐朝的政局有關,中唐以後,唐朝局勢動盪,唐帝多次被趕出長安,在吳山一帶的鳳翔府一帶駐軍圖謀“光復”,為了獲取天神保佑,當然就只有開支票,提高吳山等級了。

中嶽大帝

其他三嶽的神話流傳較少,就是《封神演義》中提到過北嶽大帝崇黑虎,坐下金睛獸,手中雙斧,寶葫蘆中的鐵嘴神鷹堪稱全智慧化的自動攻擊機,威力賊大。

東嶽殿內,淑明皇后。南嶽殿內,景陽皇后。西嶽殿內,端肅皇后,北嶽殿內,安貞皇后。中嶽殿內,光照皇后:這幾位是五嶽大帝的夫人們,其實她們是宋真宗封的。正確的名稱應該是東嶽淑明,南嶽景明,西嶽肅明,北嶽靖明,中明正明,但不知什麼原因改成了這樣。並沒有其相關的傳說流傳。只是在《封神演義》中提到,黃飛虎夫人賈氏,為保貞操而死,死後受封貌端星。

嶽府聖女,碧霄元君:在九天保生司那裡已經介紹過了,不再贅述。

岳府內宮,和惠夫人,永泰夫人,淑惠夫人,岳府內宮,嬪妃仙眷:這可能是根據古禮的標配。按照《禮記》,天子在王后之下,還有三夫人,東嶽帝自然也不例外。

東嶽太子,炳靈至聖。南嶽太子,宣靈至聖。西嶽太子,惠靈至聖。北嶽太子,佑靈至聖。中嶽太子,監靈至聖:做為官二代,這幾位爺有時候比他們的老爸還出名,比如東嶽炳靈公。在《封神演義》中,就是騎玉麒麟的年輕武將黃天化。其實按原本的神話,炳靈公不是泰山神的大太子,而是老三。但因為他是個“我爸是李剛”的跋扈性子,作惡太多,因此名頭反而最響。

東嶽神將

其實中國神話中但凡排三的,一般都不是善茬,如“哪吒三太子”、“龍王三太子”,無獨有偶,五嶽中的“華岳三郎”也不是一個良善的角色,多次強搶民女,就不知道是不是惠靈公。這個排行可能始自唐玄宗,因為他正是排行第三,號“李三郎”。

岳府東平,景佑真君。岳府西平,感應真君:所謂“東平,西平”指的是古代重要的兩個王爵,即“東平王”,“西平王”,《紅樓夢》中又化為“東平,西安,南寧,北靜”四大王爵,其源頭可能來自周代周公與召公東西兩分岐山的史事。很明顯是天子以下最重要的爵位。東嶽神一切待遇參照天子,所以也有這兩個職位。東平景佑真君指的應該是張巡,他的封號是“寶山忠靖景佑福德真君”、“東平威烈昭濟顯慶靈佑王”。西平王不知道是誰。

五嶽儲福真君:這位是甯封子,傳說中最古老的仙人之一。他本是黃帝時代的都陶官。在那時代,作為最早發明的人造器具,陶在人類的生活中具有極重要的作用。自然,陶官也有比後世更高的地位。而甯封子神奇的一點是,他居然把自己關在陶窯裡燒!

這種事在五六十年代很容易被理解成為生產事故,甯封子為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其實參考古人的邏輯,既然柔軟的陶泥可以通過火焰變成堅固耐用的陶器,為什麼人不可能通過這一方式獲得永恆的生命 ?甯封子也許就是這樣想了,於是這樣做了。結果當人們打開窯爐時,發現裡面有他沒燒化的骨頭。

甯封子

現代人不會認為這是一場為科學試驗的獻身,但古人卻相信甯封子成仙了,因為他們交口相傳看見甯封子乘著爐窯冒出的煙氣,上天成仙去了。於是甯封子被尊為“五嶽丈人”、。位子還在五嶽大帝之上,他的冶所在青城山,帶領著一個叫“可韓司”的部門。雖然名為“儲福真君”,但可韓司的主要任務一點也不儲福,它就是記載五嶽大帝的過失,上報給天庭。

天庭為什麼這樣關心五嶽大帝的問題呢?這就涉及到“三五之爭”了,按《白雀記》的說法,五嶽大帝就是被攆下寶座的上任天帝。雖然這與現在的標準說法有衝突,但未必裡面沒有合理的成份。

十山佐命真君:所謂“十山”,是對應五嶽的。但其內容可能來自佛教。這是指佛經中沿海的十座大山。但在中國,有可能指的是五嶽加上五鎮,正好十座名山。所以有時候在“佐命真君”前面的名號是“五嶽”。但佐命真君到底是誰不太清楚。

嶽府殿上,六部公卿。殿前聽令,十大太保:這說的是東嶽大帝的文臣武將。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所謂“東嶽十太保”,事實上,他們很多早就升職到了天庭,但這裡沒有全提。

天將溫元帥

翊靈照武,溫大元帥:這就是有名的溫瓊溫元帥,靈霄殿四大元帥排行第三。他的來歷有多種說法,有一種說法是他是唐朝人,隨郭子儀平定了安史之亂,但歷經百戰沒有受一點傷,不由得引起郭子儀的懷疑,於是辭官為民。在泰山一帶殺牛為生。結果被炳靈公度化為神。可有一年,幽冥之主北帝給了東嶽大帝一粒瘟藥,讓他在人間降下瘟病。於是東嶽大帝讓溫瓊去處理這事。但溫瓊想蒼生何辜,為什麼要這樣降禍?可上司的命令不能不完成。於是把心一橫,吃下了這顆瘟藥。變成了赤發藍臉的鬼王模樣。玉帝知道了這事也被他感動,提升了他並賜“翊靈照武”四字。寶物是蒼龍變成的玉環。

掣電轟雷,鐵大元帥:對於鐵元帥的記載不是很多,有說他在武王伐紂時相助真武大帝收過龜蛇二魔,但這在《封神演義》中並無記載。

提點鬼神,張大元帥:張元帥一般來說是准陰人,一般的記載也是將他指向張巡。不過神一般有多個化身。非要強調他已經在丹天伏魔宮出過場,又或本來就是東平王沒有意義。因為張姓武將真的太多。

炳靈公神像

取人枷鬼,劉大元帥:此位的本名叫“劉俊”,具體事蹟不詳。但《北遊記》裡面說其是天火山的妖怪,為害一方,被馬華光收伏,成了天將。

追攝生魂,鄂大元帥:一般不見於十太保序列,可能指的是嶽飛,因為他有“鄂王”之號,而且嶽飛也曾是十太保之一。由於被升職了,就換個名填報上去。但鄂姓也並非沒有英雄。因為鄂國是上古南土大國。在《封神演義》中甚至稱其為“南伯侯”。作為武王伐紂的重要盟友,鄂國一直到周宣王時才因反叛而被滅。其間多少名王事蹟都散落無蹤。

追攝死魂,孟大元帥:是指獄官孟山,不過他不是一個稱職的公務員,因為他居然因為一已的同情心,居然把獄中的八百囚徒放了。這種人在哪個時代都不會有好果子吃,不過在神話中居然得到了玉帝的青睞,給了他神的身份。這就讓人有些無語了。

岳府先鋒,雷大將軍:有可能這位已經不屬於東嶽十太保了。但是哪位名人/神呢?不好說,最可能指的是張巡麾下名將雷萬春,與張巡同守睢陽,壯烈殉國,死後也成了神。

雷萬春神像

嶽府攝魂,朱大將軍:道教中姓“朱”的大神也很多。《北遊記》中就記載了一位元,叫做“朱彥夫”,其是昆侖山頂天生的一個妖精。他是一個巨人,用胎元做成了一個妖袋,能收人入內化為膿水,後來被火德星進了袋子將其燒壞,才被收伏,也成了一員天將。

岳府計善,紀過夫人:這位明顯是紀檢,但沒有相應的傳說流傳。

注福注祿注壽仙官:應該指的是注福、注善、注壽三位仙官。其實也就是福祿壽三仙的一個變體。

岳府掌管諸司簽押案判官:既然東嶽帝管理的是地府,又怎麼會沒有判官呢?其實判官是隋唐才設定的一種吏員職位,主要協助地方長官處理政務,卻在神話中成為地府官吏的通名。地府官員幾乎都被稱為判官,只是有大小之分。其中的四大判官最為有名。

東嶽府轄八十一案典者,佑理主簿,侍從威神:指的是東嶽地府所管理的八十一個科室。專門針對不同的魂靈給予相應的處理的那種。

掠剩夫人,侍從威神:所謂”掠剩”指的是一種鬼神職業,其主要職能就是把那些財物從被認為“無福”之人那裡取出來。如果你哪天一筆本來十拿九穩的單子沒有簽下來,那可能就是掠剩神做的壞事。不過在這裡,主管是一位女神還是比較少見。

東嶽衙屬

顯應相公,侍從威神:應該是位歷史名人,但具體難以考證,比較有可能的是南宋的忠正王李祿。他是宰相李邦彥的養子,生來文武雙全,本來很有希望做一番大事的,卻因為被趙構逼迫,跳黃河慘死。但死後卻多次顯靈保衛南宋的百姓,因而被奉為神。

諸司曹案,攝勘威神:這應該是屬於各部門下屬的刑偵人員。

東廊西廡,文武公卿,鎮護左右,

龍虎將軍。五顯靈官,五瘟使者:所謂“龍虎將軍,是指明朝的一種散官,但《太平廣記》中已經記載有騎禦龍虎的天將。“五顯靈官”指的就是華光大帝,靈霄四大天將之首,但和江南一帶的邪神五通應該也有聯繫。“五瘟使者”指的是傳說中的病魔,一般稱其為春瘟張元伯,夏瘟劉元達,秋瘟趙公明,冬瘟鐘仕貴,中瘟史文業。但在《封神演義》中卻是昊天大帝呂嶽、東瘟周信、南瘟李奇、西瘟朱天麟、北瘟楊文輝。而在著名道教畫家戴敦邦老先生筆下,五瘟中卻有四個變成了馬、虎、雞、雀四個模樣,可能還有一些不為人所知的傳說流傳。

五瘟使者

牛頭獄卒,馬面大神:牛頭神本源自印度,叫做“阿旁”,負責在地府拷打罪人。有趣的是,西方國家的地府小鬼也是一副頭生牛角的牛頭模樣,可能有相同的源頭,然而當這一信仰傳入中國後,中國人卻根據自己的喜好,用做對聯的方式,創造了“馬面”這一神道與牛頭配對。但空穴來風,未必無由,做為封建社會最常見的畜力,人們對牛馬這樣的動物傾注了太多的情感。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的中古冥神,萬鬼之王北太帝君,也就是上古的炎帝,也是牛頭呢。這裡面可能還有秘密。

城隍土地,功曹等神。悉仗真香,普同供養:這就是普及到最基層了。他們都是陰神。

由這番清點我們可以明確。東嶽聖班,主要人員就是傳統的地神,也就是陰神,他們在暗中監視著人間的禍福,這種神職在佛教進入中國前就誕生了。但天陽地陰。事實上,大地上以五嶽大帝為首的地神們對天神都是一種威脅的存在。很多時候他們做為上古神,其權威甚至超過了天庭。所以天神們對他們也不太放心,以至於要建立嚴密的體系以瓦解、分化、管理。但最終落入羅網的,還是我們凡人百姓。

牛頭馬面

泰山文化也深刻影響了東方的齊魯二國。等到秦始皇一統六合,登臨泰山之後,立刻也奉這裡為聖山。建立了以泰山為中心的地府鬼神信仰。泰山府君信仰一度曾經東傳日本,在“陰陽道”中應用甚廣。等到後世佛教進入中國後,力圖削減這種信仰,從而為自已的“閻羅”信仰留出空間。然而卻並不成功,從而誕生了佛道合一的“十殿閻羅”信仰。其中,第七殿“泰山王”作為泰山神的替代品在新的陰間佔有了一席之地。然而他無力涵蓋東嶽大帝的全部神性。最終,在十殿之上生出“三宮”。東嶽帝是其中一宮的首腦。

本來山嶽信仰就是古代最重要的信仰之一。而在中國古代,嶽廟也曾經遍及天下。其實作用也是作為閻王殿一類的崇拜。對泰山的信仰更是被列為自古以來的傳統“十八廟”信仰之首。泰山神甚至一度當上了天帝的外公。但隨著民間信仰的逐漸繁雜。東嶽帝的影響也在慢慢下降。最典型的當屬《封神演義》中的黃飛虎。雖然這個人物可能背後有很複雜的歷史淵源,而且設計他的時候很可能參考了當時最流行最強大的關帝信仰。但是在之前的歷史文獻中卻也的確找不出絲毫的黃飛虎和東嶽大帝的相關資料。同時東嶽大帝的部眾也被逐漸分割,如有名的溫太保,就被說成天庭四大元帥之一。從此,東嶽聖班中的很多機構名存實亡,就象這些升職為天將的人員一樣,我們也有理由相信很多泰山機構都轉入了地府。由是,東嶽聖班大部份時候只是個名存實亡的空殼。最後存在的恐怕只有東嶽大帝和他快樂的一家人吧?

東嶽聖父,少海天照真君。東嶽聖母,彌輪成祥元君:這是道經上的東嶽大帝誕生傳說。不是商代的世襲武成王,而是盤古的後裔少海氏和彌輪仙女結合。仙女夜夢吞下了兩個太陽,於是生出了兩個兒子,老大叫“金蟬氏”,不知道和唐僧的前世金蟬子有沒有關係。他也就是東華大帝,五方五老之一。老二叫“金虹氏”,也就是東嶽大帝。但請注意,所謂“天照”,其實也就是太陽的別稱,就象日本人供奉的“天照大神”一般。太陽生於海中也是古人的認識。由是看來,這個神話的要核其實就是“夢日而孕”。這在很多民族神話中都有類似版本。史書上也不止一次說某個貴婦做夢吃下了幾“塊”太陽,如漢武帝他娘、孫權他娘、遼太祖他娘、宋甯宗他娘,其實一點也不稀奇。

東嶽大帝

東嶽太山,仁元大帝,太寧蒼光,司命真君。

南嶽衡山,仁明大帝,慶華紫光,注生真君。

西嶽華山,仁順大帝,素元金光,大明真君。

北嶽恒山,仁貞大帝,玉微瑤光,無極真君。

中嶽嵩山,仁壽大帝,黃元貞光,大寧真君。

以上就是五嶽大帝的名諱。但卻有很多種說法,例如在《雲笈七羲》中說,西嶽神就是白帝少昊。以此類推,豈不是五嶽就是上古五帝?

五嶽大帝

事實上,五嶽的含義遠不止五座名山那麼簡單。事實上,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五嶽也就是中國大地上的五處標的,也就是由五嶽代表了中華的核心所在。

在上古,古聖將中國分為“九州”。每州對應一山,這其中的五座就是五嶽,而其他四座,後來加上了一座構成了比五嶽低一級的“五鎮”。岳鎮之名,其實不是一成不變的,如《史記》裡就指出,“天術山”為南嶽,而後改為霍山或衡山。這不是無故的修改,事實上,五嶽五鎮代表著真正的中華之地。由是歷代帝王多有封禪之舉。

五嶽之首就是赫赫有名的東嶽泰山,所謂“泰山”也就是“太山”,更是“大山”之意。事實上,自上古以來,它就被當作中國的象徵,雖然它並不高,海撥不過一千多米,如果移到中國西部,就幾乎只能算丘陵,卻是中國人的精神家園,中國人認定的群山之王。傳說中,凡人能夠看到的只是它的部分山體,真正的泰山,下抵十八重地獄,上頂九重天南天門。《東遊記》中提到,八仙與四海龍王東海大戰。在失利的情況下,八仙合力抬起了泰山,剛好填平了整個東海。《西遊記》中,孫悟空遭受銀角大王的移山攻擊。左肩須彌山,右肩峨眉山,他還跑得飛快,但泰山當頭一壓他就動彈不得了,還七竅噴血。泰山的厲害之處可見一斑。

但當明末之後,中國人所信仰的泰山神逐漸改名叫“武成王黃飛虎”。他本是商朝的大臣,由於妻子被害一怒反商歸周,屢立戰功,最後戰死沙場。被姜子牙封為東嶽大帝。

這一位東嶽大帝除了《封神演義》,其他書籍未見,那麼他到底是怎麼來的呢?其實,武成王本就是唐肅宗賜給薑子牙的名號,而薑子牙又號“飛熊”,這一動物形象卻是一隻飛虎。其主要分封地齊國毗鄰正是泰山,由是黃飛虎的真身便昭然若揭。

西嶽大帝

但是神話之奇妙就在於很多時候,它可以不按常理解釋。於是也可以將黃飛虎看成金虹氏的一個轉世。但是傳統很早就被改造了。也就是在唐玄宗時代,著名的茅山道士,上清派宗師司馬承楨給皇帝上了篇文章,指出當時貢奉的五嶽神其實是妖鬼,並不是真神,於是另立廟宇供奉五嶽真神。這其實正是中國神界長達千年的暗戰“三五之爭”的一個節點,從此,上古山神全部改頭換面拜入道教陣營。

雖然如此,但五嶽在中國歷史上的特殊地位卻無絲毫改變。即使在清朝,康熙皇帝還不惜通過手段,製造出“泰山發源於長白山”的神論,以彰顯自己得國之神聖。

應該說,這不是完全胡說,因為道教經文中就有少海君在長白山修煉的記載,當然也可能是康熙動了手腳。泰山神又叫“天齊帝”,在天界也有仙宮,即“蓬玄宮”。可見其下界時間不多。

除了泰山外,最有名的山神應該是華山神,有趣的是,華山曾經不是西嶽,在唐朝,西嶽幾次被改在了五鎮中的吳山。而吳山神正是秦將蒙恬。在吳山成為西嶽時,他可以說是顯赫一時,而當西嶽歸於華山時,蒙恬就“門前冷落車馬稀”了。

為什麼會改封西嶽呢?這其實與唐朝的政局有關,中唐以後,唐朝局勢動盪,唐帝多次被趕出長安,在吳山一帶的鳳翔府一帶駐軍圖謀“光復”,為了獲取天神保佑,當然就只有開支票,提高吳山等級了。

中嶽大帝

其他三嶽的神話流傳較少,就是《封神演義》中提到過北嶽大帝崇黑虎,坐下金睛獸,手中雙斧,寶葫蘆中的鐵嘴神鷹堪稱全智慧化的自動攻擊機,威力賊大。

東嶽殿內,淑明皇后。南嶽殿內,景陽皇后。西嶽殿內,端肅皇后,北嶽殿內,安貞皇后。中嶽殿內,光照皇后:這幾位是五嶽大帝的夫人們,其實她們是宋真宗封的。正確的名稱應該是東嶽淑明,南嶽景明,西嶽肅明,北嶽靖明,中明正明,但不知什麼原因改成了這樣。並沒有其相關的傳說流傳。只是在《封神演義》中提到,黃飛虎夫人賈氏,為保貞操而死,死後受封貌端星。

嶽府聖女,碧霄元君:在九天保生司那裡已經介紹過了,不再贅述。

岳府內宮,和惠夫人,永泰夫人,淑惠夫人,岳府內宮,嬪妃仙眷:這可能是根據古禮的標配。按照《禮記》,天子在王后之下,還有三夫人,東嶽帝自然也不例外。

東嶽太子,炳靈至聖。南嶽太子,宣靈至聖。西嶽太子,惠靈至聖。北嶽太子,佑靈至聖。中嶽太子,監靈至聖:做為官二代,這幾位爺有時候比他們的老爸還出名,比如東嶽炳靈公。在《封神演義》中,就是騎玉麒麟的年輕武將黃天化。其實按原本的神話,炳靈公不是泰山神的大太子,而是老三。但因為他是個“我爸是李剛”的跋扈性子,作惡太多,因此名頭反而最響。

東嶽神將

其實中國神話中但凡排三的,一般都不是善茬,如“哪吒三太子”、“龍王三太子”,無獨有偶,五嶽中的“華岳三郎”也不是一個良善的角色,多次強搶民女,就不知道是不是惠靈公。這個排行可能始自唐玄宗,因為他正是排行第三,號“李三郎”。

岳府東平,景佑真君。岳府西平,感應真君:所謂“東平,西平”指的是古代重要的兩個王爵,即“東平王”,“西平王”,《紅樓夢》中又化為“東平,西安,南寧,北靜”四大王爵,其源頭可能來自周代周公與召公東西兩分岐山的史事。很明顯是天子以下最重要的爵位。東嶽神一切待遇參照天子,所以也有這兩個職位。東平景佑真君指的應該是張巡,他的封號是“寶山忠靖景佑福德真君”、“東平威烈昭濟顯慶靈佑王”。西平王不知道是誰。

五嶽儲福真君:這位是甯封子,傳說中最古老的仙人之一。他本是黃帝時代的都陶官。在那時代,作為最早發明的人造器具,陶在人類的生活中具有極重要的作用。自然,陶官也有比後世更高的地位。而甯封子神奇的一點是,他居然把自己關在陶窯裡燒!

這種事在五六十年代很容易被理解成為生產事故,甯封子為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其實參考古人的邏輯,既然柔軟的陶泥可以通過火焰變成堅固耐用的陶器,為什麼人不可能通過這一方式獲得永恆的生命 ?甯封子也許就是這樣想了,於是這樣做了。結果當人們打開窯爐時,發現裡面有他沒燒化的骨頭。

甯封子

現代人不會認為這是一場為科學試驗的獻身,但古人卻相信甯封子成仙了,因為他們交口相傳看見甯封子乘著爐窯冒出的煙氣,上天成仙去了。於是甯封子被尊為“五嶽丈人”、。位子還在五嶽大帝之上,他的冶所在青城山,帶領著一個叫“可韓司”的部門。雖然名為“儲福真君”,但可韓司的主要任務一點也不儲福,它就是記載五嶽大帝的過失,上報給天庭。

天庭為什麼這樣關心五嶽大帝的問題呢?這就涉及到“三五之爭”了,按《白雀記》的說法,五嶽大帝就是被攆下寶座的上任天帝。雖然這與現在的標準說法有衝突,但未必裡面沒有合理的成份。

十山佐命真君:所謂“十山”,是對應五嶽的。但其內容可能來自佛教。這是指佛經中沿海的十座大山。但在中國,有可能指的是五嶽加上五鎮,正好十座名山。所以有時候在“佐命真君”前面的名號是“五嶽”。但佐命真君到底是誰不太清楚。

嶽府殿上,六部公卿。殿前聽令,十大太保:這說的是東嶽大帝的文臣武將。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所謂“東嶽十太保”,事實上,他們很多早就升職到了天庭,但這裡沒有全提。

天將溫元帥

翊靈照武,溫大元帥:這就是有名的溫瓊溫元帥,靈霄殿四大元帥排行第三。他的來歷有多種說法,有一種說法是他是唐朝人,隨郭子儀平定了安史之亂,但歷經百戰沒有受一點傷,不由得引起郭子儀的懷疑,於是辭官為民。在泰山一帶殺牛為生。結果被炳靈公度化為神。可有一年,幽冥之主北帝給了東嶽大帝一粒瘟藥,讓他在人間降下瘟病。於是東嶽大帝讓溫瓊去處理這事。但溫瓊想蒼生何辜,為什麼要這樣降禍?可上司的命令不能不完成。於是把心一橫,吃下了這顆瘟藥。變成了赤發藍臉的鬼王模樣。玉帝知道了這事也被他感動,提升了他並賜“翊靈照武”四字。寶物是蒼龍變成的玉環。

掣電轟雷,鐵大元帥:對於鐵元帥的記載不是很多,有說他在武王伐紂時相助真武大帝收過龜蛇二魔,但這在《封神演義》中並無記載。

提點鬼神,張大元帥:張元帥一般來說是准陰人,一般的記載也是將他指向張巡。不過神一般有多個化身。非要強調他已經在丹天伏魔宮出過場,又或本來就是東平王沒有意義。因為張姓武將真的太多。

炳靈公神像

取人枷鬼,劉大元帥:此位的本名叫“劉俊”,具體事蹟不詳。但《北遊記》裡面說其是天火山的妖怪,為害一方,被馬華光收伏,成了天將。

追攝生魂,鄂大元帥:一般不見於十太保序列,可能指的是嶽飛,因為他有“鄂王”之號,而且嶽飛也曾是十太保之一。由於被升職了,就換個名填報上去。但鄂姓也並非沒有英雄。因為鄂國是上古南土大國。在《封神演義》中甚至稱其為“南伯侯”。作為武王伐紂的重要盟友,鄂國一直到周宣王時才因反叛而被滅。其間多少名王事蹟都散落無蹤。

追攝死魂,孟大元帥:是指獄官孟山,不過他不是一個稱職的公務員,因為他居然因為一已的同情心,居然把獄中的八百囚徒放了。這種人在哪個時代都不會有好果子吃,不過在神話中居然得到了玉帝的青睞,給了他神的身份。這就讓人有些無語了。

岳府先鋒,雷大將軍:有可能這位已經不屬於東嶽十太保了。但是哪位名人/神呢?不好說,最可能指的是張巡麾下名將雷萬春,與張巡同守睢陽,壯烈殉國,死後也成了神。

雷萬春神像

嶽府攝魂,朱大將軍:道教中姓“朱”的大神也很多。《北遊記》中就記載了一位元,叫做“朱彥夫”,其是昆侖山頂天生的一個妖精。他是一個巨人,用胎元做成了一個妖袋,能收人入內化為膿水,後來被火德星進了袋子將其燒壞,才被收伏,也成了一員天將。

岳府計善,紀過夫人:這位明顯是紀檢,但沒有相應的傳說流傳。

注福注祿注壽仙官:應該指的是注福、注善、注壽三位仙官。其實也就是福祿壽三仙的一個變體。

岳府掌管諸司簽押案判官:既然東嶽帝管理的是地府,又怎麼會沒有判官呢?其實判官是隋唐才設定的一種吏員職位,主要協助地方長官處理政務,卻在神話中成為地府官吏的通名。地府官員幾乎都被稱為判官,只是有大小之分。其中的四大判官最為有名。

東嶽府轄八十一案典者,佑理主簿,侍從威神:指的是東嶽地府所管理的八十一個科室。專門針對不同的魂靈給予相應的處理的那種。

掠剩夫人,侍從威神:所謂”掠剩”指的是一種鬼神職業,其主要職能就是把那些財物從被認為“無福”之人那裡取出來。如果你哪天一筆本來十拿九穩的單子沒有簽下來,那可能就是掠剩神做的壞事。不過在這裡,主管是一位女神還是比較少見。

東嶽衙屬

顯應相公,侍從威神:應該是位歷史名人,但具體難以考證,比較有可能的是南宋的忠正王李祿。他是宰相李邦彥的養子,生來文武雙全,本來很有希望做一番大事的,卻因為被趙構逼迫,跳黃河慘死。但死後卻多次顯靈保衛南宋的百姓,因而被奉為神。

諸司曹案,攝勘威神:這應該是屬於各部門下屬的刑偵人員。

東廊西廡,文武公卿,鎮護左右,

龍虎將軍。五顯靈官,五瘟使者:所謂“龍虎將軍,是指明朝的一種散官,但《太平廣記》中已經記載有騎禦龍虎的天將。“五顯靈官”指的就是華光大帝,靈霄四大天將之首,但和江南一帶的邪神五通應該也有聯繫。“五瘟使者”指的是傳說中的病魔,一般稱其為春瘟張元伯,夏瘟劉元達,秋瘟趙公明,冬瘟鐘仕貴,中瘟史文業。但在《封神演義》中卻是昊天大帝呂嶽、東瘟周信、南瘟李奇、西瘟朱天麟、北瘟楊文輝。而在著名道教畫家戴敦邦老先生筆下,五瘟中卻有四個變成了馬、虎、雞、雀四個模樣,可能還有一些不為人所知的傳說流傳。

五瘟使者

牛頭獄卒,馬面大神:牛頭神本源自印度,叫做“阿旁”,負責在地府拷打罪人。有趣的是,西方國家的地府小鬼也是一副頭生牛角的牛頭模樣,可能有相同的源頭,然而當這一信仰傳入中國後,中國人卻根據自己的喜好,用做對聯的方式,創造了“馬面”這一神道與牛頭配對。但空穴來風,未必無由,做為封建社會最常見的畜力,人們對牛馬這樣的動物傾注了太多的情感。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的中古冥神,萬鬼之王北太帝君,也就是上古的炎帝,也是牛頭呢。這裡面可能還有秘密。

城隍土地,功曹等神。悉仗真香,普同供養:這就是普及到最基層了。他們都是陰神。

由這番清點我們可以明確。東嶽聖班,主要人員就是傳統的地神,也就是陰神,他們在暗中監視著人間的禍福,這種神職在佛教進入中國前就誕生了。但天陽地陰。事實上,大地上以五嶽大帝為首的地神們對天神都是一種威脅的存在。很多時候他們做為上古神,其權威甚至超過了天庭。所以天神們對他們也不太放心,以至於要建立嚴密的體系以瓦解、分化、管理。但最終落入羅網的,還是我們凡人百姓。

牛頭馬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