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雙節”期間港存及日耗“雙高”

今年國慶、中秋雙節相逢,假期疊加構成了長達8天的“超級假日”。

不過在為“十九大”保供的大基調之下,煤企忙著生產,鐵路忙著調運,港口忙著接卸,下游忙著拉運,煤炭市場仍舊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這些天由於處在假期,相關市場資料的發佈也不像平時那樣正常。今日智庫在假期依然關注港口的市場動向,總體來看,發現有兩個意想不到,一是沒想到港口庫存會上得這麼快,二是沒想到沿海六大火電的日耗依然這麼高。

據今日智庫中國煤炭大資料顯示,截至10月5日18:00,環渤海港口的場存達到1776.6萬噸,其中,秦皇島港651萬噸,國投京唐港100.6萬噸,京唐港182萬噸,36-40碼頭109萬噸,國投曹妃甸298萬噸,曹妃甸二期133萬噸,天津港場存131萬噸,黃驊港庫存172萬噸。目前,環渤海港口的總場存比9月20日左右時的場存足足提高了200多萬噸。

而且這還不是“雙節”期間最高的,其最高值是10月3日的1875.3萬噸,當時秦皇島港的場存更是達到了695.7萬噸。環渤海港口場存的提升,也有利於平抑當前過高的電煤價格。

在環渤海港口的場存走高的同時,沿海六大火電的日耗卻並未如想像中那樣開始走低。據今日智庫中國煤炭大資料顯示,10月3-5日公佈的沿海六大火電的日耗的分別為68.14萬噸、67.86萬噸、68.38萬噸,而去年10月3-5日公佈的資料分別為49.9萬噸、50.3萬噸、51.5萬噸,

今年的日耗居然比去年同期暴增34.7%,確實令人意想不到!

大家都知道,沿海六大火電的實際運營資料一般都會延後2天公佈,10月3日公佈的資料實際為10月1日的運營資料。由此可見,進入10月份,沿海六大火電的日耗仍舊沒有降下來的意思。不過好在,國家通過密集向環渤海港口調運煤炭,在短時間內有效提高了港口場存,這不僅有利於穩定當前的市場煤價,

也有利於穩定市場預期,說明國家有決心和辦法提高市場有效供給、推進煤價回歸合理區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