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金瓶梅》裡的下酒菜都有啥?

《金瓶梅》被譽為“晚明四大奇書”之一,與三國、水滸、西遊並駕齊驅,

如果後來沒有《紅樓夢》的橫空出世,大概還能被列入到四大名著裡面去。《金瓶梅》最為獨特的並不是那些露骨的男女之情,而是作者對那個時代細膩生活的描寫,其中不乏大量關於美食的敘述,尤其是西門慶家裡的飲饌,尤為精彩,今天就不妨跟大家分享一下書中的那些精緻的美食。

古人的生活還是頗為精緻的,尤其是晚明時期的富貴之家,西門慶尚不算什麼大富大貴,不過是個財主,但家中的飲食已經非常吸引人了。每逢飲宴,總要大致有小菜、下酒菜、飯菜和點心這樣幾道程式,但最讓我感興趣的可能就是他們家的下酒菜了。書中的下酒菜名曰“案酒”,既可以出現在宴席上,也可以用於與妻妾小酌,

最富風情,也很適用於我們今天的生活。

閑吃下酒

第二十回時,西門慶與李瓶兒一夜雲雨,次日起身時,丫鬟迎春端來幾樣酒菜,二人又繼續喝上酒了。這頓飯按今天的話來說算是個早午飯,較之早點更豐富,較之午飯又稍顯簡單,五個酒菜分別是:頓爛鴿子雛兒、黃韭乳餅、醋燒白菜、火熏肉、紅糟鰣魚。

除了醋燒白菜,大概的做法都是現成涼菜的再加工,鴿子雛兒,即醃制的乳鴿,火熏肉,即今天鹹肉或火腿一類的東西,紅糟鰣魚就是把鰣魚做熟,再以紅糟醃制,現在這個烹飪方式以福建人用的最多,當地的糟肉就是類似的東西。舊時沒有現在的保鮮技術,物流又不夠發達,對於很多時鮮只能採取醃制或者風乾的方式,大概也只有楊貴妃在那個時代可以隔千里之外,
還能吃到新鮮的荔枝。

雲南的乳扇

乳餅是一種發酵類的奶點心,在明代的文獻記錄中出現的還很多,但後來漸漸就消失了,如今大概吃乳餅的風俗僅在雲南的一些地方還盛行,其它地方則很少見了,

有的時候叫乳餅,有的地方又稱乳扇,奶香很足,略有酸味,總之,蘸白糖的時候還是很好吃的,不過按《金瓶梅》原文中所寫,與黃韭同做,便不知是什麼滋味了。

這幾個菜的作用,是連就酒帶下飯,所以5個菜中,有四個是熱的,雖是熱的,但卻又不怕它涼,這個設計,也可以看出大官人家裡調教出的丫鬟,安排飯食很有一套。

調情案酒

《金瓶梅》中有大量男女之情的描寫,老話說“酒是色之媒”,在這種時刻,酒是少不了的,自然下酒的菜也要擺上。比如第二十七回,西門慶與潘金蓮在葡萄架下玩“投壺”的遊戲,少頃,丫鬟春梅便把酒與果盒呈了上來,按書中原文:

西門慶一面揭開盒,裡邊攢就的八槅細巧果菜:一槅是糟鵝胗掌,一槅是一封書臘肉絲,一槅是木樨銀魚鮓,一槅是劈曬雛雞脯翅兒,一槅是鮮蓮子兒,一槅新核桃穰兒,一槅鮮菱角,一槅鮮荸薺。

糟鵝胗掌

這個時候並非吃飯的時間,吃酒則專為調情,我們看下酒菜四樣,全是隨切隨取的涼菜,四樣鮮果更是方便,有個滋味罷了,廚房也不必麻煩,只用丫鬟取來便是。酒到心處情義濃,須臾,潘金蓮便已“不覺桃花上臉,秋波斜睨”,後面的情節就只好省略號了。不說情節,僅說美食,可以看出,與上文說到的閑吃下酒的小菜相比,這桌不為吃喝的小菜,便簡單了不少,幾乎不用火,都是平時備下的。這四樣好吃的即便放在今天,也促人酒興,勾人饞蟲,可見大官人的家裡,這種不為吃喝的小菜是早有設計,而且是常備的。

宴席酒菜

《金瓶梅》是描述最食俗生活的小說,除了閨房,西門慶也少不了與朋友的應酬和飲宴,比如第三十四回,大官人請應伯爵等人用便飯,雖是三兩人的便席,卻也按舊時“四四席”的規矩,上了13個菜,我們看原文:

先放了四碟菜果,然後又放了四碟案鮮:紅鄧鄧的泰州鴨蛋,曲彎彎王瓜拌遼東金蝦,香噴噴油炸的燒骨,禿肥肥幹蒸的劈曬雞。第二道,又是四碗嘎飯:一甌兒濾蒸的燒鴨,一甌兒水晶蹄膀,一甌兒白炸豬肉,一甌兒炮炒的腰子。落後才是外青花白地磁片,盛著一盤紅馥馥柳蒸的糟鰣魚,馨香美味,入口而化,骨刺皆香……西門慶將小金菊花杯斟荷花酒,陪伯爵吃。

先是四碟冷盤,然後是四碟酒菜,四碗飯菜(嘎飯即飯菜),還有一盤大菜糟蒸鰣魚。這就與前面閨房中的飲食有了不小的區別,雖然應伯爵只是個幫閒的角色,只有他看西門慶的眼色,但大官人招待他的便飯也是頗講究的。首先,“四四席”正經是宴席的程式,後世的所謂“滿漢全席”用的就是這套活,只不過是用材和菜品數量上的區別,可見大官人家平時生活的排場習慣,這若是蔡知府來訪,必然在菜色和數量上還要加翻不知幾倍吧。

泰州雙黃蛋

其次,這四個酒菜本身設計的也非常好,兩個涼菜,泰州鴨蛋和王瓜拌遼東金蝦,主要吃的是鮮。尤其是泰州鴨蛋,其實就是今天高郵湖的鹹鴨蛋,在鹹鴨蛋界算是全國的名品了,汪曾祺先生當年曾專門寫過關于它的文章,由於那裡的鴨子主要以魚蝦為食,下出來的鴨蛋經常是雙黃蛋,而且蛋黃的油脂極其豐腴,完全沒有普通蛋黃那種沙口的感覺,鮮香無比。兩個熱菜,炸排骨和幹蒸雞,吃的都是肉香,但喝酒的時間會相對比較長,下酒菜就需要少湯而不怕涼,冷下來吃的口味不會比熱吃差多少,稍有生活經驗的人就會明白,這兩個菜其實就是不太受溫度局限的。由此可見,大官人家的後廚實在是懂吃,而且對菜品調度有方,有涼有熱,有吃鮮的,有吃香的,而且冷熱皆宜。

《金瓶梅》確是一部奇書,拋去情☆禁☆色,其中關於生活的內容非常有價值,可以看出作者蘭陵笑笑生是一位非常懂得生活的人。單就上文所說的這三類酒菜,各有各的好處,各有各的用項,即便是到了今天,也不失為人們選擇下酒菜時的典範。

調情案酒

《金瓶梅》中有大量男女之情的描寫,老話說“酒是色之媒”,在這種時刻,酒是少不了的,自然下酒的菜也要擺上。比如第二十七回,西門慶與潘金蓮在葡萄架下玩“投壺”的遊戲,少頃,丫鬟春梅便把酒與果盒呈了上來,按書中原文:

西門慶一面揭開盒,裡邊攢就的八槅細巧果菜:一槅是糟鵝胗掌,一槅是一封書臘肉絲,一槅是木樨銀魚鮓,一槅是劈曬雛雞脯翅兒,一槅是鮮蓮子兒,一槅新核桃穰兒,一槅鮮菱角,一槅鮮荸薺。

糟鵝胗掌

這個時候並非吃飯的時間,吃酒則專為調情,我們看下酒菜四樣,全是隨切隨取的涼菜,四樣鮮果更是方便,有個滋味罷了,廚房也不必麻煩,只用丫鬟取來便是。酒到心處情義濃,須臾,潘金蓮便已“不覺桃花上臉,秋波斜睨”,後面的情節就只好省略號了。不說情節,僅說美食,可以看出,與上文說到的閑吃下酒的小菜相比,這桌不為吃喝的小菜,便簡單了不少,幾乎不用火,都是平時備下的。這四樣好吃的即便放在今天,也促人酒興,勾人饞蟲,可見大官人的家裡,這種不為吃喝的小菜是早有設計,而且是常備的。

宴席酒菜

《金瓶梅》是描述最食俗生活的小說,除了閨房,西門慶也少不了與朋友的應酬和飲宴,比如第三十四回,大官人請應伯爵等人用便飯,雖是三兩人的便席,卻也按舊時“四四席”的規矩,上了13個菜,我們看原文:

先放了四碟菜果,然後又放了四碟案鮮:紅鄧鄧的泰州鴨蛋,曲彎彎王瓜拌遼東金蝦,香噴噴油炸的燒骨,禿肥肥幹蒸的劈曬雞。第二道,又是四碗嘎飯:一甌兒濾蒸的燒鴨,一甌兒水晶蹄膀,一甌兒白炸豬肉,一甌兒炮炒的腰子。落後才是外青花白地磁片,盛著一盤紅馥馥柳蒸的糟鰣魚,馨香美味,入口而化,骨刺皆香……西門慶將小金菊花杯斟荷花酒,陪伯爵吃。

先是四碟冷盤,然後是四碟酒菜,四碗飯菜(嘎飯即飯菜),還有一盤大菜糟蒸鰣魚。這就與前面閨房中的飲食有了不小的區別,雖然應伯爵只是個幫閒的角色,只有他看西門慶的眼色,但大官人招待他的便飯也是頗講究的。首先,“四四席”正經是宴席的程式,後世的所謂“滿漢全席”用的就是這套活,只不過是用材和菜品數量上的區別,可見大官人家平時生活的排場習慣,這若是蔡知府來訪,必然在菜色和數量上還要加翻不知幾倍吧。

泰州雙黃蛋

其次,這四個酒菜本身設計的也非常好,兩個涼菜,泰州鴨蛋和王瓜拌遼東金蝦,主要吃的是鮮。尤其是泰州鴨蛋,其實就是今天高郵湖的鹹鴨蛋,在鹹鴨蛋界算是全國的名品了,汪曾祺先生當年曾專門寫過關于它的文章,由於那裡的鴨子主要以魚蝦為食,下出來的鴨蛋經常是雙黃蛋,而且蛋黃的油脂極其豐腴,完全沒有普通蛋黃那種沙口的感覺,鮮香無比。兩個熱菜,炸排骨和幹蒸雞,吃的都是肉香,但喝酒的時間會相對比較長,下酒菜就需要少湯而不怕涼,冷下來吃的口味不會比熱吃差多少,稍有生活經驗的人就會明白,這兩個菜其實就是不太受溫度局限的。由此可見,大官人家的後廚實在是懂吃,而且對菜品調度有方,有涼有熱,有吃鮮的,有吃香的,而且冷熱皆宜。

《金瓶梅》確是一部奇書,拋去情☆禁☆色,其中關於生活的內容非常有價值,可以看出作者蘭陵笑笑生是一位非常懂得生活的人。單就上文所說的這三類酒菜,各有各的好處,各有各的用項,即便是到了今天,也不失為人們選擇下酒菜時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