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傻傻熬夜≠刻苦!月考前,提高晚上學習效率的7個絕招在這裡!

豆姐最近常常收到小夥伴們在後臺的問題:

“我每天晚上寫作業都要寫到好晚,有時候淩晨也要爬起來寫作業,怎麼辦啊豆姐?”

“身邊的學霸都好努力的學習,起早貪黑,我到底要不要像他們一樣熬夜,

挑燈夜戰呢?”

上了初中之後,尤其是初三,作業量容易出現井噴,所以很多時候需要同學們開夜車,加班加點地補作業,結果導致睡眠大打折扣,導致惡性循環。

雖說作業量大,但還是有同學能夠快速、高品質地完成。所以那些熬夜做作業的同學,你們有沒有想過,是不是因為自己做作業的方法出現了問題?如何高效高質地完成作業,這門技術你還真得好好學一學!

豆姐一直給大家的回答都是要大家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並且平時學習就要提高效率。

正好馬上就要放國慶假期,為了讓這個答案不那麼空泛,也讓大家在國慶期間的學習有的放矢,今天特意做了這個專題。

有效的規劃,讓效率提高80%

6:40--7:00聽一篇英語聽力7:00吃早飯

7:20---9:05做作業(選擇數學或物理等課程)

9:15—11:00做作業(選擇英語或語文等課程)

11:00---11:50英語(包括單詞、閱讀等)

12:00吃午飯

12:30---13:30午休【午睡,實在睡不著的話休息會】

13:40—15:25做作業(政史地生等)

15:35---16:20複習選擇英語或語文等課程

16:45---吃晚飯自由時間【看報紙,電視→新聞、科普類等】(時間不固定)

晚飯後---22.:30進行一天的總結,檢查背誦、默寫作業,並聽錄音,背單詞或古詩古文等

以上是給大家初設的一個時間表,

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的。

那麼又有同學說了:“我作息時間很規律啊,怎麼還是學不好成績差呢?”

1.剛開學成績差,65%是因為心態不好

(1)知道自己的水準,不要過高預期或自我否定

(2)成績的波動是正常的,合理應對考試成績

(3)有拼一把的意識,相信自己。

2.明確目標,可以少走1/2的彎路

(1)在開學初定一個比上學期高5名的目標。

(2)明確差距,看看自己還差在哪裡。比如說數學不好,那就重點補數學。

(3)不和別人比,和自己比!保證每次考試名次上升。

如果必須要熬夜,怎麼做?

當然我們不提倡熬夜學習,畢竟這對於第二天的效率會產生很大的影響,但可能有的同學做到了上面這些,還是迫不得已需要熬夜寫作業,那下面這幾點關於熬夜寫作業的內容一定可以幫到你:

1.根據自己的實力和目標,有選擇地寫作業

中學生日常的作業大致分為以下幾類:課後練習、同步練習冊、自己買的輔導書、老師發的專項練習卷子、總複習時用的海量套題。

那麼以上這些作業,哪些為必做的呢?

(1)教科書課後題。課後題一般是針對本課內容設置的檢測題,用來檢驗自己是否真的學會了這一課的知識,具有檢驗知識是否掌握的功能,所以一定要做。

(2)同步練習冊。課後題一般是偏於基礎,並且與課本例題太相似,起不到鞏固知識和檢驗掌握程度的目的,想有效提高對課文知識的理解,這些同步題也是必做的。

(3)輔導書和同步練習冊屬於同一類,目的是使自己達到熟練的地步,必須做完。

以上兩種作業是最常見的,除此之外,由於學校和老師的不同,有些老師會發一些專項卷子,這些卷子一般都是題型很經典,很有參考意義的,甚至有可能就是月考題目的變形。對於這類的卷子,高中生應該認真對待。

(4)專項卷子屬於額外訓練,如果你對這個模組已經很熟,可以選擇性不做,去做自己薄弱的專項訓練(高中生需要有這個魄力和自我判斷力)。

(5)海量套題在期中或者期末總複習時會出現,如果自己已經很清楚自己的薄弱點在哪,那麼學會擇其精華,並且把你選出的每一套模擬題都當作真實考試來對待,同時準備好錯題本來積累錯題!

如果自己不清楚自己的薄弱點在哪,那就老老實實的多花時間多做幾套題,並且用錯題本積累錯題,經過這些套題訓練和錯題分析,全面分析出自己的薄弱點,然後再針對訓練。

套題的作用是讓你熟悉考試過程,把握節奏,發現問題,如果你只是大量的做套題,對提高你的專項能力沒有什麼幫助。

2.像對待考試一樣對待作業

考試時你能隨便上廁所麼?考試時你能吃水果麼?考試時你能開手機麼?考試時你能看筆記麼看答案麼?……考試時不能幹的事,寫作業時儘量也別幹,至少保持30分鐘。

30分鐘後,休息5分鐘,上廁所喝水吃水果聊微信,但一定別打遊戲。這樣至少有兩個好處:

(1)提高效率;

(2)穩定考試時的狀態;

作業中的錯題也很關鍵,對於作業中沒有弄懂的題一定要收入到錯題本裡,找老師問同學一定要搞懂為止,方便以後複習時查落補缺。

3. 減少學習時的干擾

在學習之前不要上網、看電視、電影、玩遊戲、打電話和閒聊。

在學習之前不妨自己定下一個規則,先完成當晚的計畫和目標,然後再上網、看電影或玩遊戲。如果你遇到特殊的情況,不得不上網,給自己定下時間,時間到了之後,堅決斷線,開始學習。這樣做一段時間,你會發現自己睡覺的時間又提前了不少。

在使用電腦學習時,不要開QQ之類的聊天工具,郵件也不要開,最大限度的減少網路干擾。手機最好也關掉或改為靜音,放在不被打擾的地方。清理桌面,把能干擾你的東西都收起來。

4.比較心煩的時候,不要等心情變好,可以試著馬上開始學習

有時候自己情緒受到干擾,經常覺得沒有思路,不知道從哪裡開始。

其實你試了之後就會發現,當強迫自己開始學習之後,很快就會進入狀態。

當然,如果你遇到狀態特別不好比較極端的時候,心情一直靜不下來,那你還是睡覺吧,這種時候就是學習估計也學不進去。

5.晚飯不要吃得過飽,少吃肉多吃素食

很多同學午餐在學校食堂吃,難免吃的不爽,晚上就在家大吃一頓。時間長了不僅會發現自己的體重增加很多,而且晚上學習的時候會更容易犯困,效率很差,對腸胃也不好。不如試著晚上吃得簡單一些,儘量吃些青菜,也可減少腸胃負擔。

在晚上學習時多喝水少喝飲料,不要吃糖、喝咖啡或喝茶。

一般晚上學習時,最先想到的就是喝咖啡或喝茶提神。但咖啡因對提升學習效率不見得有效,即使有用,也僅能維持短時間效果。如果你真的要喝,一定要喝熱的,濃度不要太高的飲品。糖也是一樣,會減慢你大腦的思維速度,影響你的判斷。最好多喝水。

6.實在很困的時候,活動一下

可以站起來,到處走走。或者去喝水,看看外面,用涼水洗臉,深呼吸20下,用手搓搓臉和耳朵,沖個澡,聽一些節奏很強的音樂也會有説明。

7.最重要的是開始的15分鐘

這個時間很重要,如果一開始你就心猿意馬,看東看西自然是不行的。

只要專心致志的學習15分鐘之後,你就開始步入正軌了,之後的學習都會是一帆風順,你也會信心大增地繼續學習了。

孩子寫作業,

家長可以提供哪些幫助?

以下幾招同樣也值得家長們借鑒:

1.家長要和孩子明確,學習是自己的事

只有讓孩子明確了學習的目的,提高了認識,端正了學習態度,孩子才會努力認真地對待學習和作業。

正所謂“性相近,習相遠”就是這個道理。要讓孩子把“要我學”變成“我要學”,才是能夠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的最大動力。

2.不能只問作業多嗎?

許多家長只問一句“今天作業多嗎?”是不夠的。因為有時候孩子往往會避重就輕,把麻煩的作業放在後面,而孩子覺得作業麻煩,是因為孩子沒學會分解麻煩。

家長這時候需要監督孩子,面對難題時如何解決?應該是家長去做,而是應該幫助孩子尋找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要“授之以漁”,不是“受之以魚”。總之不要讓孩子養成知難而退的習慣。

3.幫助孩子養成有序的生活習慣

要想讓孩子變得專注,必須明確孩子的一些時間,比如早飯和晚飯的就餐時間、晚上開始鍛煉的時間、晚上入睡的時間和早上起床的時間,同時讓孩子明白為什麼要這麼安排。

有序,才能專注。有序的生活,會讓孩子的大腦變得清晰,混亂的大腦必然導致不安全感,因為孩子會覺得一切都是失控的,而有序讓人有可控感,故能專注。

所以,做作業是要講究科學方法的。克服平時的錯誤做法,不斷根據自身情況作出適應性的調整,才能真正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進入一個自覺、高效的學習狀態。

所以一定要做。

(2)同步練習冊。課後題一般是偏於基礎,並且與課本例題太相似,起不到鞏固知識和檢驗掌握程度的目的,想有效提高對課文知識的理解,這些同步題也是必做的。

(3)輔導書和同步練習冊屬於同一類,目的是使自己達到熟練的地步,必須做完。

以上兩種作業是最常見的,除此之外,由於學校和老師的不同,有些老師會發一些專項卷子,這些卷子一般都是題型很經典,很有參考意義的,甚至有可能就是月考題目的變形。對於這類的卷子,高中生應該認真對待。

(4)專項卷子屬於額外訓練,如果你對這個模組已經很熟,可以選擇性不做,去做自己薄弱的專項訓練(高中生需要有這個魄力和自我判斷力)。

(5)海量套題在期中或者期末總複習時會出現,如果自己已經很清楚自己的薄弱點在哪,那麼學會擇其精華,並且把你選出的每一套模擬題都當作真實考試來對待,同時準備好錯題本來積累錯題!

如果自己不清楚自己的薄弱點在哪,那就老老實實的多花時間多做幾套題,並且用錯題本積累錯題,經過這些套題訓練和錯題分析,全面分析出自己的薄弱點,然後再針對訓練。

套題的作用是讓你熟悉考試過程,把握節奏,發現問題,如果你只是大量的做套題,對提高你的專項能力沒有什麼幫助。

2.像對待考試一樣對待作業

考試時你能隨便上廁所麼?考試時你能吃水果麼?考試時你能開手機麼?考試時你能看筆記麼看答案麼?……考試時不能幹的事,寫作業時儘量也別幹,至少保持30分鐘。

30分鐘後,休息5分鐘,上廁所喝水吃水果聊微信,但一定別打遊戲。這樣至少有兩個好處:

(1)提高效率;

(2)穩定考試時的狀態;

作業中的錯題也很關鍵,對於作業中沒有弄懂的題一定要收入到錯題本裡,找老師問同學一定要搞懂為止,方便以後複習時查落補缺。

3. 減少學習時的干擾

在學習之前不要上網、看電視、電影、玩遊戲、打電話和閒聊。

在學習之前不妨自己定下一個規則,先完成當晚的計畫和目標,然後再上網、看電影或玩遊戲。如果你遇到特殊的情況,不得不上網,給自己定下時間,時間到了之後,堅決斷線,開始學習。這樣做一段時間,你會發現自己睡覺的時間又提前了不少。

在使用電腦學習時,不要開QQ之類的聊天工具,郵件也不要開,最大限度的減少網路干擾。手機最好也關掉或改為靜音,放在不被打擾的地方。清理桌面,把能干擾你的東西都收起來。

4.比較心煩的時候,不要等心情變好,可以試著馬上開始學習

有時候自己情緒受到干擾,經常覺得沒有思路,不知道從哪裡開始。

其實你試了之後就會發現,當強迫自己開始學習之後,很快就會進入狀態。

當然,如果你遇到狀態特別不好比較極端的時候,心情一直靜不下來,那你還是睡覺吧,這種時候就是學習估計也學不進去。

5.晚飯不要吃得過飽,少吃肉多吃素食

很多同學午餐在學校食堂吃,難免吃的不爽,晚上就在家大吃一頓。時間長了不僅會發現自己的體重增加很多,而且晚上學習的時候會更容易犯困,效率很差,對腸胃也不好。不如試著晚上吃得簡單一些,儘量吃些青菜,也可減少腸胃負擔。

在晚上學習時多喝水少喝飲料,不要吃糖、喝咖啡或喝茶。

一般晚上學習時,最先想到的就是喝咖啡或喝茶提神。但咖啡因對提升學習效率不見得有效,即使有用,也僅能維持短時間效果。如果你真的要喝,一定要喝熱的,濃度不要太高的飲品。糖也是一樣,會減慢你大腦的思維速度,影響你的判斷。最好多喝水。

6.實在很困的時候,活動一下

可以站起來,到處走走。或者去喝水,看看外面,用涼水洗臉,深呼吸20下,用手搓搓臉和耳朵,沖個澡,聽一些節奏很強的音樂也會有説明。

7.最重要的是開始的15分鐘

這個時間很重要,如果一開始你就心猿意馬,看東看西自然是不行的。

只要專心致志的學習15分鐘之後,你就開始步入正軌了,之後的學習都會是一帆風順,你也會信心大增地繼續學習了。

孩子寫作業,

家長可以提供哪些幫助?

以下幾招同樣也值得家長們借鑒:

1.家長要和孩子明確,學習是自己的事

只有讓孩子明確了學習的目的,提高了認識,端正了學習態度,孩子才會努力認真地對待學習和作業。

正所謂“性相近,習相遠”就是這個道理。要讓孩子把“要我學”變成“我要學”,才是能夠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的最大動力。

2.不能只問作業多嗎?

許多家長只問一句“今天作業多嗎?”是不夠的。因為有時候孩子往往會避重就輕,把麻煩的作業放在後面,而孩子覺得作業麻煩,是因為孩子沒學會分解麻煩。

家長這時候需要監督孩子,面對難題時如何解決?應該是家長去做,而是應該幫助孩子尋找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要“授之以漁”,不是“受之以魚”。總之不要讓孩子養成知難而退的習慣。

3.幫助孩子養成有序的生活習慣

要想讓孩子變得專注,必須明確孩子的一些時間,比如早飯和晚飯的就餐時間、晚上開始鍛煉的時間、晚上入睡的時間和早上起床的時間,同時讓孩子明白為什麼要這麼安排。

有序,才能專注。有序的生活,會讓孩子的大腦變得清晰,混亂的大腦必然導致不安全感,因為孩子會覺得一切都是失控的,而有序讓人有可控感,故能專注。

所以,做作業是要講究科學方法的。克服平時的錯誤做法,不斷根據自身情況作出適應性的調整,才能真正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進入一個自覺、高效的學習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