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故事:我在非洲剛果的日子,帶領我的非洲“小秘”們學種菜

剛果的一年四季是五到九月大旱季,十到十二月大雨季,一月到三月小旱季,三到五月份是小雨季。在大雨季和小雨季是不適合種植的,因為雨大,日照強,這樣適合種菜的季節就只剩下兩個旱季適宜種植了,

大家也許會想為什麼要寫這一段,呵呵,正如前邊說的,這個國家缺少蔬菜,因此在出國前我是認真學習了種菜的技術的。

現在擺個龍門陣給你聽聽:茭瓜發牙要在盤子裡,上邊蓋著紗布,在濕潤的狀態下發出牙後再往土裡種;韭菜和蔥的種子要在冰箱的冷藏箱裡用濕潤的紗布蓋著才可以發芽(為什麼呢?因為剛果的當地溫度高,

因此只能在冷藏箱裡發芽)發完芽後再下到土裡,還有香菜的種子要碾碎了才可以往地裡下。這樣才有利於生長,總之不少的知識呢。

然後學了這些紙上的東西到了剛果以後在與剛方交流之餘就給我前邊提到的那幾個“小秘”們也就是我的隨從配了個對講機,我先是指導著他們把種子種下,然後每天早晨用對講機呼叫他們去蓋草澆水,晚上用對講機呼叫他們去移除覆蓋物澆水。就這樣日復一日,當第一棵幼苗出土時那種感覺不亞于自己的孩子出生,就這樣在我的訓導下我們的菜園日漸成長,

最終為大家解決了不少吃的問題。

我們中國人習慣于用人糞尿為蔬菜上肥,因此我曾經跟他們說要是方便可以在菜園裡方便,一個小秘馬上說:“CHEF,這不好”堅決不那麼做,看來這方面我們是有觀念的差異的,畢竟整個自然界是迴圈的,我們有朝一日離開這個世界我們的肉體也是要化為肥料的,

當然這個事情也勉強不得。

雖然剛果的植被發達,號稱綠色剛果,但是其土壤的肥力其實很差,我曾經觀察過,凡是長草的地方下邊的土基本是那種沒有肥力的黃粘土或含碎石的黃土,只有長樹的地方的土才是黑色的沃土,我們種菜的地點靠近樹附近的一般長得不錯,但是也只能長一到兩季,再往後就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