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秋天來了,要不要凍?

秋天已扣響申城的大門,氣溫下降,你的me more cool準備好了嗎?

秋天來了,到底要不要凍?

該凍還得凍!

秋天來了,早晚溫差逐漸拉大,但體溫調節系統還停在夏天模式,太早穿上秋衣棉服保暖,

身體就沒機會好好適應寒冷,時間長了,到真正的冬天很容易生病。

所以,秋天該凍還得凍,只要不冷得打哆嗦,不冒汗還能感受一絲涼爽就是健康的做法。

該凍到什麼時候?

在戶外,16℃以下就別穿裙子了,早晨和晚上氣溫降到10℃,也別死守“秋凍”了。穿厚,

穿暖才是正經事。

這樣的“秋凍”使不得!

如果有心腦血管疾病或者身體調節功能比較弱就不要輕易嘗試“秋凍”,你需要做的是適當穿衣,時刻注意氣溫變化,方便隨時增減衣物。

“秋凍”的幾個誤區要注意

脖子“秋凍”易感冒

秋季,風很容易吹到後腦勺和脖子。後腦部位分佈著豐富的神經和毛細血管,一旦著涼,容易引起肺部症狀的感冒,還可能導致頸部血管收縮,不利於腦部供血。

所以帶個圍脖給頸部保保暖。

肚臍“秋凍”易腹瀉

愛美女性經常不注意肚臍的保暖,秋季晝夜溫差大,到了夜間,寒涼之氣容易通過肚臍侵襲到人體內部,首先被刺激的就是腸部,容易引發腹瀉。

後背“秋凍”易咳嗽

後背受涼容易誘發咳嗽,支氣管炎等呼吸系統疾患,

虛寒體質的人最好儘早撤掉涼席,儘量不要把臥室窗戶開太大睡覺,以免著涼。

肩部“秋凍”易受限

初秋時節的雨季夜涼如水,人體肩部受涼時間久了容易被風寒濕邪侵襲,很可能出現肩周炎等症狀。所以,初秋時節肩部也要注意保暖。

膝部“秋凍”易炎症

時尚女孩秋天總喜歡穿短裙、短褲配長靴,專家表示,這種裝扮往往會把膝蓋露在外面,長期如此,會患上關節炎。深秋是關節炎的始發期,很多人的關節在這時開始怕冷、怕風甚至出現刺痛。

雙腳“秋凍”寒入身

俗話說“腳冷冷全身”,人的五腑六髒在足部都有相應的敏感區或反應點,

腳部受凍,可能反射性地引起相關部位的毛細血管收縮。尤其是患有心血管病的人,包括足底在內的部位要時時注意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