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教師資格證《保教知識與能力》重點知識總結

一、嬰幼兒發展的影響因素

(一)生物因素

1.遺傳素質為嬰幼兒發展提供了物質前提;

2.胎內環境等先天因素對兒童發展有重大影響;

3.成熟機制在兒童發展中具有制約作用。

(二)社會因素

社會因素包括兒童所處的社會、家庭、教育等各種環境因素,環境和教育是兒童心理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1.環境引導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兒童的發展;

2.家庭環境對兒童發展奠定基礎;

3.教育在兒童發展中起主導作用,它決定兒童的發展方向,為兒童的發展提出明確的方向和目標。

(三)兒童自身的能動性

1.兒童在發展過程中,表現出作為獨立的生命體所具有的能動性;

2.同樣的環境對於不同的兒童可以產生不同的影響;

3.從兒童的心理發展來看,兒童認識外界是兒童內部的主動活動的過程;

4.沒有兒童自身能動性的體現,其他因素的作用也難以完全得到實現。

二、幼兒期的年齡特徵(3~6歲)

1.幼兒初期(3~4歲)的心理特徵

(1)行為受情緒支配,

3歲幼兒的情緒很不穩定,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

(2)愛模仿;

(3)思維帶有直覺行動性。

2.幼兒中期(4~5歲)的心理特徵

(1)愛玩、會玩,活潑好動;

(2)思維具體形象;

(3)開始接受任務;

(4)開始自己組織遊戲。

3.幼兒晚期(5~6歲)的心理特徵

(1)好學、好問、好探究;

(2)抽象概括能力開始發展;

(3)開始掌握認知方法;

(4)個性初具雛形。

三、嬰幼兒心理發展趨勢

(一)從簡單到複雜

1.從不齊全到齊全;

2.從籠統到分化。

(二)從具體到抽象

兒童的心理活動最初是非常具體的,以後越來越抽象和概括化。兒童思維的發展過程就典型的反映了這一趨勢,幼小兒童對事物的理解是非常具體形象的。比如,他認為兒子總是小孩,他不理解“長了鬍子的叔叔”怎麼能是兒子呢?成人典型的思維方式——抽象邏輯思維在學前末期才開始萌芽發展。

(三)從被動到主動兒童心理活動最初是被動的心理活動的主動性後來才發展起來,

並逐漸提高,直到成人所具有的極大的主觀能動性

兒童心理發展的這種趨勢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1.從無意向有意發展;

2.從主要受生理制約發展到自己主動調節。幼小兒童的心理活動,很大程度上受生理局限,隨著生理的成熟,心理活動的主動性也逐漸增長。

(四)從淩亂到系統化

兒童的心理活動最初是零散雜亂的,心理活動之間缺乏有機的聯繫。比如,

幼小兒童一會兒哭,一會兒笑,一會兒說東,一會兒說西,都是心理活動沒有形成體系的表現。正因為不成體系,心理活動非常容易變化。隨著年齡的增長,心理活動逐漸組織起來,有了系統性,形成了整體,有了穩定的傾向,出現每個人特有的個性。

四、幼兒動作發展的特點

1.整體到局部規律

即從整體動作到分化動作的規律。兒童最初的動作是全身性的、籠統的、散漫的,以後才逐步分化為局部的、準確的、專門化的動作。

2.首尾規律即從上部動作到下部動作的規律

嬰兒最早的動作發生在頭部,其次是軀幹,最後是下肢。

記憶小口訣:二抬四翻六會坐,七滾八爬周會走。

3.近遠規律即從中央部位動作到邊緣部位動作的規律

兒童這一動作的發展規律表現為動作先從頭部和軀幹開始,然後發展雙臂和腿的動作,最後才發展手的動作。

4.大小規律

即從粗大動作到精細動作的規律。嬰兒首先出現的是身體肌肉大肌肉動作,如頭部動作,以後才是靈巧的小肌肉動作,以及精准的視覺動作。如描圓圈、系鞋帶、扣紐扣等。

5.無有規律

即從無意識動作到有意識動作。嬰兒最初的動作是無意的,以後越來越多的受到心理有意識的支配。

五、幼兒知覺發展的規律

選擇性、理解性、整體性、恒常性。

六、幼兒注意發展的特點

(1)無意注意占優有勢,有意注意初步發展;

(2)幼兒注意的穩定性不斷提高;

(3)幼兒注意的廣度不斷擴大;

(4)幼兒注意的分配能力不斷增強;

(5)幼兒注意的轉移能力不斷發展。

七、幼兒注意發展的保教建議

(1)設立良好的環境,防止幼兒分散注意;

(2)選用新穎的教具,吸引幼兒注意;

(3)明確活動目的,説明幼兒發展有意注意;

(4)注意個別差異,讓每個幼兒都有所發展。

八、幼兒記憶發展的特點和策略

(1)幼兒記憶發展的特點

記憶保持時間的延長。

無意識記憶佔優勢,有意識記憶逐漸發展;

機械記憶佔優勢,理解記憶逐漸發展;

形象記憶佔優勢,語詞記憶逐漸發展;

幼兒記憶的意識性和記憶方法逐漸發展。

(2)幼兒記憶發展的策略

01為幼兒提供形象、鮮明、生動、富有濃厚情緒色彩的識記材料;

02經常向幼兒提出具體、明確的記憶任務,對記憶結果給予正確評價,激發幼兒有意識記的積極性;

03幫助幼兒理解識記的材料,提高幼兒意義識記的水準和認識能力;

04運用多種感覺器官進行記憶;

05幫助孩子進行合理的複習,與遺忘作鬥爭。

九、幼兒想像發展的特點

無意想像占重要地位,有意想像初步發展;

再造想像占主要地位,創造想像開始發展;

想像容易同現實混淆。

十、幼兒思維發展的階段性

(一)直觀行動思維

2~3歲表現突出,3~4歲也常有出現

(二)具體形象思維為主

3~6、7歲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

(三)抽象邏輯思維

6~7歲以後進入抽象邏輯思維階段;

具體形象思維是幼兒思維的主要特徵;

形象性、經驗性、擬人性、表面性、片面性、固定性;

幼兒初期的思維具有一定的直觀行動性;

幼兒晚期抽象邏輯思維開始萌芽。

十一、幼兒分類的發展

1~4歲不能分類;

5~6歲主要依據物體的感知特點和情景聯繫來分類;

6歲後開始逐漸擺脫具體感知和情景性的束縛,能夠依照物體功用及其內在聯繫進行分類。

十二、幼兒初級思維的直觀行動性與保教活動

1.要為幼兒提供大量可以直接感知的玩具與活動材料;

2.為幼兒提供活動與操作的條件和機會;

3.活動過程中為幼兒提供較多形象可愛的玩教具;

4.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對事物的認識興趣。

十三、幼兒具體形象思維與保教活動

1.要通過各種活動豐富幼兒的表像;

2.幼稚園開展的活動要堅持直觀性原則。

十四、學前兒童言語發展的主要特徵

(一)口語的發展

(1)掌握本民族的全部語音

3~4歲幼兒發音能力發展尤為迅速。

(2)詞彙量增加,內容變化大幼兒期是人一生中詞彙量增加最快的時期,詞類範圍日益擴大,詞義逐漸豐富和加深。

(3)初步掌握語法

從不完整句到完整句(2歲左右出現完整句)

從簡單句到複雜句(2歲左右簡單句占絕大多數,隨著年齡增加,複雜句逐漸發展)

從陳述句到多種形式的句子(整個幼兒期陳述句是最基本的舉行)

(二)書面言語掌握的可能性

(1)掌握口語詞彙;

(2)掌握語音;

(3)掌握基本語法和口語表達能力;

(4)幼兒圖形知覺的發展。

十五、幼兒語言發展的策略

(1)創設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

(2)給幼兒創設想說、敢說、會說的語言環境;

(3)滿足幼兒的求知欲,豐富幼兒的感性知識;

(4)在日常生活中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5)教幼兒禮貌用語,培養良好的語言習慣。

十六、幼兒情緒、情感發展的基本規律

(1)情緒和情感的社會化;

(2)情緒和情感的豐富和深刻;

(3)情感的自我調節化。

小口訣:社會豐富又深刻,怎能不調節?

十七、幼兒情緒發展的特點

情緒的易衝動性;

情緒的不穩定性(破涕為笑);

情緒的外露性;

幼兒情緒發展的特點

1.道德感(中班孩子告狀);

2.理智感(好奇好問、破壞行為);

3.美感。

十八、引導幼兒情緒情感的策略和方法

創設環境、感染幼兒、多種途徑、鼓勵引導

具體方法:

轉移處理法

冷處理法

消退法

行為反思法

想像法

自我說服法。

第一種,轉移法

轉移法是指把注意力從產生消極否定情緒的活動或事物上轉移到能產生積極肯定情緒的活動或事物上來。

第二種,冷卻法

當幼兒情緒強烈對立時,成人要把教育的重點放在平靜幼兒的情緒上,使幼兒儘快恢復理智,而不要“針尖對麥芒”,可以採取暫時不予理睬的辦法,待幼兒冷靜下來後,讓他想一想,反思一下:自己剛才的情緒表現是否合適,要求是否合理等等。

第三種,消退法

對待幼兒的消極情緒可以採用條件反射消退法。

總之,在教師的情緒關注和培養下,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情緒會逐漸豐富,自我調節水準也日益提高。

十九、幼兒個性發展的基本規律和特點

1.幼兒個性傾向性的發展

需要:年齡越小,生理需要越占主導地位。

動機:從外部動機佔優勢到內部動機佔優勢。

興趣:指向性、情緒性、動力性。

2.幼兒自我意識的發展

(1)自我意識的結構

自我認識——認識成分(自我感覺、自我概念、自我觀察、自我評價)

自我體驗——情感成分(自尊心、自信心)

自我調節——意志成分(自我檢查、自我監督、自我控制)

(2)自我意識的發展

自我感覺的發展(1歲前)

自我認識的發展(1~2歲)

自我意識的萌芽(2~3歲)

我意識各方面的發展(3歲後)

2.首尾規律即從上部動作到下部動作的規律

嬰兒最早的動作發生在頭部,其次是軀幹,最後是下肢。

記憶小口訣:二抬四翻六會坐,七滾八爬周會走。

3.近遠規律即從中央部位動作到邊緣部位動作的規律

兒童這一動作的發展規律表現為動作先從頭部和軀幹開始,然後發展雙臂和腿的動作,最後才發展手的動作。

4.大小規律

即從粗大動作到精細動作的規律。嬰兒首先出現的是身體肌肉大肌肉動作,如頭部動作,以後才是靈巧的小肌肉動作,以及精准的視覺動作。如描圓圈、系鞋帶、扣紐扣等。

5.無有規律

即從無意識動作到有意識動作。嬰兒最初的動作是無意的,以後越來越多的受到心理有意識的支配。

五、幼兒知覺發展的規律

選擇性、理解性、整體性、恒常性。

六、幼兒注意發展的特點

(1)無意注意占優有勢,有意注意初步發展;

(2)幼兒注意的穩定性不斷提高;

(3)幼兒注意的廣度不斷擴大;

(4)幼兒注意的分配能力不斷增強;

(5)幼兒注意的轉移能力不斷發展。

七、幼兒注意發展的保教建議

(1)設立良好的環境,防止幼兒分散注意;

(2)選用新穎的教具,吸引幼兒注意;

(3)明確活動目的,説明幼兒發展有意注意;

(4)注意個別差異,讓每個幼兒都有所發展。

八、幼兒記憶發展的特點和策略

(1)幼兒記憶發展的特點

記憶保持時間的延長。

無意識記憶佔優勢,有意識記憶逐漸發展;

機械記憶佔優勢,理解記憶逐漸發展;

形象記憶佔優勢,語詞記憶逐漸發展;

幼兒記憶的意識性和記憶方法逐漸發展。

(2)幼兒記憶發展的策略

01為幼兒提供形象、鮮明、生動、富有濃厚情緒色彩的識記材料;

02經常向幼兒提出具體、明確的記憶任務,對記憶結果給予正確評價,激發幼兒有意識記的積極性;

03幫助幼兒理解識記的材料,提高幼兒意義識記的水準和認識能力;

04運用多種感覺器官進行記憶;

05幫助孩子進行合理的複習,與遺忘作鬥爭。

九、幼兒想像發展的特點

無意想像占重要地位,有意想像初步發展;

再造想像占主要地位,創造想像開始發展;

想像容易同現實混淆。

十、幼兒思維發展的階段性

(一)直觀行動思維

2~3歲表現突出,3~4歲也常有出現

(二)具體形象思維為主

3~6、7歲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

(三)抽象邏輯思維

6~7歲以後進入抽象邏輯思維階段;

具體形象思維是幼兒思維的主要特徵;

形象性、經驗性、擬人性、表面性、片面性、固定性;

幼兒初期的思維具有一定的直觀行動性;

幼兒晚期抽象邏輯思維開始萌芽。

十一、幼兒分類的發展

1~4歲不能分類;

5~6歲主要依據物體的感知特點和情景聯繫來分類;

6歲後開始逐漸擺脫具體感知和情景性的束縛,能夠依照物體功用及其內在聯繫進行分類。

十二、幼兒初級思維的直觀行動性與保教活動

1.要為幼兒提供大量可以直接感知的玩具與活動材料;

2.為幼兒提供活動與操作的條件和機會;

3.活動過程中為幼兒提供較多形象可愛的玩教具;

4.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對事物的認識興趣。

十三、幼兒具體形象思維與保教活動

1.要通過各種活動豐富幼兒的表像;

2.幼稚園開展的活動要堅持直觀性原則。

十四、學前兒童言語發展的主要特徵

(一)口語的發展

(1)掌握本民族的全部語音

3~4歲幼兒發音能力發展尤為迅速。

(2)詞彙量增加,內容變化大幼兒期是人一生中詞彙量增加最快的時期,詞類範圍日益擴大,詞義逐漸豐富和加深。

(3)初步掌握語法

從不完整句到完整句(2歲左右出現完整句)

從簡單句到複雜句(2歲左右簡單句占絕大多數,隨著年齡增加,複雜句逐漸發展)

從陳述句到多種形式的句子(整個幼兒期陳述句是最基本的舉行)

(二)書面言語掌握的可能性

(1)掌握口語詞彙;

(2)掌握語音;

(3)掌握基本語法和口語表達能力;

(4)幼兒圖形知覺的發展。

十五、幼兒語言發展的策略

(1)創設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

(2)給幼兒創設想說、敢說、會說的語言環境;

(3)滿足幼兒的求知欲,豐富幼兒的感性知識;

(4)在日常生活中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5)教幼兒禮貌用語,培養良好的語言習慣。

十六、幼兒情緒、情感發展的基本規律

(1)情緒和情感的社會化;

(2)情緒和情感的豐富和深刻;

(3)情感的自我調節化。

小口訣:社會豐富又深刻,怎能不調節?

十七、幼兒情緒發展的特點

情緒的易衝動性;

情緒的不穩定性(破涕為笑);

情緒的外露性;

幼兒情緒發展的特點

1.道德感(中班孩子告狀);

2.理智感(好奇好問、破壞行為);

3.美感。

十八、引導幼兒情緒情感的策略和方法

創設環境、感染幼兒、多種途徑、鼓勵引導

具體方法:

轉移處理法

冷處理法

消退法

行為反思法

想像法

自我說服法。

第一種,轉移法

轉移法是指把注意力從產生消極否定情緒的活動或事物上轉移到能產生積極肯定情緒的活動或事物上來。

第二種,冷卻法

當幼兒情緒強烈對立時,成人要把教育的重點放在平靜幼兒的情緒上,使幼兒儘快恢復理智,而不要“針尖對麥芒”,可以採取暫時不予理睬的辦法,待幼兒冷靜下來後,讓他想一想,反思一下:自己剛才的情緒表現是否合適,要求是否合理等等。

第三種,消退法

對待幼兒的消極情緒可以採用條件反射消退法。

總之,在教師的情緒關注和培養下,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情緒會逐漸豐富,自我調節水準也日益提高。

十九、幼兒個性發展的基本規律和特點

1.幼兒個性傾向性的發展

需要:年齡越小,生理需要越占主導地位。

動機:從外部動機佔優勢到內部動機佔優勢。

興趣:指向性、情緒性、動力性。

2.幼兒自我意識的發展

(1)自我意識的結構

自我認識——認識成分(自我感覺、自我概念、自我觀察、自我評價)

自我體驗——情感成分(自尊心、自信心)

自我調節——意志成分(自我檢查、自我監督、自我控制)

(2)自我意識的發展

自我感覺的發展(1歲前)

自我認識的發展(1~2歲)

自我意識的萌芽(2~3歲)

我意識各方面的發展(3歲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