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著名表演藝術家——唐喜成 連載二十一

對臺戲情急吐血

農村廟會常有二、三台戲的對台演出,

趕會的人們可以隨便選擇看戲,哪台戲好,台下的觀眾就多,哪台戲差,人們都會跑到唱的好的那個台口去,這樣就促使唱不好的那台戲班子,趕快換戲換人,賣賣勁把走的觀眾再拉回來,這個自由競賽是相當激烈的。可自喜成唱戲以來,前幾年遇上了日冠入侵,對戲的事情遇到的不多,那年月由於花園口扒開,黃河改道,中牟縣的一半、洧川的一部、鄢陵、西華等地遭淹,
接著又發生了特大災荒,蝗蟲滿天飛,莊稼絕收,人們逃荒要飯,鐵路沿線又多由日寇佔領,一些小縣和農村則駐有國民黨的軍隊和地方武裝,真是兵荒馬亂,民不聊生,趕大廟會,唱對臺戲的機會實在難逢。唐喜成親臨並主持唱“對台”,還是解放後,在許昌工人劇團當主任時候的事情。

1950年許昌舉辦騾馬大會,會上請了“大油梆”和工人劇團兩台大戲,人才濟濟,旗鼓相當。對戲開鑼後,

工人劇團這邊有位女演員因為奶孩子沒有到場,於是他這當主任的就跑來跑去的找人,由北關到南關,又由南關到北關,人找到了就趕快雇人力車往騾馬大會上趕,誰知他這一忙,竟誤了《南陽關》伍雲昭的出場,無奈,團裡的一個唱小生的便草草裝扮出場了,觀眾一看不是唐喜成,大失所望,便紛紛轉移到對面的台口看戲去了,急得劇團沒辦法。正在此時,喜成跟在人力車後邊挎著頭腦盒一路小跑地陪著那位女演員來了。
剛到廟會,群眾就叫喊了起來:“唐喜成來了,唐喜成來了!”喜成一看這情況,二話沒說進後臺就裝扮穿戴起來,剛剛扮好,就要到站城樓的那場戲了,以下幾場正是伍雲昭的重場戲,有唱有打,在那廣播還並不發達的時代,喜成的“西門外放要了催陣炮,伍呀伍雲昭,伍雲昭我上了馬鞍橋……”的唱段,已經家喻戶曉了,許多人象今天唱流行歌曲似的都會哼唱。
《南陽關》確實是唐喜成的拿手好戲,可以這麼說,許多趕會的人,並不都是來買東西的,就是在騾馬市、雜貨市上轉悠的人中很大一部分就是來看唐喜成的《南陽關》的,剛才喜成未出場,已掃了好多人的興,忽然唐喜成出現了,一下子震動了騾馬大會,人們都又蜂湧般地擠向了工人劇團的台口。喜成演戲本來就特別認真,今日上臺更是賣勁,唱了又打,
打了又唱,但由於剛才前前後後的忙了好一陣,又急又累,到開打的時候,心裡一難受,竟然吐了一口血。這是他得肺病以來的第一次吐血。那時肺病還是個非常可怕的病症,由於尚無什麼特效藥物的控制,同時也無控制傳染的有效方法,得肺病的人為數不少,一期二期病症尚可醫治,發展到三期時,如治療不及時,死亡率頗高。藝人文化水準又不高,對肺病傳說的神乎其神,早幾個月就有人告訴唐基成:“如果吐了第一口血,就得趕快把血鏟起來在火上焙乾成粉,然後再用水沖服,就可防止再次吐血的事情出現”。這本是一點科學道理都沒有的無稽之談,說不了還會引起更大的病患的,然而當時的唐喜成竟是確信無疑的了,並且早有準備運用此方法,但這第一口竟然吐在了開打的當口,又是吐在了台板上,多時的準備已無從顧及了,用腳踩了踩,又繼續開打了。以後肺病越來越重,大口大口的吐血,喜成還埋怨當時沒能把吐的第一口血收起來,以致才落個病情加重的後果。(未完待續)

唐喜成和常香玉、吳碧波合影

文字錄入:王寶雲(生活教授) 排版校對:張國偉(張喜成)

早幾個月就有人告訴唐基成:“如果吐了第一口血,就得趕快把血鏟起來在火上焙乾成粉,然後再用水沖服,就可防止再次吐血的事情出現”。這本是一點科學道理都沒有的無稽之談,說不了還會引起更大的病患的,然而當時的唐喜成竟是確信無疑的了,並且早有準備運用此方法,但這第一口竟然吐在了開打的當口,又是吐在了台板上,多時的準備已無從顧及了,用腳踩了踩,又繼續開打了。以後肺病越來越重,大口大口的吐血,喜成還埋怨當時沒能把吐的第一口血收起來,以致才落個病情加重的後果。(未完待續)

唐喜成和常香玉、吳碧波合影

文字錄入:王寶雲(生活教授) 排版校對:張國偉(張喜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