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睡覺時身體突然抖一下,是大腦發出的求救信號嗎?

你是否曾在睡夢中突然像觸電般抖動,或者雙腿不自覺地踢了一下,

有時還會伴隨一種踩空感或者墜落感,就像在空中飛翔突然跌落的感覺,相信大家對這種感覺並不陌生。而這樣的現象小編也經歷過,小編的媽媽告訴我說:“這說明是在長個子呢”,小編對此曾深信不疑……上網一搜答案也是五花八門,有的說是身體缺鈣,有的說是神經系統怕主人一覺睡過去,故意動動,想試試你死沒死。那麼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呢?

關於這種在睡夢中身體不由自主的抖動,專家的解釋為“臨睡肌躍症”。肌躍症的發生,往往反映出中樞神經系統中某些抑制神經細胞的破壞或功能失調。由於這些神經元的抑制作用不足,造成運動神經元的興奮提高,因而會自發的產生異常放電的現象,

反映在人體上也就是身體不自覺的抖動了。

生理性的肌躍症(在睡夢中只有上述現象)一般是無法控制的。因為人腦是基於爬行動物的大腦進化而來的,保留了一部分爬行動物的應激反應模式。當我們進入睡眠狀態後,肌肉徹底放鬆,大腦會基於這一應激反應模式誤以為我們會從高處墜落,

大腦本能的反應就是會瞬間緊繃肌肉以獲取平衡,試圖在下墜的過程中抓住什麼東西,身體才會產生劇烈的晃動。於是,本已放鬆的肌肉突然收緊,引發入睡抽搐,也就出現了上述的踩空感和墜落感。這種生理性的肌躍症往往發生在長期工作壓力山大,情緒緊張,過度勞累的人群中。所以調整情緒,規律休息,減少咖啡、酒精等刺激神經興奮的飲品的使用,
睡前一杯牛奶,多做運動,建立一個良好的健康習慣是非常有必要的。

病狀性肌躍症是在有上述現象的同時還伴有頭痛、頭暈等症狀。這就需要到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如腦部CT、腦部核磁,以排除是否是腦部的病變(如腦缺氧後遺症、腦基地核病變等)所引發的症狀,

也就說,在睡眠中出現的抖動,不僅僅是生理的表現也可能是大腦給你發出了一個信號,告訴你該去看看醫生了。所以說,不要小看我們身體表現出的小細節,往往一時的忽略就會耽誤疾病的治療時機。

(文中配圖均為資料圖,僅供參考)

(作者 張月月,山西中醫藥大學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