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北洋水師和日軍一役,丁汝昌兵敗自殺,紐約時報44字評價感慨千年

清朝末年,清政府以其四萬萬的人口和超大的國土面積被西方媒體熟知,加上當時的洋務運動所造就的世界第七大海軍部隊,聲勢如此浩大,此時,日本即將和中國展開一場海戰,

這就是著名的甲午海戰。對於西方媒體來說,是非常看好大清的,可結果卻不盡人意,以海軍全軍覆沒,海軍將領自殺而結束,無奈,當時紐約時報評價了大清44字,感慨了千年!

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北洋海軍在東海海戰失利後準備回到威海衛軍港以保存實力再戰,日軍雖說已經控制威海衛外海,但是咱們岸上還有陸軍,還有大口徑炮臺,只要守住,日軍肯定攻不過來。

事情就出在這裡,當時的日軍為了把北洋水師全殲,不僅把海上全面封鎖,還從山東登陸,直接繞到陸軍背後把他們全部包圍,但是,大清的陸軍看到自己被包圍後直接慌了神,棄大炮臺於不顧私自逃竄,有的甚至直接跳到海裡。

好不容易等來遲遲不到的援軍,卻因為四處逃竄的官兵講衛失陷,

而大部隊不敢前進。而現在海裡日軍使用小心魚雷進入軍港偷襲。丁汝昌率眾殊死抵抗,撞擊日軍雷艇,終於在彈盡糧絕四面圍敵的情況下,丁汝昌等三名將領自殺殉國。

西方知道這件事情後美國的《紐約時報》首先發表評論道“他們向人展示,

在四萬萬個中國人中,至少有三個人認為世界上還有一些別的東西比生命更寶貴”短短四十四個字讓後世中國人感慨千年。

是啊,對於北洋水師來說,他們已經盡力了。這不怪別人只怪當時那個腐敗的大清已經爛到根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