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阮玲玉之死

1935年3月7日晚,阮玲玉、唐季珊參加了聯華電影公司的聚會。

席間,阮玲玉談笑風生,沒有任何異常表現——除了臨近席終,起身與在座的各位一一告別,並與所有的女演員熱情擁抱。大家以為這是她有些喝多了,並不以為意。

回到新閘路那幢漂亮的小洋樓,在唐季珊獨自回臥室睡覺之後,阮玲玉對自己的母親說肚子餓了,想吃碗面。母親做完面,阮玲玉端起面碗走進了臥室。子夜一點多,阮玲玉寫好兩封遺書,將3瓶30粒安眠藥都倒進面碗,

吃了下去。

據阮玲玉的母親回憶,阮玲玉服下安眠藥後沒多久,唐季珊就發現了。當時唐季珊就和阮母商量如何把阮玲玉送到醫院去。

當時上海市中心有很多醫療條件很好的教會醫院,服用安眠藥發現得早,只要處理得當,是可以救活的。但是唐季珊選擇了一個郊區的日本人開的福民醫院(阮玲玉1928年因為張達民服用安眠藥自殺過,就在那家日本醫院救活),因為那家日本醫院比較偏僻,

沒有什麼人知道。唐季珊怕把阮玲玉送到大醫院,到時候鬧得沸沸揚揚。

唐季珊一路開車到福民醫院,發現福民醫院沒有值夜班的醫生,輾轉送到一家德國醫院,同樣沒有值班醫生。在清晨5點多,阮玲玉服藥已經4個多小時後,唐季珊又請來兩個私人醫生,私人醫生為阮玲玉洗胃後發現沒用,再送入蒲石路的中西療養院繼續洗胃,依然沒用。

在這個過程中,

唐季珊知道可能要出事了,打電話叫來了聯華公司的老闆黎民偉(香港影星黎姿的爺爺),黎民偉一路上拍下了許多照片。

送到中西療養院的時候,已經是上午10點,最佳的搶救時機已經過去了——阮玲玉甚至沒有像自己主演的《新女性》女主角韋明那樣,服用安眠藥後有過求生的機會。

1935年3月8日下午6時38分,阮玲玉的心臟停止了跳動。

阮玲玉的死訊傳來,整個上海乃至全國譁然。

大家首先想知道的是,阮玲玉的遺書到底寫了什麼。一開始,唐季珊不肯拿出來,在外界催促了很久之後,他終於拿出了兩封遺書。

第一封,是說沒有任何對不住張達民的地方,每月給他一百元等等,最後結尾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那句:“哎,我一死何足惜,不過,還是怕人言可畏,人言可畏罷了。”

另一封是寫給唐季珊的,交代了要他贍養老母和代養養女(這兩點唐季珊後來都想盡辦法守信做到了),

並在信中說對不起他,拖累了他。

不過,這兩封遺書一直受到質疑,大家懷疑是唐季珊捏造出來的。

不久之後,發行量只有1500份的《思明商學報》又出現了另兩封號稱是“阮玲玉真正的遺書”,說是唐季珊後來的新歡梁賽珍提供的(梁賽珍和梁賽珊姐妹在提供了遺書後就此人間蒸發)。

在那兩封遺書中,阮玲玉的語氣明顯要激烈很多。

寫給張達民的是:“達民:我已被你迫死的,哪個人肯相信呢?你不想想我和你分離後,每月又津貼你一百元嗎?你真無良心,現在我死了,你大概心滿意足啊!人們一定以為我畏罪?其實我何罪可畏,我不過很悔悟不應該做你們兩人的爭奪品,但是太遲了!不必哭啊!我不會活了!也不用悔改,因為事情已到了這種地步。”

寫給唐季珊的是:“季珊:沒有你迷戀‘×××’,沒有你那晚打我,今晚又打我,我大約不會這樣做吧!我死之後,將來一定會有人說你是玩弄女性的惡魔,更加要說我是沒有靈魂的女性,但那時,我不在人世了,你自己去受吧!過去的織雲,今日的我,明日是誰,我想你自己知道了就是。我死了,我並不敢恨你,希望你好好待媽媽和小囡囡。還有聯華欠我的人工二千零五十元,請作撫養她們的費用,還請你細心看顧她們,因為她們惟有你可以靠了!沒有我,你可以做你喜歡的事了,我很快樂。玲玉絕筆。”

關於這兩封遺書也有爭論,有不少人認為是真的,但也有人認為是假的,是用來攻擊唐季珊的。

不過,唐季珊司機後來的回憶應該不假:3月7日晚上回家路上,唐季珊和阮玲玉在車內發生了激烈的爭吵,回家後唐季珊不讓阮玲玉進家門,阮玲玉一直坐在門口哭。

遺書的真偽難辨,但阮玲玉的葬禮還是要舉行的。

1935年3月14日,阮玲玉的靈柩從上海萬國殯儀館移往閘北的聯義山莊墓地。阮玲玉生前的好友差不多都到齊了,將近300人。

下午1點10分,由金焰、孫瑜、費穆、鄭君裡、吳永剛、蔡楚生、黎民偉等12位當時中國電影界的大腕,將靈柩抬上靈車。

那天送葬的隊伍排成長龍,靈車所經之處,沿途夾道的影迷和老百姓多達30萬人。美國《紐約時報》駐滬記者在驚奇之餘,寫下了“這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哀禮”的報導。文中還配發了一幅插圖,送葬行列中有一壯漢,頭紮白布,身穿龍袍,其寓意為“倘若中國還有皇帝的話也會前來參加葬禮”。

更讓現在人多少有些不解的是,還有不少影迷,隨阮玲玉而去。

上海戲劇電影研究所的項福珍女士,聽聞噩耗,隨即吞服了鴉☆禁☆片自殺;紹興影迷夏陳氏當天吞服毒藥自殺;杭州聯華影院女招待員張美英也因痛悼阮玲玉服毒自盡。

單是1935年3月8日這天,上海就有5名少女自盡,其他地方的追星成員也有多位自殺——可能因為阮玲玉扮演的新時代女性形象一直鼓舞著她們,而阮玲玉的自殺,崩潰了她們的信念,因為她們留下的遺書內容大同小異:“阮玲玉死了,我們活著還有什麼意思?!”

魯迅在阮玲玉自殺身亡後,也專門寫了一篇《論人言可畏》,其中開頭就有一句說阮玲玉的死:“不過像在無邊的人海裡添了幾粒鹽,雖然使扯淡的嘴巴們覺得有些味道,但不久也還是淡,淡,淡。”

哪個人肯相信呢?你不想想我和你分離後,每月又津貼你一百元嗎?你真無良心,現在我死了,你大概心滿意足啊!人們一定以為我畏罪?其實我何罪可畏,我不過很悔悟不應該做你們兩人的爭奪品,但是太遲了!不必哭啊!我不會活了!也不用悔改,因為事情已到了這種地步。”

寫給唐季珊的是:“季珊:沒有你迷戀‘×××’,沒有你那晚打我,今晚又打我,我大約不會這樣做吧!我死之後,將來一定會有人說你是玩弄女性的惡魔,更加要說我是沒有靈魂的女性,但那時,我不在人世了,你自己去受吧!過去的織雲,今日的我,明日是誰,我想你自己知道了就是。我死了,我並不敢恨你,希望你好好待媽媽和小囡囡。還有聯華欠我的人工二千零五十元,請作撫養她們的費用,還請你細心看顧她們,因為她們惟有你可以靠了!沒有我,你可以做你喜歡的事了,我很快樂。玲玉絕筆。”

關於這兩封遺書也有爭論,有不少人認為是真的,但也有人認為是假的,是用來攻擊唐季珊的。

不過,唐季珊司機後來的回憶應該不假:3月7日晚上回家路上,唐季珊和阮玲玉在車內發生了激烈的爭吵,回家後唐季珊不讓阮玲玉進家門,阮玲玉一直坐在門口哭。

遺書的真偽難辨,但阮玲玉的葬禮還是要舉行的。

1935年3月14日,阮玲玉的靈柩從上海萬國殯儀館移往閘北的聯義山莊墓地。阮玲玉生前的好友差不多都到齊了,將近300人。

下午1點10分,由金焰、孫瑜、費穆、鄭君裡、吳永剛、蔡楚生、黎民偉等12位當時中國電影界的大腕,將靈柩抬上靈車。

那天送葬的隊伍排成長龍,靈車所經之處,沿途夾道的影迷和老百姓多達30萬人。美國《紐約時報》駐滬記者在驚奇之餘,寫下了“這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哀禮”的報導。文中還配發了一幅插圖,送葬行列中有一壯漢,頭紮白布,身穿龍袍,其寓意為“倘若中國還有皇帝的話也會前來參加葬禮”。

更讓現在人多少有些不解的是,還有不少影迷,隨阮玲玉而去。

上海戲劇電影研究所的項福珍女士,聽聞噩耗,隨即吞服了鴉☆禁☆片自殺;紹興影迷夏陳氏當天吞服毒藥自殺;杭州聯華影院女招待員張美英也因痛悼阮玲玉服毒自盡。

單是1935年3月8日這天,上海就有5名少女自盡,其他地方的追星成員也有多位自殺——可能因為阮玲玉扮演的新時代女性形象一直鼓舞著她們,而阮玲玉的自殺,崩潰了她們的信念,因為她們留下的遺書內容大同小異:“阮玲玉死了,我們活著還有什麼意思?!”

魯迅在阮玲玉自殺身亡後,也專門寫了一篇《論人言可畏》,其中開頭就有一句說阮玲玉的死:“不過像在無邊的人海裡添了幾粒鹽,雖然使扯淡的嘴巴們覺得有些味道,但不久也還是淡,淡,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