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農業部:三季度我國農產品市場總體企穩回暖

10月17日上午,農業部就第三季度重點農產品的運行情況舉行發佈會。

農業部市場與經濟資訊司唐珂司長介紹有關情況。

三季度我國農產品市場總體企穩回暖

唐珂表示,三季度,我國農產品市場供求關係進一步改善,不論是糧棉油等大宗產品,還是肉蛋菜等鮮活產品,總體都企穩回暖。

“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均值為96.56(以2015年為100),

環比下降1.13個點,同比低0.22個點。“菜籃子”產品200指數為95.79,環比下降1.27個點,同比低0.3個點。

從市場關注度較高的幾個品種看:

豬肉供需維持緊平衡,價格止跌回升。隨著生豬生產規模化程度不斷提高,生豬產業應對市場風險的迴旋餘地和調控能力增強,雖然三季度生豬和能繁母豬存欄逐月下降,但由於生產性能提高、出欄活重增加,豬肉供應得到了保障。三季度,

豬肉批發均價為每公斤20.14元,環比跌3.6%,同比低20.2%。市場也有所回暖,8月份豬肉價格結束了長達半年的下跌後開始回升,月均批發價每公斤為20.16元,環比漲2.0%;9月份豬肉批發價格每公斤20.49元,環比漲1.6%。

雞蛋產能調減較大,價格快速回升。今年上半年雞蛋價格持續下降,8月份以後,隨著養殖戶大幅調減產能,雞蛋供應過剩的局面得到扭轉,價格開始回升,9月份雞蛋批發市場均價為每公斤9.00元,

環比漲11.3%,同比高9.9%;三季度為每公斤7.71元,環比漲42.8%,同比高3.5%。

蔬菜生產保持穩定,價格季節性上漲。受面積增加、天氣條件好影響,今年上半年蔬菜價格下跌明顯,7月以來蔬菜價格開始季節性上漲。9月份,農業部重點監測的28種蔬菜批發均價每公斤3.72元,環比跌2.9%,同比低5.6%。三季度蔬菜批發均價每公斤3.7元,環比漲8.0%,同比基本持平,其中菠菜、生菜、萵筍、芹菜等品種漲幅較大。

夏糧購銷兩旺,價格小幅上漲。

由於今年小麥品質總體好于上年,市場主體收購意願較強,夏糧購銷兩旺,收購進度明顯快于上年。據農業部監測,三季度國有糧食企業小麥收購均價每百斤119.5元,同比高2.0%。截至9月30日,主產區小麥收購基本結束。早秈稻收購價基本穩定,國有糧食企業早秈稻收購價穩定在每百斤130元左右,同比略低2%,截至9月30日,主產區累計收購早秈稻916萬噸,同比增加57萬噸。從收購情況看,不論小麥還是早秈稻,
市場化收購占比都明顯提升。

他還表示,從組織專家會商和市場調度的情況看,當前農產品市場供給總體充足,如果不出現大範圍災害性天氣,預計近期市場價格不會出現大幅漲跌,糧食等大宗農產品價格將基本平穩,鮮活農產品受週期性、季節性因素影響將以小幅波動為主。

保障新玉米購銷市場平穩運行的積極因素較多

在回答記者關於今年玉米收儲情況時,唐珂表示,今年是國家繼續在東北地區深化玉米收儲制度改革,完善市場化收購加補貼機制。從目前的情況看,保障新玉米購銷市場平穩運行的積極因素較多。

首先,去年的改革成果很豐碩,效果很好,今年是玉米收儲制度改革的第二年,市場各方都有相對明確的預期,各部門和地方都積累了行之有效的好做法,有利於改革的順利推進。其次,我國玉米結構調整繼續加快步伐,預計籽粒玉米調減約2000萬畝,玉米產量將繼續減少。第三,去年以來玉米深加工和飼料企業加快向東北地區轉移,產能陸續形成,規模化畜禽養殖也加快在東北地區佈局,有利於玉米就地轉化。第四,2016年產的玉米收購結束以後,國儲玉米拍賣成交率高,市場交易活躍,價格穩中有漲,市場主體對新玉米購銷形勢較為樂觀。

綜合這些有利因素,預計今年東北地區玉米購銷開局良好,開秤價有望高於上年,同時也要看到玉米庫存依然處於高位,下游需求尚未根本好轉,市場供求的總體寬鬆的格局沒有改變。東北糧食外運的壓力依然較大,部分偏遠地區依然存在“賣糧難”的風險。針對今年東北秋糧收購的複雜形勢,國家糧食局、農業部等六部門已聯合下發《關於切實做好2017年東北地區玉米和大豆收購工作的通知》,對各項重點工作做了部署,下一步農業部將繼續做好玉米市場監測和形勢的研判,及時發佈相關資訊,並配合有關部門抓好落實,切實防止出現大範圍的“賣糧難”。

唐珂也提醒廣大玉米種植戶密切關注市場行情,儲好糧,賣好糧,特別是水分高的玉米要擇機早日銷售,避免因黴糧壞糧導致收入受損。

今年我國大豆生產呈現出

“面積擴、單產升、總產增”的局面

唐珂在介紹大豆價格相關情況時表示,據農業部大豆全產業鏈資訊分析預警團隊調度,今年我國大豆生產呈現出“面積擴、單產升、總產增”的局面。國產大豆恢復性增產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成果,有利於緩解我國大豆產不足需的局面,但產量的增加也不可避免帶來市場價格的下行壓力。特別是今年以來,我國大豆進口繼續高位增長,1-8月累計進口大豆6333.68萬噸,同比增17.3%,預計全年進口量可能突破9000萬噸,是國內產量的近六倍,在一定程度上擠壓了國產大豆的市場空間。據農業部監測,目前東北地區新季大豆低開低走,開秤價淨糧為每斤1.9元左右,上市初期價格低於上年同期且跌速較快,後期市場走勢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今年國家在東北地區實行大豆市場化收購加補貼的新機制,大豆補貼標準總體上比去年的目標價格補貼額要高,基本能夠彌補價格下跌帶來的損失,但如果後期價格繼續下跌,今年種大豆的收益可能低於去年。

他最後表示,國產大豆蛋白含量高,食品加工潛力大,營養價值高,是做豆腐的適合材質,應樹立國產大豆優質形象,引導擴大國產大豆消費,保護豆農利益。

在回答記者關於今年玉米收儲情況時,唐珂表示,今年是國家繼續在東北地區深化玉米收儲制度改革,完善市場化收購加補貼機制。從目前的情況看,保障新玉米購銷市場平穩運行的積極因素較多。

首先,去年的改革成果很豐碩,效果很好,今年是玉米收儲制度改革的第二年,市場各方都有相對明確的預期,各部門和地方都積累了行之有效的好做法,有利於改革的順利推進。其次,我國玉米結構調整繼續加快步伐,預計籽粒玉米調減約2000萬畝,玉米產量將繼續減少。第三,去年以來玉米深加工和飼料企業加快向東北地區轉移,產能陸續形成,規模化畜禽養殖也加快在東北地區佈局,有利於玉米就地轉化。第四,2016年產的玉米收購結束以後,國儲玉米拍賣成交率高,市場交易活躍,價格穩中有漲,市場主體對新玉米購銷形勢較為樂觀。

綜合這些有利因素,預計今年東北地區玉米購銷開局良好,開秤價有望高於上年,同時也要看到玉米庫存依然處於高位,下游需求尚未根本好轉,市場供求的總體寬鬆的格局沒有改變。東北糧食外運的壓力依然較大,部分偏遠地區依然存在“賣糧難”的風險。針對今年東北秋糧收購的複雜形勢,國家糧食局、農業部等六部門已聯合下發《關於切實做好2017年東北地區玉米和大豆收購工作的通知》,對各項重點工作做了部署,下一步農業部將繼續做好玉米市場監測和形勢的研判,及時發佈相關資訊,並配合有關部門抓好落實,切實防止出現大範圍的“賣糧難”。

唐珂也提醒廣大玉米種植戶密切關注市場行情,儲好糧,賣好糧,特別是水分高的玉米要擇機早日銷售,避免因黴糧壞糧導致收入受損。

今年我國大豆生產呈現出

“面積擴、單產升、總產增”的局面

唐珂在介紹大豆價格相關情況時表示,據農業部大豆全產業鏈資訊分析預警團隊調度,今年我國大豆生產呈現出“面積擴、單產升、總產增”的局面。國產大豆恢復性增產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成果,有利於緩解我國大豆產不足需的局面,但產量的增加也不可避免帶來市場價格的下行壓力。特別是今年以來,我國大豆進口繼續高位增長,1-8月累計進口大豆6333.68萬噸,同比增17.3%,預計全年進口量可能突破9000萬噸,是國內產量的近六倍,在一定程度上擠壓了國產大豆的市場空間。據農業部監測,目前東北地區新季大豆低開低走,開秤價淨糧為每斤1.9元左右,上市初期價格低於上年同期且跌速較快,後期市場走勢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今年國家在東北地區實行大豆市場化收購加補貼的新機制,大豆補貼標準總體上比去年的目標價格補貼額要高,基本能夠彌補價格下跌帶來的損失,但如果後期價格繼續下跌,今年種大豆的收益可能低於去年。

他最後表示,國產大豆蛋白含量高,食品加工潛力大,營養價值高,是做豆腐的適合材質,應樹立國產大豆優質形象,引導擴大國產大豆消費,保護豆農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