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場關於“智慧製造”的討論會

□記者 胡曉梅 胥文燕

10月16日,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河北代表團駐地,

中車唐山機車車輛有限公司鋁合金廠工人張雪松、河北港口集團秦皇島港股份公司雜貨分公司散糧站副站長張海波和華北製藥金坦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工人技師齊名三位代表,辦理完報到手續,就走到一起,繼續三個人一路上沒有討論完的“智慧製造”話題。

“我們的動車生產加入了‘智慧製造’的一些因素,比如我們現在正在做的鋁合金車體製造新模式,

首先是要把車體製造的模式納入智慧化,在生產的過程中,要運用到大量的機器人,然後在運行生產的組織、包括產品的運轉當中,還會運用到一些自動化的設備,然後把他們連接起來後,就會形成一個智慧生產的系統。”張雪松說。

張海波認為,其實“智慧製造”與港口行業關係也很密切。他們正在嘗試一項機器視覺工作,在進行機器視覺的研發和試製過程中,

就涉及到“智慧製造”和全自動化無人作業環節。其實,“智慧製造”也是社會發展進步的一種表現。

“隨著新版GMP的實施,我們藥企對程序控制越來越嚴格。從原材料入場到發酵、到培養、到製劑等,整個過程都需要智慧化控制。智慧化已經在生產的多個環節運用。”齊名也興奮地說出自己的觀點。

三位元代表一致認為,“智慧製造”是集成了技術創新、模式創新和組織方式創新而誕生的新生產模式。

河北要真正解決產業升級問題,就要打好“智慧製造”這張牌。未來要讓更多的智慧製造企業進入河北,同時也讓現有企業的生產模式往“智慧製造”這方面去靠攏,提升產品的競爭力。

夜已深,三位元代表的話題還在繼續。“智慧製造”離不開創新人才。隨著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熱潮的掀起,很多一線工人都有了創新的熱情,創新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

但是離全員創新還有一定的差距。三位代表期待此次盛會能有一些激勵政策出臺,提升企業全員創新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