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奮進潮頭看公安|交通管理篇

西寧交警:繪就藍圖砥礪前行

黨的十八大以來,市公安局交警支隊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為指導,以深化公安改革工作為目標,以開拓進取、勇於創新的工作精神抓好全市道路交通管理各項業務工作,以規範化、制度化打造交警隊伍建設,以專業化、精細化的工作態度努力提高道路交通管理水準,

切實做好交通事故預防、車輛和駕駛人管理、保證道路暢通和交通安全宣傳等工作,使全市的道路交通管理水準進一步提高。

致力嚴格隊伍管理,隊伍形象更加良好

●政治理論學習實現新突破

堅持每週一次的黨委“立心課堂”學習,強化帶頭作用,

每週一組織各支部書記和科室負責人繼續進行強化學習,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教育訓練實現新突破

自2016年起,累計委託青島交警支隊、濟南交警支隊、南京交警支隊對全市(含三縣)交警民警累計培訓349人次。

●廉潔自律實現了新常態

支隊黨委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和從嚴治警的主體責任,強化領導班子建設,強化警示教育和廉潔文化建設,層層簽訂落實黨風廉潔建設“兩個責任”責任書、領導幹部廉潔自律承諾書。

全力推進智慧交通建設

全力打造智慧交通管控系統,完成“一個平臺,一個資料中心,

七大系統”的建設及應用。

●實現信號調控模式變革

交通智慧化信號控制系統實現主城區聯網控制、自我調整控制、協調控制、綠波控制、溢出控制,道路平均通行效率提高15%以上;升級改造149處道路交通燈控路口;78處路口實現了信號燈自我調整控制;49個路口實現了右轉紅燈控制,保障了行人過街安全。

●實現指揮調度模式變革

集成視頻監控,通過中心視頻巡檢主動發現警情,

信號遠端控制、誘導即時發佈,調度民警現場處置,平均縮短警情處置時間50%。

●實現執法模式變革

整合97處非現場違停抓拍系統,42個路口電子員警系統,91處治安卡口系統,率先在全省建成了稽查布控和非現場執法系統。累計自動分析出套牌車568輛,查糾機動車違法3500餘輛,查獲精准率達到100%。

●實現交通服務變革

利用互聯網+技術,並通過55塊誘導屏即時發佈交通路況、惡劣天氣、交通管制資訊;通過159塊條形屏即時發佈交通違法資訊。

全力開展交通違法整治

貫徹落實全國及全省統一行動,計畫開展全市集中行動,不斷推進道路交通秩序治理的持續性和延展性。

●常態化整治交通違法行為

以致亂致堵致禍、群眾反映突出的“三駕”、“兩牌”等嚴重違法行為;嚴重影響道路通行秩序的“三亂”、“兩闖”等交通違法行為作為整治重點,做到發現一起,查糾一起,教育一起。

●重點攻堅治理秩序頑疾

拆除影響道路通行的175處停車場門禁設施;徹底取締了自發占道經營長達14年的八一路二手車交易市場;與城管、運管組成聯合執法小組,取締了11處“黑車”聚集點。

●加大治理力度對症施策

全面加強了行人、非機動車交通違法以及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行為的查處,對違法行為人實行當場處罰並收繳罰款,

●推動開展全警交通大整治

先後下發了《全警交通大整治工作方案》和《關於各區公安分局派出所履行交通秩序管理職責的通知》,以行人、非機動車交通違法和停車秩序作為管理重點,由各公安分局派出所直接履行宣傳教育、制止檢查、取證處罰等具體職責。

全力完善道路交通設施

●全面拆除非國標式樣及失效交通標誌

強制拆除非國標式樣交通標誌384塊,清理陳舊失效交通標誌241塊,整合利用交通標誌杆件173件,有效淨化了道路交通環境。

●有效提高交通設施的資訊指示

在市區設置安裝了341塊LED太陽能發光交通標誌,施劃了近3萬餘平方米的彩色斑馬線。

●提高校園周邊交通安全

選擇有條件的55所學校,強化完善交通安全設施,啟用“四配套”交通設施進行重點優化。

●創新應用高科技設施

以西關大街與黃河路路口作為試點,設置啟用人臉識別系統,即時抓拍行人闖紅燈行為,並同步傳輸至顯示大屏上及時曝光,規範行人按信號燈指示通行。

●充分發揮交通設施的規範作用

在市區違停突出道路,施劃路緣石禁停標線,有效加大了整治力度;翻新施劃主次幹道和支路巷道交通標線56萬餘平方米,清除道路廢舊、重疊交通標線7.4萬平方米,安裝了近43公里的中心隔離護欄,在市區主要路口節點增設了近70餘塊禁令標誌。

全力優化交通組織

●節點性☆禁☆交通組織,設置了25條單行道,16處禁左、禁右路口;實施同仁高架橋下行匝道、昆侖橋下層並橋、外環內網11處互通口的交通組織方式;設計制定了西交通巷、南氣象巷、興海橋的交通組織方案;在長江路丁字路口、報社橋十字、昆侖路與新甯路路口等節點,採取切除隔離花帶、拓寬進口車道、封閉護欄掉頭通道等渠化方式以及禁左、繞行、分流等管理手段,緩解了局部節點的交通壓力。

●整體性☆禁☆交通控制。積極引導市區道路與高速公路的交通流實現快速轉換,提高市區遠距離通行車輛的快捷度;對渣土車、黃標車等9大類車型,實行中心城區限行、週邊環線繞行的方式,減少市內交通壓力;對12條道路進行了交通流量分析論證,研究實施了路段和片區的交通信號自我調整控制,減少了行車延誤。

圍繞群眾關注熱點,全力攻堅破障治理

交警支隊深入快遞、外賣等行業集中宣傳教育和安全排查,從源頭上查處電動自行車違法行為;強力推行“禁鳴”、“禁限”、“靜夜”、“治超”、“打黑”、“清零”行動;開展渣土車、黃標車、城市工程車、校車、摩托車、非法改裝車等10類重點車輛的針對性防範打擊整治;深入排查262處交通事故隱患點,交通事故發生率穩中有降;率先在全國推出《“清涼西寧友好交警”十三項旅遊便民保障措施》。

圍繞文明交通,全力構建傳媒體系

全力開展交通違法整治

貫徹落實全國及全省統一行動,計畫開展全市集中行動,不斷推進道路交通秩序治理的持續性和延展性。

●常態化整治交通違法行為

以致亂致堵致禍、群眾反映突出的“三駕”、“兩牌”等嚴重違法行為;嚴重影響道路通行秩序的“三亂”、“兩闖”等交通違法行為作為整治重點,做到發現一起,查糾一起,教育一起。

●重點攻堅治理秩序頑疾

拆除影響道路通行的175處停車場門禁設施;徹底取締了自發占道經營長達14年的八一路二手車交易市場;與城管、運管組成聯合執法小組,取締了11處“黑車”聚集點。

●加大治理力度對症施策

全面加強了行人、非機動車交通違法以及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行為的查處,對違法行為人實行當場處罰並收繳罰款,

●推動開展全警交通大整治

先後下發了《全警交通大整治工作方案》和《關於各區公安分局派出所履行交通秩序管理職責的通知》,以行人、非機動車交通違法和停車秩序作為管理重點,由各公安分局派出所直接履行宣傳教育、制止檢查、取證處罰等具體職責。

全力完善道路交通設施

●全面拆除非國標式樣及失效交通標誌

強制拆除非國標式樣交通標誌384塊,清理陳舊失效交通標誌241塊,整合利用交通標誌杆件173件,有效淨化了道路交通環境。

●有效提高交通設施的資訊指示

在市區設置安裝了341塊LED太陽能發光交通標誌,施劃了近3萬餘平方米的彩色斑馬線。

●提高校園周邊交通安全

選擇有條件的55所學校,強化完善交通安全設施,啟用“四配套”交通設施進行重點優化。

●創新應用高科技設施

以西關大街與黃河路路口作為試點,設置啟用人臉識別系統,即時抓拍行人闖紅燈行為,並同步傳輸至顯示大屏上及時曝光,規範行人按信號燈指示通行。

●充分發揮交通設施的規範作用

在市區違停突出道路,施劃路緣石禁停標線,有效加大了整治力度;翻新施劃主次幹道和支路巷道交通標線56萬餘平方米,清除道路廢舊、重疊交通標線7.4萬平方米,安裝了近43公里的中心隔離護欄,在市區主要路口節點增設了近70餘塊禁令標誌。

全力優化交通組織

●節點性☆禁☆交通組織,設置了25條單行道,16處禁左、禁右路口;實施同仁高架橋下行匝道、昆侖橋下層並橋、外環內網11處互通口的交通組織方式;設計制定了西交通巷、南氣象巷、興海橋的交通組織方案;在長江路丁字路口、報社橋十字、昆侖路與新甯路路口等節點,採取切除隔離花帶、拓寬進口車道、封閉護欄掉頭通道等渠化方式以及禁左、繞行、分流等管理手段,緩解了局部節點的交通壓力。

●整體性☆禁☆交通控制。積極引導市區道路與高速公路的交通流實現快速轉換,提高市區遠距離通行車輛的快捷度;對渣土車、黃標車等9大類車型,實行中心城區限行、週邊環線繞行的方式,減少市內交通壓力;對12條道路進行了交通流量分析論證,研究實施了路段和片區的交通信號自我調整控制,減少了行車延誤。

圍繞群眾關注熱點,全力攻堅破障治理

交警支隊深入快遞、外賣等行業集中宣傳教育和安全排查,從源頭上查處電動自行車違法行為;強力推行“禁鳴”、“禁限”、“靜夜”、“治超”、“打黑”、“清零”行動;開展渣土車、黃標車、城市工程車、校車、摩托車、非法改裝車等10類重點車輛的針對性防範打擊整治;深入排查262處交通事故隱患點,交通事故發生率穩中有降;率先在全國推出《“清涼西寧友好交警”十三項旅遊便民保障措施》。

圍繞文明交通,全力構建傳媒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