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我來支招」“寂靜的殺手”——骨質疏鬆症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公眾號”

“寂靜的殺手”——骨質疏鬆症

導語

骨質疏鬆症已成為目前影響中老年人生活品質的常見病,與糖尿病和老年癡呆一同被列為世界三大老年性疾病。它是一種全身性、代謝性骨骼疾病,病理特徵是骨量降低,骨微細結構破壞,骨脆性增加,骨強度下降,易發生骨折。由於骨質疏鬆發展是長期的、隱蔽的,

因此骨質疏鬆症又被稱為“寂靜的殺手”。發生與年齡、性別、種族等因素密切相關,絕經婦女多發。統計顯示我國已是世界上擁有骨質疏鬆症患者最多的國家,約占總人口的7%。骨質疏鬆症最嚴重的危害是骨折,發病率為27.5-32.6 %,許多患者因此致殘,50%的患者需全天候護理,15-20% 的患者會因各種併發症而死亡,存活者也會因殘疾而行動困難,生活品質下降,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
由於骨質疏鬆症在早期並沒有明顯的症狀,容易被忽視。往往在疼痛加劇或發生骨折後才引起重視,因此早期的預防是延緩骨質疏鬆的最好方法。

一級預防--“未病先防”

在骨骼形成的過程中,青春期前和青春期是骨密度形成的高峰期,

如果在這個時期及早樹立預防意識,使骨密度峰值達到最高,就能使骨質疏鬆發生的年齡推遲,減少發生骨折的危險性。

(1)精神調攝 首先要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平靜和諧的心境。現代醫學證明健康良好的情緒,有助於提高機體免疫力,減少中老年時期骨量的丟失,降低骨質疏鬆症的發病率。

(2)調節飲食 從兒童、青少年開始,要注意膳食營養搭配要合理。我國傳統飲食習慣中平均每日鈣的攝入量較低 ,一般人群中鈣的攝入量為每日 400 mg~500 mg , 遠低於我國營養學會推薦的成年人每日鈣需求量 800 mg 。

建議從兒童階段就要多食用含鈣、磷高且鈣磷比例適當( 成人為1:2~1 :1, 兒童為1:1~2:1) 的食品。牛奶是飲食鈣的最佳來源,其他含鈣高的食物有魚、蝦皮、海帶、乳製品、雞蛋、豆類、粗雜糧、芝麻、瓜子和綠葉蔬菜等。蛋白攝入過低或過高都會增加骨鈣的流失,在膳食中增加植物蛋白的攝入量並減少動物蛋白的攝入量,
對預防骨質疏鬆是有利的。新鮮水果中含有豐富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C,可以促進鈣的溶解與吸收,有利於鈣的利用。食物中加入過量的鹽,不僅會增加心血管病的風險,還會導致骨質疏鬆,人體內的鈉經過腎隨著尿液排到體外,同時也會排出大量的鈣。

(3)科學健身 從兒童、青少年時期開始就要積極參加各種體育鍛煉,把骨峰值提到應有的高度,以減緩老年時骨質疏鬆症的發生。成年人適當的運動有助於骨量的保存,但如果運動終止,則增加的骨量可能再度丟失,因此長期不斷的運動刺激至關重要。老年人運動鍛煉可改善機體功能,增加肌力及平衡協調能力,提高自理能力。體育鍛煉貴在堅持,兒童、青少年時期每天運動時間不少於 1小時,成年人每天運動時間不少於 30 分鐘,適宜的鍛煉項目包括五禽戲、太極拳、氣功、八段錦、廣播操、慢步走、爬樓梯等。

(4)起居有常 順應四時氣候變化。平時多曬太陽,日光照射可使皮膚中7-脫氫膽固醇生成維生素D,再經肝腎轉化後形成具有活性的維生素D3, 維生素D可促進腸道內鈣的吸收,堅持每天接受半小時的日光照射可有效地預防維生素D的缺乏,建議在早晚陽光較為柔和的時候進行,每日 1 次,每次 30 分鐘左右。

(5)生活方式健康 堅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儘量擺脫“骨質疏鬆的危險因數”,不吸煙,不飲酒,少喝咖啡、濃茶,謹慎使用影響骨代謝的藥物。晚婚,少育,哺乳期不宜過長,這些都有助於保存體內鈣質,將骨峰值提高到最大值,是預防生命後期骨質疏鬆症的最佳措施。

二級預防—“既病防變”

評估骨質疏鬆症高危人群作為重點防護對象,儘早進行有效的治療,防止骨量繼續快速丟失;加強監控及健康指導,採取針對性建議、措施,避免骨折的發生。

(1)首先對骨質疏鬆高危人群進行評估,如高齡婦女,特別是絕經 5 年~15 年的婦女;或長期的鈣攝入不足;缺乏運動或長期臥床;體重過低或有吸煙、酗酒、經常飲含有咖啡因飲料的不良習慣;或家族中母親或姐妹有人發生骨質疏鬆症者,符合以上條件者為骨質疏鬆症的高危人群,建議每年進行 1次骨密度檢查,對骨密度偏低或骨密度每年明顯減少者,應及早進行治療並予以重點監護。其次,多數學者主張在婦女絕經過渡期及絕經後3~5年內應開始進行雌激素補充治療,同時還要堅持長期預防性補鈣,以安全、有效地預防骨質疏鬆。使用雌激素治療的婦女,應定期做乳腺、生☆禁☆殖☆禁☆器官、肝功能檢查,一旦出現禁忌情況應該調整治療方案。

(2)鈣及維生素D補充 在膳食鈣攝入不足的情況下 , 需在醫生指導下選擇使用鈣劑。服用鈣劑最好與食物同時進行或餐後30分鐘內服用,牛奶含鈣豐富且易吸收,飲奶後人體對鈣的吸收可能會達到飽和狀態,再補充鈣就會導致鈣劑浪費,故鈣劑不要與牛奶同時服用。補充鈣劑是否有效的關鍵是鈣劑能否被很好吸收,建議同時攝入充足的維生素D以保證鈣在胃腸道中被充分吸收,它能將鈣的胃腸吸收率提高1~5倍。現在的研究發現維生素D除了鈣代謝和骨代謝有重要作用外,在預防心血管病、腫瘤和感染性疾病方面還有一定的作用。由於老年人肝腎功能下降,對維生素D的活化作用下降,故建議在醫生指導下選擇服用活性維生素D,注意定期時監測血和尿中鈣濃度。

(3)積極治療與骨質疏鬆症有關的疾病,如糖尿病、類風濕性關節炎、脂肪瀉、慢性腎炎、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甲亢、骨轉移癌、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等。

(4)防止跌倒 跌倒是骨折最常見的危險因素,因而防止跌倒是預防骨質疏鬆引起骨折的重要措施。隨著年齡增加,機體的平衡力減弱,骨關節僵硬活動受限容易發生跌倒。平時最好穿舒適防滑的平底鞋,腳板與地面保持大的支撐面,變換體位時動作不能太快,站穩後再移步。家居地板不宜過滑,老人的房間整潔、物品放置易取,衛生間最好安裝坐廁,牆壁投扶手;房間走廊光線不宜過暗,定時檢查視力,有眼疾要及時治療。外出活動要注意安全,潮濕或雨雪天氣儘量不要外出,人多的地方小心被碰撞跌倒;上下樓梯、公共汽車時要扶扶手。

(5)適量運動 體育鍛煉要適度,避免受傷;對步態不穩、下肢肌力較差的老人應扶拐或戴腰圍保護等措施預防跌倒。

三級預防-“瘥後防複”

對已發生骨折的病人通過各種治療手段和護理措施,促進病人康復,防止併發症的發生和因骨折致殘。我院骨傷科醫生可以為病人建立個人健康檔案,制訂個性化干預措施,包括心理、飲食、運動干預,幫助糾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習慣;定期進行跟蹤隨訪評價效果,改善病人的生存品質,避免骨折的再次發生。對已經診斷為骨質疏鬆症的中老年患者,單純補充鈣是不夠的,建議到我院骨傷科就診,醫生會根據病情積極進行抑制骨吸收或促進骨形成的藥物治療,這些治療不僅可以升高骨密度而且對預防再次骨折也有效。對老年骨折患者應積極手術治療,實行堅強的內固定,早期活動,促進骨生長,遏制骨丟失,提高免疫功能及整體素質。同時病人和家庭還應加強防摔、防碰、防絆、防跌等措施。

重要的內容來了!

中醫藥防治

骨質疏鬆症屬於中醫學“骨痹””骨痿”範疇。《內徑》“腎主骨,生髓”;“脾主肌肉四肢”;”肝主筋,主疏泄”等。中醫學認為:腎虛是骨質疏鬆症的根本原因;脾虛是骨質疏鬆症的重要因素;血瘀是骨質疏鬆症的病理過程和基礎。骨之強勁與脆弱是腎中精氣盛衰的重要標誌。中醫防治骨質疏鬆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我院骨傷科及頸肩腰腿痛中醫專病門診常年開展骨質疏鬆症的防治工作。

隨著社會人口老齡化的進展不斷加劇,骨質疏鬆已經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公共健康問題,預防是最好的治療辦法。讓我們從平日點滴做起,注意攝入均衡的膳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合理的體力活動,享受快樂的人生。

骨科聯繫電話: 0915-5212958

編輯|陳嬌

審核|柳傳鴻

微信訂閱號:hyxzyy2251@163.com

醫院急診急救電話:5219999

醫院網站:www.sxhyzyy.com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以減緩老年時骨質疏鬆症的發生。成年人適當的運動有助於骨量的保存,但如果運動終止,則增加的骨量可能再度丟失,因此長期不斷的運動刺激至關重要。老年人運動鍛煉可改善機體功能,增加肌力及平衡協調能力,提高自理能力。體育鍛煉貴在堅持,兒童、青少年時期每天運動時間不少於 1小時,成年人每天運動時間不少於 30 分鐘,適宜的鍛煉項目包括五禽戲、太極拳、氣功、八段錦、廣播操、慢步走、爬樓梯等。

(4)起居有常 順應四時氣候變化。平時多曬太陽,日光照射可使皮膚中7-脫氫膽固醇生成維生素D,再經肝腎轉化後形成具有活性的維生素D3, 維生素D可促進腸道內鈣的吸收,堅持每天接受半小時的日光照射可有效地預防維生素D的缺乏,建議在早晚陽光較為柔和的時候進行,每日 1 次,每次 30 分鐘左右。

(5)生活方式健康 堅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儘量擺脫“骨質疏鬆的危險因數”,不吸煙,不飲酒,少喝咖啡、濃茶,謹慎使用影響骨代謝的藥物。晚婚,少育,哺乳期不宜過長,這些都有助於保存體內鈣質,將骨峰值提高到最大值,是預防生命後期骨質疏鬆症的最佳措施。

二級預防—“既病防變”

評估骨質疏鬆症高危人群作為重點防護對象,儘早進行有效的治療,防止骨量繼續快速丟失;加強監控及健康指導,採取針對性建議、措施,避免骨折的發生。

(1)首先對骨質疏鬆高危人群進行評估,如高齡婦女,特別是絕經 5 年~15 年的婦女;或長期的鈣攝入不足;缺乏運動或長期臥床;體重過低或有吸煙、酗酒、經常飲含有咖啡因飲料的不良習慣;或家族中母親或姐妹有人發生骨質疏鬆症者,符合以上條件者為骨質疏鬆症的高危人群,建議每年進行 1次骨密度檢查,對骨密度偏低或骨密度每年明顯減少者,應及早進行治療並予以重點監護。其次,多數學者主張在婦女絕經過渡期及絕經後3~5年內應開始進行雌激素補充治療,同時還要堅持長期預防性補鈣,以安全、有效地預防骨質疏鬆。使用雌激素治療的婦女,應定期做乳腺、生☆禁☆殖☆禁☆器官、肝功能檢查,一旦出現禁忌情況應該調整治療方案。

(2)鈣及維生素D補充 在膳食鈣攝入不足的情況下 , 需在醫生指導下選擇使用鈣劑。服用鈣劑最好與食物同時進行或餐後30分鐘內服用,牛奶含鈣豐富且易吸收,飲奶後人體對鈣的吸收可能會達到飽和狀態,再補充鈣就會導致鈣劑浪費,故鈣劑不要與牛奶同時服用。補充鈣劑是否有效的關鍵是鈣劑能否被很好吸收,建議同時攝入充足的維生素D以保證鈣在胃腸道中被充分吸收,它能將鈣的胃腸吸收率提高1~5倍。現在的研究發現維生素D除了鈣代謝和骨代謝有重要作用外,在預防心血管病、腫瘤和感染性疾病方面還有一定的作用。由於老年人肝腎功能下降,對維生素D的活化作用下降,故建議在醫生指導下選擇服用活性維生素D,注意定期時監測血和尿中鈣濃度。

(3)積極治療與骨質疏鬆症有關的疾病,如糖尿病、類風濕性關節炎、脂肪瀉、慢性腎炎、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甲亢、骨轉移癌、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等。

(4)防止跌倒 跌倒是骨折最常見的危險因素,因而防止跌倒是預防骨質疏鬆引起骨折的重要措施。隨著年齡增加,機體的平衡力減弱,骨關節僵硬活動受限容易發生跌倒。平時最好穿舒適防滑的平底鞋,腳板與地面保持大的支撐面,變換體位時動作不能太快,站穩後再移步。家居地板不宜過滑,老人的房間整潔、物品放置易取,衛生間最好安裝坐廁,牆壁投扶手;房間走廊光線不宜過暗,定時檢查視力,有眼疾要及時治療。外出活動要注意安全,潮濕或雨雪天氣儘量不要外出,人多的地方小心被碰撞跌倒;上下樓梯、公共汽車時要扶扶手。

(5)適量運動 體育鍛煉要適度,避免受傷;對步態不穩、下肢肌力較差的老人應扶拐或戴腰圍保護等措施預防跌倒。

三級預防-“瘥後防複”

對已發生骨折的病人通過各種治療手段和護理措施,促進病人康復,防止併發症的發生和因骨折致殘。我院骨傷科醫生可以為病人建立個人健康檔案,制訂個性化干預措施,包括心理、飲食、運動干預,幫助糾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習慣;定期進行跟蹤隨訪評價效果,改善病人的生存品質,避免骨折的再次發生。對已經診斷為骨質疏鬆症的中老年患者,單純補充鈣是不夠的,建議到我院骨傷科就診,醫生會根據病情積極進行抑制骨吸收或促進骨形成的藥物治療,這些治療不僅可以升高骨密度而且對預防再次骨折也有效。對老年骨折患者應積極手術治療,實行堅強的內固定,早期活動,促進骨生長,遏制骨丟失,提高免疫功能及整體素質。同時病人和家庭還應加強防摔、防碰、防絆、防跌等措施。

重要的內容來了!

中醫藥防治

骨質疏鬆症屬於中醫學“骨痹””骨痿”範疇。《內徑》“腎主骨,生髓”;“脾主肌肉四肢”;”肝主筋,主疏泄”等。中醫學認為:腎虛是骨質疏鬆症的根本原因;脾虛是骨質疏鬆症的重要因素;血瘀是骨質疏鬆症的病理過程和基礎。骨之強勁與脆弱是腎中精氣盛衰的重要標誌。中醫防治骨質疏鬆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我院骨傷科及頸肩腰腿痛中醫專病門診常年開展骨質疏鬆症的防治工作。

隨著社會人口老齡化的進展不斷加劇,骨質疏鬆已經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公共健康問題,預防是最好的治療辦法。讓我們從平日點滴做起,注意攝入均衡的膳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合理的體力活動,享受快樂的人生。

骨科聯繫電話: 0915-5212958

編輯|陳嬌

審核|柳傳鴻

微信訂閱號:hyxzyy2251@163.com

醫院急診急救電話:5219999

醫院網站:www.sxhyzyy.com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