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龍門石刻”已無存,“龍門皓月”景猶在|手繪之下,龍門浩傳統風貌街區變得如此“小清新”

老街

見證著一座城市的興衰起伏

承載著豐富的歷史積澱

在重慶

為人們所熟知的老街

除了三毛故居所在的黃桷埡老街

連接現代繁華與民間煙火的十八梯

還有屹立在南岸江畔的龍門浩老街

近日

市規劃局發佈龍門浩歷史文化街區手繪地圖

為你講述重慶的開埠故事

1891年

重慶開埠通商

龍門浩碼頭成為各國商船的必泊之地

古老的巴渝文化隨即注入了來自歐美各國的新鮮血液

東西方文明在此交匯碰撞

鑄就了重慶當年的繁榮

雖經百年, 如今的龍門浩老街

昔日的繁華仍依稀可辨

龍門浩前臨長江, 後依真武山

南鄰海棠溪, 北接玄壇廟

是南岸重要的水陸碼頭和通川南各地的必要之地

過去在龍門浩老碼頭上岸豎著石碑

身高二米許, 寬約1米

手繪龍門浩歷史文化街區

龍門浩街道轄區街巷地名眾多,有米市街、上新街、周家灣、下浩正街、覺林寺、董家橋、葡萄院、望耳樓、馬鞍山、建業崗、棗子灣、塗山路、瓦廠灣、彭家灣、老碼頭、新碼頭、上新街一巷、上新街二巷、一天門、前驅路、桂花新村、上新村、前進村、茶亭街、鄂中裡 、蓮花山、攤子口正街、立新村等28個。

隨著城市街區的改造與建設

這些地名大多消失

手繪老碼頭

龍門浩從長江上游至下游方向

分為龍門浩、上龍門浩、下龍門浩

在此處長江邊有上下兩條石樑突出于江面

石樑間有一浩口(古人稱小港為“浩”)

船可出入

龍門浩老碼頭

南宋紹興年間(1131-1162)

有古人刻“龍門”兩字于江邊石樑

故名“龍門浩”

在乾隆巴縣誌中有龍門浩的相關記載:“浩在太平門大江對岸禹廟前。 水中二巨石, 各大書龍門二字, 皆紹興中刻。 石斷處可容小艇出入, 曰龍門。 龍門石有大磧曰黃魚嶺。

江水西南來

必掃磧澳徐折而出

水脈橫湧江心

迴旋圓轉, 其形如月”

“龍門皓月”

作為明代“渝城八景”和清代“巴渝十二景”之一

而今“龍門”石刻已無存

皓月依然月月圓

木舟演進為觀光油輪

惟作歷史勝跡傳

龍門浩這些建築留下歷史記憶

龍門浩歷史文化街區

在開埠及抗戰時期具有重要地位

整個街區每一棟建築

都有其內在的文化氣質與內涵

時至今日

古樸的建築承載了百年的故事

大多失去了當年的風采

石階破敗,窗櫺腐朽

但仍大隱隱於市

或靜靜地立於喧囂都市之中

或孤單地隱沒森林之處

美國使館酒吧

位於棗子灣10號(原下龍門浩棗子灣34號、老碼頭96號), 建築為西方殖民風格建築,磚石結構,地下兩層,地上兩層半。

歇山屋頂

閣樓層有老虎窗

室內空間高大寬敞

建築底層為石材牆面

牆體敦實厚重

二三層為青磚牆面

臨江一面二層為圓拱柱廊

三層為平拱柱廊

建築面積1040平方米

原系英國人蒲蘭田公館

後來

蒲蘭田公館賣給美孚石油公司作為辦公樓之用

1938年至1942年又作為美國使館人員休閒娛樂之用

因此得名“美國使館酒吧”

1952年“美國使館酒吧”移交至地方國營重慶市新生煤礦

重慶市化工商品品質檢查站也曾在此辦公

後作化工倉庫使用

現由上新街房管所管理

新華銀行和中國銀行國際部舊址

位於龍門浩老街棗子灣41號重慶社會主義學院內,為兩樓一底磚木結構中西式建築,有典型的北歐建築風格。

于1891年

由富商湯壺嶠(湯子敬之子)修建

抗戰期間

中國銀行國際部也曾與新華銀行一起

在棗子灣合署辦公

2009年7月

重慶市文物委員會將建築列為

“重慶市抗戰遺址文物保護點”

編號為“建業崗別墅群第4號保護點”

手繪圖

美國大使館武官住宅舊址

位於龍門浩老街棗子灣42號,建築軸線與“新華銀行和中國銀行國際部舊址”房屋垂直。

該建築原為湯壺嶠所建

抗戰時期為美國武官居住

解放後抗戰勝利後,美國武官搬走

解放後,由重慶市人民銀行接收

後由長航公司接收管理

改為長航醫院

醫院停辦後

分配給十幾戶長航職工居住

與“新華銀行和中國銀行國際部舊址”一樣

在2009年7月

重慶市文物委員會將建築列為

“重慶市抗戰遺址文物保護點”

編號為“建業崗別墅群第5號保護點”

80年代美國人還回該遺址看望

並在此拍照留戀

手繪圖

美國大使館海軍武官處舊址

位於上龍門浩建業崗社會主義學院內,建于民國初年。

該建築為典型歐式建築,磚木結構

一樓一底帶閣樓

開有六七個天窗

建築形態玲瓏小巧

屋頂造型豐富多彩

作為重慶重要的外事機構舊址

對研究重慶抗戰史、民國外交史

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

建築造型優美,佈局合理

建築藝術價值較高

至今

學院內還保留不少老別墅

作辦公和教職工宿舍使用

建業崗別墅群是重慶近現代重要歷史遺跡

現為南岸區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別墅群整體被重慶市文物委員會分別編號

列為重慶市抗戰遺址文物保護點

這些建築是抗戰時期重慶不可多得的典型性建築

對於研究民國建築發展史具有重要的實物借鑒價值。

同時,將龍門浩歷史文化街區的建築進行修復

無異於老街重生

將喚醒塵封百年的開埠繁華景象

— end —

本文由服務南岸整理出品

資料來源於市規劃局

龍門浩這些建築留下歷史記憶

龍門浩歷史文化街區

在開埠及抗戰時期具有重要地位

整個街區每一棟建築

都有其內在的文化氣質與內涵

時至今日

古樸的建築承載了百年的故事

大多失去了當年的風采

石階破敗,窗櫺腐朽

但仍大隱隱於市

或靜靜地立於喧囂都市之中

或孤單地隱沒森林之處

美國使館酒吧

位於棗子灣10號(原下龍門浩棗子灣34號、老碼頭96號), 建築為西方殖民風格建築,磚石結構,地下兩層,地上兩層半。

歇山屋頂

閣樓層有老虎窗

室內空間高大寬敞

建築底層為石材牆面

牆體敦實厚重

二三層為青磚牆面

臨江一面二層為圓拱柱廊

三層為平拱柱廊

建築面積1040平方米

原系英國人蒲蘭田公館

後來

蒲蘭田公館賣給美孚石油公司作為辦公樓之用

1938年至1942年又作為美國使館人員休閒娛樂之用

因此得名“美國使館酒吧”

1952年“美國使館酒吧”移交至地方國營重慶市新生煤礦

重慶市化工商品品質檢查站也曾在此辦公

後作化工倉庫使用

現由上新街房管所管理

新華銀行和中國銀行國際部舊址

位於龍門浩老街棗子灣41號重慶社會主義學院內,為兩樓一底磚木結構中西式建築,有典型的北歐建築風格。

于1891年

由富商湯壺嶠(湯子敬之子)修建

抗戰期間

中國銀行國際部也曾與新華銀行一起

在棗子灣合署辦公

2009年7月

重慶市文物委員會將建築列為

“重慶市抗戰遺址文物保護點”

編號為“建業崗別墅群第4號保護點”

手繪圖

美國大使館武官住宅舊址

位於龍門浩老街棗子灣42號,建築軸線與“新華銀行和中國銀行國際部舊址”房屋垂直。

該建築原為湯壺嶠所建

抗戰時期為美國武官居住

解放後抗戰勝利後,美國武官搬走

解放後,由重慶市人民銀行接收

後由長航公司接收管理

改為長航醫院

醫院停辦後

分配給十幾戶長航職工居住

與“新華銀行和中國銀行國際部舊址”一樣

在2009年7月

重慶市文物委員會將建築列為

“重慶市抗戰遺址文物保護點”

編號為“建業崗別墅群第5號保護點”

80年代美國人還回該遺址看望

並在此拍照留戀

手繪圖

美國大使館海軍武官處舊址

位於上龍門浩建業崗社會主義學院內,建于民國初年。

該建築為典型歐式建築,磚木結構

一樓一底帶閣樓

開有六七個天窗

建築形態玲瓏小巧

屋頂造型豐富多彩

作為重慶重要的外事機構舊址

對研究重慶抗戰史、民國外交史

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

建築造型優美,佈局合理

建築藝術價值較高

至今

學院內還保留不少老別墅

作辦公和教職工宿舍使用

建業崗別墅群是重慶近現代重要歷史遺跡

現為南岸區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別墅群整體被重慶市文物委員會分別編號

列為重慶市抗戰遺址文物保護點

這些建築是抗戰時期重慶不可多得的典型性建築

對於研究民國建築發展史具有重要的實物借鑒價值。

同時,將龍門浩歷史文化街區的建築進行修復

無異於老街重生

將喚醒塵封百年的開埠繁華景象

— end —

本文由服務南岸整理出品

資料來源於市規劃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