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他曾是周迅男友,吸毒、搖滾、精神分裂,他幹掉自己的時候43歲

本文由小環醬原創

藝術家, 都是內心苦悶的天才!因為細膩、敏感、脆弱又不安, 所以他們總比常人悲觀消極一些。

有人說, 所有的結局最後都應該走向毀滅, 如果你覺得圓滿, 那一定是還沒有結束!

我其實同意這種觀點, 但我並不想兜售悲觀主義, 只想說賈宏聲, 他真的是一個悲觀的藝術家。

他親手將生命停在43歲, 在本該不惑的年紀, 從14層樓一躍而下, 張開翅膀的瞬間, 他才與這個世界和解。

賈宏聲出生在吉林一個戲劇世家, 父母都是話劇演員, 他在1985年考入中央戲劇學院, 同窗的還有鞏俐。 1987年在校期間, 賈宏聲就主演了史蜀君導演的《夏日的期待》, 開始了演藝事業。 1988年又主演了李少紅導演的《銀蛇謀殺案》。

因為俊朗又略顯憂鬱的面容, 成為那個時代最受追捧、最具偶像潛力的新人。 那個時代好像都喜歡沉默寡言、憂鬱有才的男子, 比如黃磊, 比如賈宏聲。 但賈宏聲並不是為討好觀眾, 故意假模假式的裝憂鬱, 他骨子裡的悲傷一直在暗暗作祟。

他開始覺得自己享受走紅的樣子很做作, 很噁心。 於是, 他踩碎了以前的錄影, 踢壞眼前的電視機, 他說:“92年之前拍了很多戲, 腦子都拍空了。 ”他開始嘗試話劇。

1992年, 他出演《蜘蛛女之吻》, 這是一部同性戀題材的作品, 他也第一次在排練場接觸到大麻。 正是迷惘抑鬱的時候, 賈宏聲和大麻, 不知道是誰選擇了誰。

到了1994年, 他又接觸到了搖滾樂, 他覺得自己的壓抑和暴怒可以傾泄而出。 他沉迷於搖滾, 更說自己是約翰·列儂的兒子,

他積極組建樂隊, 拼命練琴, 嘶吼和咆哮, 而那一年, 魔岩三傑也在紅磡振聾發聵。

搖滾和大麻, 讓他的性情變得暴戾。 他推掉大部分邀約, 成天在極度抑鬱或者極度愉悅之間往返。

偏激、極端、瘋狂和歇斯底里, 女友伍宇娟一直陪著他, 試圖用愛和包容、理解去感化他, 但他病了, 這病不是光靠安慰就可以迷途知返, 最後女友承受不了, 無計可施, 只能揮淚放棄。

這時,賈宏聲的父母也不惜辭掉工作,來北京專心照顧他,期間他甚至向父親拳腳相加。後來他開始出現幻視、幻聽,等一系列精神病症狀,於是他不得不停止《日蝕》的拍攝,住進了精神病院,治療和戒毒。

1997年,控制了病情的他重返螢幕,出演了王小帥的先鋒電影《極度寒冷》。他在影片中飾演一位行為藝術家齊雷。為了和冷酷的社會對抗,他開始了一項行為藝術,立秋土葬、冬日水葬、立春火葬、夏至冰葬。

這部影片,讓賈宏聲進的太深,出不來。其中“冰葬”的那場,賈宏聲堅持要在冰上呆坐足夠長的時間,最後身體不支,被送到了醫院。賈宏聲在拍攝之後,也會坐在顯示器一遍遍看重播,不能自拔。這次拍攝也激發了賈宏聲一些新的人生追求,那便是純粹。

1998年,賈宏聲拍攝第六代導演婁燁的《蘇州河》,認識北漂的周迅,並陷入戀情。這部影片在國際獲獎無數,第29屆鹿特丹國際電影節金虎獎、第15屆巴黎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並入選美國時代週刊年度十佳,卻在國內遭到禁演的待遇。

劇中的賈宏聲飾演因欺騙感情而救贖的馬達,他陷進愛情,又謀殺了愛情,之後他挽回、救贖,最後兩人一起在死亡中讓愛永存。

如果有一天我走了你會像馬達那樣找我麼?

-會。

-會一直找下去麼?

-會。

-你撒謊。

周迅憑藉《蘇州河》一躍成了炙手可熱的女星,片約不斷的她和賈宏聲越走越遠,之後她與樸樹戀愛了。後來周迅曾經打電話給賈宏聲,說樸樹很像他,長得像,抽煙的樣子也像。賈宏聲聽了覺得挺可怕的,就把電話掛了。

賈宏聲在孤獨的路上越走越遠,他說“拍電影太虛偽,什麼都是假的,是騙人的。”於是2001年,他和好友張揚拍攝了一部帶有自傳性質的真實的電影《昨天》。

他的父母也以父母的身份,加入到這部電影,這種本色演出,在中國電影史上絕無僅有。也正因為太真實,所以很多黑暗和鋒利,赤裸裸的剖析讓我們沉重的不能呼吸。

影片中,父母說賈宏聲是一個脆弱、虛榮的人。

因為父母從東北過來,總是操著一口大茬子味,所以賈宏聲強迫父親把說了大半輩子的“這事兒咋整”改成普通話:“這事兒該怎麼辦”;父親要陪他出門走走,他嫌父親帶來的褲子太醜,丟人,強迫腰圍兩尺六的父親提著氣穿上自己兩尺的牛仔褲;

他痛恨父親是個酒鬼,他曾質問:你活的有意思嗎?你快樂嗎?”說罷,更直接扇了父親兩個耳光。

他痛恨自己不是歐洲血統,不是約翰·列儂的兒子,於是他躺在草地上失聲痛哭。

影片中的他,被父母送進了精神病院。在這個封閉的空間裡,他卻顯示了他友好的一面。

在難得的曬太陽時間,他平靜的給螞蟻餵食。

看見垃圾,會彎身丟到垃圾桶

我忽然明白,他對最親近的人暴戾,不過是在自己身上刻出血跡。他對自己最大的報復,就是不斷刺痛周圍的人。影片中他說:“我的腦子裡一直有一個聲音在對我說:‘你還沒扛到頭呢!’我沒有選擇,只能死磕,跟所有的人磕。”

影片的最後,他飾演的自己最終和現實和解,當人們都以為他徹底豁達時,現實中的他卻從十四層樓上一躍而下,他徹底自由了。

賈宏聲的父母否認兒子因為精神病自殺,他們說:“宏聲他所追求的一種境界,可能是我們誰也給不了他。他去尋找了。讓我們靜靜地幫他走好……作為家人我們尊重他的選擇。”

我一直相信,每個人來到世上,都有不同的使命,有的來傳播愛,有的來傳播恨,有的變風變雨變陽光,有的成瘋成魔成暴戾。說到底,都是過客,能留下痕跡,便不枉這一遭!

抑鬱也好,找尋也好,賈宏聲抱著他未被浸染的理想遠走他鄉,這是他的歸宿,不值得嘆羨,但也請給以尊重。

願你所有不安,都被晚安撫慰!

晚安@你

這時,賈宏聲的父母也不惜辭掉工作,來北京專心照顧他,期間他甚至向父親拳腳相加。後來他開始出現幻視、幻聽,等一系列精神病症狀,於是他不得不停止《日蝕》的拍攝,住進了精神病院,治療和戒毒。

1997年,控制了病情的他重返螢幕,出演了王小帥的先鋒電影《極度寒冷》。他在影片中飾演一位行為藝術家齊雷。為了和冷酷的社會對抗,他開始了一項行為藝術,立秋土葬、冬日水葬、立春火葬、夏至冰葬。

這部影片,讓賈宏聲進的太深,出不來。其中“冰葬”的那場,賈宏聲堅持要在冰上呆坐足夠長的時間,最後身體不支,被送到了醫院。賈宏聲在拍攝之後,也會坐在顯示器一遍遍看重播,不能自拔。這次拍攝也激發了賈宏聲一些新的人生追求,那便是純粹。

1998年,賈宏聲拍攝第六代導演婁燁的《蘇州河》,認識北漂的周迅,並陷入戀情。這部影片在國際獲獎無數,第29屆鹿特丹國際電影節金虎獎、第15屆巴黎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並入選美國時代週刊年度十佳,卻在國內遭到禁演的待遇。

劇中的賈宏聲飾演因欺騙感情而救贖的馬達,他陷進愛情,又謀殺了愛情,之後他挽回、救贖,最後兩人一起在死亡中讓愛永存。

如果有一天我走了你會像馬達那樣找我麼?

-會。

-會一直找下去麼?

-會。

-你撒謊。

周迅憑藉《蘇州河》一躍成了炙手可熱的女星,片約不斷的她和賈宏聲越走越遠,之後她與樸樹戀愛了。後來周迅曾經打電話給賈宏聲,說樸樹很像他,長得像,抽煙的樣子也像。賈宏聲聽了覺得挺可怕的,就把電話掛了。

賈宏聲在孤獨的路上越走越遠,他說“拍電影太虛偽,什麼都是假的,是騙人的。”於是2001年,他和好友張揚拍攝了一部帶有自傳性質的真實的電影《昨天》。

他的父母也以父母的身份,加入到這部電影,這種本色演出,在中國電影史上絕無僅有。也正因為太真實,所以很多黑暗和鋒利,赤裸裸的剖析讓我們沉重的不能呼吸。

影片中,父母說賈宏聲是一個脆弱、虛榮的人。

因為父母從東北過來,總是操著一口大茬子味,所以賈宏聲強迫父親把說了大半輩子的“這事兒咋整”改成普通話:“這事兒該怎麼辦”;父親要陪他出門走走,他嫌父親帶來的褲子太醜,丟人,強迫腰圍兩尺六的父親提著氣穿上自己兩尺的牛仔褲;

他痛恨父親是個酒鬼,他曾質問:你活的有意思嗎?你快樂嗎?”說罷,更直接扇了父親兩個耳光。

他痛恨自己不是歐洲血統,不是約翰·列儂的兒子,於是他躺在草地上失聲痛哭。

影片中的他,被父母送進了精神病院。在這個封閉的空間裡,他卻顯示了他友好的一面。

在難得的曬太陽時間,他平靜的給螞蟻餵食。

看見垃圾,會彎身丟到垃圾桶

我忽然明白,他對最親近的人暴戾,不過是在自己身上刻出血跡。他對自己最大的報復,就是不斷刺痛周圍的人。影片中他說:“我的腦子裡一直有一個聲音在對我說:‘你還沒扛到頭呢!’我沒有選擇,只能死磕,跟所有的人磕。”

影片的最後,他飾演的自己最終和現實和解,當人們都以為他徹底豁達時,現實中的他卻從十四層樓上一躍而下,他徹底自由了。

賈宏聲的父母否認兒子因為精神病自殺,他們說:“宏聲他所追求的一種境界,可能是我們誰也給不了他。他去尋找了。讓我們靜靜地幫他走好……作為家人我們尊重他的選擇。”

我一直相信,每個人來到世上,都有不同的使命,有的來傳播愛,有的來傳播恨,有的變風變雨變陽光,有的成瘋成魔成暴戾。說到底,都是過客,能留下痕跡,便不枉這一遭!

抑鬱也好,找尋也好,賈宏聲抱著他未被浸染的理想遠走他鄉,這是他的歸宿,不值得嘆羨,但也請給以尊重。

願你所有不安,都被晚安撫慰!

晚安@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