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文娛早報】周迅陳坤陳國富聯合創辦山下學堂 黃渤張家魯張家振任“金馬創投會議”決選評審

周迅、陳坤、陳國富聯合創辦山下學堂

10月19日, 臺灣導演、製作人陳國富、演員周迅、陳坤宣佈聯合創辦山下學堂, 根據山下學堂的官方介紹, 山下學堂是“一次從表演開始的探索, 也是一個打破教育常規的實驗。 ”將職業演員的經驗分享、再創造是三位創始人創辦山下學堂的初衷。

陳國富是臺灣知名的導演、製作人和編劇。 近些年更多擔任製作人的角色, 監製了《尋龍訣》、《火鍋英雄》等影片。 他認為, 周迅、陳坤這樣的演員, 在很多影視作品中, 早已成了某種楷模, 他們能夠給出的能量, 常常超出導演、編劇對於角色的想像。 但偏偏越是這類成熟的演員, 越希望自己能不斷突破, 不斷被激發出更多可能性。 基於此, 他們想到, 如果有一個小小的學堂, 可以讓他們重新歸零, 重新回到學習的狀態, 吸納更廣闊的世界, 把自己對表演的原始衝動再度調動起來, 應該會很過癮。

陳坤創辦學堂的動機是“希望分享, 也希望再創造, 希望有這麼一個地方, 我們可以真正只談表演, 並且讓表演重新過爐”。 周迅雖然非科班出身, 但在表演上已經收穫了觀眾和業界的肯定, 她表示“我在非常好的劇組裡, 學到、看到那些好東西, 包括你做演員的職業道德, 以及你為什麼要做演員這件事情, 這些都值得去分享。 ”

山下學堂分為新人班、職業演員班和大師班三種, 新人班面向有志於從事影視表演且無專業經驗者, 要求16歲以上, 第一期的20位學員經線上報名、篩選產生。 報名日期從即日起到今年12月20日。 開課時間為明年春季, 為期一年。 職業演員班面向有志於提升表演空間的職業演員, 培訓週期2個月, 採取定制化小班教學的形式。 大師班是開放性的高階課程, 面向影視從業人員。

黃渤、編劇張家魯、監製張家振任“金馬創投會議”決選評審

10月19日, 據金馬獎官方消息, 演員黃渤將與金馬獎最佳編劇獲得者張家魯、監製張家振共同出任今年“金馬創投會議”的決選評審,

他們將從眾多優秀企劃案裡, 選出“百萬首獎”得主。 為鼓勵創作者, 本屆金馬創投會議將提供九大獎項, 總價值逾新臺幣五百萬元, 其中包括高達三百八十萬元的現金獎。

黃渤此前曾憑藉《鬥牛》獲得第46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 還擔任過金馬獎評審、頒獎嘉賓、典禮主持人, 今年憑藉《冰之下》再次入圍最佳男主角。 張家魯曾以《天下無賊》獲第42屆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 代表作品有《風聲》、《通天神探狄仁傑》系列、《尋龍訣》等。 張家振作為監製長期和吳宇森合作, 打造過《變臉》、《碟中諜2》、《赤壁》等電影。

2017金馬創投會議會議將於11月21日至11月23日在臺北舉行, 屆時四十部入選企劃將與投資者進行數百場會議, 今年金馬獎的開幕影片就是2013年金馬創投會議百萬首獎的得主《幸福路上》。

為期十天 第五屆烏鎮電影節10月19日開幕

2017年10月19日, 以 “明” 為主題的第五屆烏鎮戲劇節正式開幕。 四位元烏鎮戲劇節發起人陳向宏、黃磊、賴聲川、孟京輝, 本屆戲劇節總監田沁鑫, 以及開幕戲劇《葉普蓋尼·奧涅金》導演裡馬斯·圖米納斯一起鳴鑼宣佈開幕。

為期十天的烏鎮戲劇節分為四個環節,分別是:特邀劇碼、青年競演、小鎮對話和烏鎮嘉年華。

特邀劇碼環節分為五個系列:經典系列、女性系列、影像系列、肢體系列和新聲線系列,共24部劇碼,分別來自俄羅斯、德國、英國、美國、澳大利亞、瑞士、巴西、立陶宛、黎巴嫩、愛爾蘭、羅馬尼亞以及東道主中國等13個國家和地區,將共計演出100場。

青年競演環節,從包括中國大陸、中國香港、中國臺灣、中國澳門在內的廣大青年戲劇愛好者投遞的300多份有效報名資料中選出18個入圍作品,圍繞“月亮、刀、傘”的命題展現青年戲劇人的才華。由賴聲川、黃磊、史航、田沁鑫、周黎明、丁乃箏、楊婷、李博、吳彼組成的烏鎮戲劇節評委會將會對作品進行點評和指導。

小鎮對話環節包括5個部分共計24場活動。包括12場論壇、5個工作坊、3場朗讀會、3場峰會和一場展覽。

烏鎮戲劇屆期間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多種藝術形式出現在烏鎮的街頭巷尾,今年的古鎮嘉年華依舊邀請了眾多民間戲種,如界首市扁擔戲、祁門目連戲、西藏藏戲等。

烏鎮戲劇節特邀劇碼:

經典系列:

《葉普蓋尼·奧涅金》:魔幻再現19世紀的俄國眾生相;

《海鷗》:一切的寂靜都是為了迎來爆發臨界點;

《風塵三俠》:迥異于胡金銓、侯孝賢電影的舞臺“新女俠”;

《竇娥》:老祖宗的玩意兒與青年才俊的碰撞發光;

《第十二夜》:“全男班”演出,探討本質存在的愛情;

《海選哈姆雷特》:王子也逃脫不了被海選的命運;

《小王子》:披著現代外衣的永恆童話。

女性系列:

《影子》:自此不會再對邵賓納版《朱麗小姐》念念不忘;

《這輩子有過你》:三個女人一台戲,戲裡是愛情,戲外是情誼;

《水漬》:一位40歲女性的“達利”式迷途;

《聖女貞德》:劇烈的女性躁動與巨大的情感轟鳴。

影像系列:

《狂飆》:戲是妄語,他卻認真;

《黑夜黑幫黑車——影像的復仇》:每場限額50名,你敢來挑戰嗎?

《生動的肖像》:一個人,一盞燈,還原看戲的至純至真;

《在雲端》:世界病了,你還好嗎?

肢體系列:

《如果沉默知曉》:無聲向喧囂的成功挑戰;

《如果牆能說話》:毫無廉價感的馬戲,傷感而震撼;

《爸爸》:孤獨的他在等待你的半個擁抱或者一個電話。

新聲線系列:

《丁西林民國喜劇三則》:有效範疇逾越民國的兩性關係;

《大餐》:外百老匯的“餐桌”聯接中國的“你我他”;

《枕頭人》:暗黑版《格林童話》;

《裁·縫》:每個人都走在老去的路上,試著學習如何變老;

《我們的班集體》:你永遠都不能埋葬真相;

《西方社會》:窺探地球另一端的“癲狂真相”。

為期十天的烏鎮戲劇節分為四個環節,分別是:特邀劇碼、青年競演、小鎮對話和烏鎮嘉年華。

特邀劇碼環節分為五個系列:經典系列、女性系列、影像系列、肢體系列和新聲線系列,共24部劇碼,分別來自俄羅斯、德國、英國、美國、澳大利亞、瑞士、巴西、立陶宛、黎巴嫩、愛爾蘭、羅馬尼亞以及東道主中國等13個國家和地區,將共計演出100場。

青年競演環節,從包括中國大陸、中國香港、中國臺灣、中國澳門在內的廣大青年戲劇愛好者投遞的300多份有效報名資料中選出18個入圍作品,圍繞“月亮、刀、傘”的命題展現青年戲劇人的才華。由賴聲川、黃磊、史航、田沁鑫、周黎明、丁乃箏、楊婷、李博、吳彼組成的烏鎮戲劇節評委會將會對作品進行點評和指導。

小鎮對話環節包括5個部分共計24場活動。包括12場論壇、5個工作坊、3場朗讀會、3場峰會和一場展覽。

烏鎮戲劇屆期間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多種藝術形式出現在烏鎮的街頭巷尾,今年的古鎮嘉年華依舊邀請了眾多民間戲種,如界首市扁擔戲、祁門目連戲、西藏藏戲等。

烏鎮戲劇節特邀劇碼:

經典系列:

《葉普蓋尼·奧涅金》:魔幻再現19世紀的俄國眾生相;

《海鷗》:一切的寂靜都是為了迎來爆發臨界點;

《風塵三俠》:迥異于胡金銓、侯孝賢電影的舞臺“新女俠”;

《竇娥》:老祖宗的玩意兒與青年才俊的碰撞發光;

《第十二夜》:“全男班”演出,探討本質存在的愛情;

《海選哈姆雷特》:王子也逃脫不了被海選的命運;

《小王子》:披著現代外衣的永恆童話。

女性系列:

《影子》:自此不會再對邵賓納版《朱麗小姐》念念不忘;

《這輩子有過你》:三個女人一台戲,戲裡是愛情,戲外是情誼;

《水漬》:一位40歲女性的“達利”式迷途;

《聖女貞德》:劇烈的女性躁動與巨大的情感轟鳴。

影像系列:

《狂飆》:戲是妄語,他卻認真;

《黑夜黑幫黑車——影像的復仇》:每場限額50名,你敢來挑戰嗎?

《生動的肖像》:一個人,一盞燈,還原看戲的至純至真;

《在雲端》:世界病了,你還好嗎?

肢體系列:

《如果沉默知曉》:無聲向喧囂的成功挑戰;

《如果牆能說話》:毫無廉價感的馬戲,傷感而震撼;

《爸爸》:孤獨的他在等待你的半個擁抱或者一個電話。

新聲線系列:

《丁西林民國喜劇三則》:有效範疇逾越民國的兩性關係;

《大餐》:外百老匯的“餐桌”聯接中國的“你我他”;

《枕頭人》:暗黑版《格林童話》;

《裁·縫》:每個人都走在老去的路上,試著學習如何變老;

《我們的班集體》:你永遠都不能埋葬真相;

《西方社會》:窺探地球另一端的“癲狂真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