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中國歷史上三大科技感爆棚的文物,現在的技術都造不出來!

中華民族積澱了五千年的歷史文化相當博大精深, 而古人雖然沒有現在人這麼發達的科技和對事物系統的理論指導, 但是他們製造出來的有些器物卻是相當的精美絕倫, 構造巧妙。 而這些東西即便是現在社會如此發達的高科技依舊沒有辦法復原或者造出相似的器物出來。

我們要說的第一件就是素紗褝衣, 是西漢時期紡織技術的巔峰作品, 為國家一級文物。 素紗褝衣整件衣服重量只有49克, 即使是薄如蟬翼也不足以形容它的精美程度, 就算後人採用現在頂尖工藝, 花費13年時間, 最後造出來的還比古代的重了0.5克,

毫不誇張的說, 素紗褝衣是世界上已發現文物中最輕的印花織物。

第二件文物就是蛋殼黑陶杯, 顧名思義, 這件文物指的是器皿的厚度如同蛋殼的厚度一般, 現在出土的蛋殼黑陶杯的完整品很少, 最完整的一件由山東省日照市濰坊姚官莊出土,

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或許大多數人覺得沒什麼奇怪的, 現在社會如此薄的器物也不是沒有, 但你能知道蛋殼黑陶杯是出自新石器時代嗎?要知道陶瓷的溫度高達900攝氏度, 而此文物的出土也顛覆了我們認為古人在剛發現火時對火使用的程度, 如此高超的技藝文化, 即使是現在最先進的上色工藝和電烤方法, 依舊造不出與蛋殼黑陶杯高度一致的成品。

文物三為西漢“見日之光”鏡, 正面為光滑鏡面, 背面刻有銘文和圖案, 現收藏於上海博物館, 是西漢時期的青銅器。 而這面銅鏡的神奇之處就是, 它表面看起來平平無奇, 但如果有一束光照射到鏡面, 反射後投影到牆壁, 壁上的光斑中就會奇跡般地顯現出銅鏡背面的圖案、銘文。 如此神奇的透光鏡讓知道的人都稱為“魔鏡”, 只是可惜的是, 透光鏡的制法早已失傳, 一千多年來雖然無數的人們想要揭開其中的奧秘, 最終都以失敗告終。

這些文物雖然都出自技藝相對不成熟的古代, 經歷的歷史久遠, 但是現在高超的水準卻不能給予復原或者造出一模一樣的東西, 讓我們不得不感慨中華民族的博大精深與古人的智慧無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