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減持王”皇氏集團:左萬達右奇虎,故事在腰間,減持擺胸口

市值風雲APP原創作品 歡迎轉發, 轉載需授權

作者 | 賣油翁

編輯 | 小鯊魚

風雲君混跡百樂門, 最喜聞見各位大佬股票剛割完就暴漲。

因為這樣就可以經常在為其泊車時常安慰他們:賣飛股票不心疼, 總好過太監剛割完聽見窗外一聲炮響——大清亡了。

靠著這種抖機靈, 風雲君多次收到超過50元的巨額小費補貼家用, 深得老婆歡心。

今天給各位土豪扒拉扒拉皇室集團, 哦不對, 是皇氏集團!各位老闆, 如果您看了不滿意, 請盡情用紅包來羞辱我, 如果滿意也請用紅包來激勵我!

反正風雲君也是橫下一條心, 紅包胯下死, 做鬼也風流。

一、主營業務不好做?不要慌, 快轉型

皇氏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廣西皇氏甲天下乳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皇氏乳業), 成立於2001年5月, 自2003年起, 公司水牛奶系列產品產銷量全國第一, 成為中國最大的水牛奶生產加工企業。

風雲君在百度百科查到, 我國水牛少, 用水牛擠乳的地區更少。 在我國乳業一直有“得奶源者得天下”一說, 皇氏集團的奶源多在廣西省內, 奶源稀少也就意味著規模不太容易擴大, 業績平平, 在乳液圈名頭好像不是很大。

也正是因為如此, 2010年1月上市後股價一直不溫不火。

在嘗試改善產品結構的過程中, 皇氏集團也挺尷尬。

2011年到上海、北京開拓新品摩拉菲爾水牛奶市場時, 打著營養價值非比尋常牛奶的口號, 結果“打假教父方舟子”表示不服:—杯普通牛奶含68微克維生素A, 按照乃們廣告詞的說法, 253倍就是17204微克,

遠遠超過了維生素A中毒量3000微克, 即使只喝一口, 也能達到中毒量。

毒奶啊, 可以跟三聚氰胺媲美, 瞬間氣氛可以說是相當尷尬了。

銷量如何呢?風雲君登陸剁手網, 發現是這樣的畫風, 銷量只有兩個巨頭伊利、蒙牛的零頭, 零零頭。

風雲君有次做夢悟到一個道理:香蕉大則香蕉皮也大。

銷量跟不上, 營收當然也就跟不上了。 與兩個巨頭的液態奶產品收入對比, 皇氏集團的乳製品收入就有點寒磣了。

(資料來源Wind, 單位:億元)

不過呢, 要看淨利潤率, 皇氏集團又比兩個老大哥靚麗不少。

(資料來源Wind,單位:%)

但要對比存貨周轉天數(對應產品賣的旺不旺),又明顯不如兩位大哥。

(資料來源Wind,單位:天)

這讓風雲君百思不得其姐,是皇氏奶產品的定價高的原因?還是費用控制的好?

風雲君泊車太忙,就不追究了,因為重點不在這裡。(上市公司一顆提到嗓子眼的心是不是又放回腔子裡了?是不是很開心?)

2012年,公司在年報裡講為充分發揮公司奶牛養殖的邊際效益,正穩步推進廣西田林肉牛產業化基地建設專案。不僅要賣奶也要賣肉,以此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不過這事後來也沒信兒了。

要風雲君說,這是腦洞開的不夠大,諸位看官給上市公司獻獻策,這主營的奶如果不好做,後面該怎麼辦?

上市公司的“上市”地位該怎樣利用好?

二、左萬達右奇虎,減持在胸口

前面說了,皇氏集團之前一直都叫“皇氏乳業”,到了2014年底更名皇氏集團,英文名“Royal Group”。

沒有一點點防備,也沒有一絲顧慮,2014年3月皇氏集團就開始轉型了——籌畫收購禦嘉影視集團有限公司100%的股權,從一個乳製品企業華麗轉身為影視業——嗯,鄉土氣息沒了,從現在開始,請叫我牛導。

5月,還沒歇過來就又開始停牌,籌畫收購北京盛世驕陽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及北京北廣傳媒高清電視有限公司。按照公司的說法是要打造成具有“影視製作—版權運營—終端傳播 ”的完善產業鏈和競爭力的影視傳媒運營商。

對這樣一個門外漢的勇氣,大家先給點掌聲。

2015年1月,皇氏集團與MG公司在中國設立中國公司,同時取得中國公司40%的股權。MG公司是一家主要應用CG技術來完成VFX(Visual Effect,特效視覺效果)從事影視劇、動漫3D、廣告片後期製作的公司,在VFX領域擁有亞洲第一的地位。

8個多月的時間裡搞了4家影視公司,對此風雲君只能說動力足、體力好啊。

收購禦嘉影視支付現金及發行股份合計6.82億,而其可辨認淨資產只有1.19億,直接形成了5.63億的商譽;

收購盛世驕陽支付現金及發行股份共7.8億,可辨認淨資產只有2.87億,形成4.92億商譽;

此外收購完美線上也形成1.55億商譽;

由此可見皇氏集團對影視、互聯網可是一點不手軟,個個都是大手筆。

恰好當時是錢多人傻的牛市,頂著這麼大一個雷,股價足足上漲了2倍多。

這期間呢,公司原第二大股東張咸文的兒子張慕中和遺孀任東梅,快、狠、准地進行了減持。

根據皇氏集團在2014年11月10日、11月20日和2015年2月14日的公告,風雲君用大學學的高等數學加上腳趾頭,粗略算了下,至少4個億就這麼到手了。

各位看官會說老一代都走了,股二代套套現沒啥說的吧?別著急,好戲都在後頭。

這之後就是股災和熔斷啦,為了穩住軍心,2015年7月14日和2016年1月30日,皇氏集團分別對半年報和年報向上修正了業績預告,這潛臺詞就是“老鄉別走,我們這還有利好”。

中間還有各種與互聯網公司的合作協定、股權投資等等,集齊了金融服務、幼稚教育、SAAS概念,但是股價一路下滑。

直到2016年8月17日,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宣佈萬達商業地產私有化,皇氏集團通過旗下持股51%的投資基金要約收購萬達商業約4300萬股H股,間接參與了萬達私有化。

“王”的女人不得了,一炮走紅,哦不對,是一夜走紅,短短6個交易日喜獲近50%漲幅。

你看好巧不巧,這個時候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黃嘉棣的麒麟臂就又發作了,9月2日一個大宗減持套現7.3億,圈內人稱“減持王”。

對此,公司公告還特意說明,你們看好啊,黃總這是學習了樂視賈老闆的高風亮節,減持資金無償借給上市公司啦,這是為公司輸血哇,你們可不要想太多。

有意思的是,當天皇氏集團還有一則公告是為子公司的3000萬銀行貸款提供擔保,風雲君想問黃總的7.3億零頭拿過來不就好了?

再接再厲,9月5日皇氏集團發佈公告稱,公司和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即360公司)簽訂《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定》。

皇氏集團這是想“忠孝東路走九遍”?老套路不換湯也不換藥再喂給大郎喝?

但顯然大郎們被收割過一次之後,都學會拿銀針驗毒了:這個合同的藥效顯然不如王首富的大力丸,後面股價又是一通跌。

回頭看黃老闆的減持真是精准啊,不得不佩服這功力。

一次減持趕上上市以來全部的扣非歸母利潤總和,就問你服不服?

就問你還有沒有心思做實業?

就問你上市好不好?

後記

風雲君看到通過車輪並購後,皇氏集團的營收和扣非後歸母淨利潤都是芝麻開花節節高,但市場顯然已經對此不感興趣了。

(資料來源Wind,單位:萬元)

為啥呢?看看應收賬款周轉率,一個導演居然沒有賣牛奶的回款快,這影視真的那麼好做麼?

今年收個項目業績能增長,明年呢?12.2億的商譽放那,攤誰誰不怕?隨便計提點商譽減值,那對當年淨利潤可是毀滅性的打擊。

在證監會對文化影視類高估值重組並購的新規下,定增不那麼好做了,於是皇氏集團轉向了發行可轉債的方式籌集資金。

沒有了外延式增長,下面的故事該怎麼講?

反正,風雲君有一點可以保證:故事再不好講,也得講——因為講故事總比做實業要容易。

而且收益還很高喲!

END/本文為市值風雲APP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資料來源Wind,單位:%)

但要對比存貨周轉天數(對應產品賣的旺不旺),又明顯不如兩位大哥。

(資料來源Wind,單位:天)

這讓風雲君百思不得其姐,是皇氏奶產品的定價高的原因?還是費用控制的好?

風雲君泊車太忙,就不追究了,因為重點不在這裡。(上市公司一顆提到嗓子眼的心是不是又放回腔子裡了?是不是很開心?)

2012年,公司在年報裡講為充分發揮公司奶牛養殖的邊際效益,正穩步推進廣西田林肉牛產業化基地建設專案。不僅要賣奶也要賣肉,以此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不過這事後來也沒信兒了。

要風雲君說,這是腦洞開的不夠大,諸位看官給上市公司獻獻策,這主營的奶如果不好做,後面該怎麼辦?

上市公司的“上市”地位該怎樣利用好?

二、左萬達右奇虎,減持在胸口

前面說了,皇氏集團之前一直都叫“皇氏乳業”,到了2014年底更名皇氏集團,英文名“Royal Group”。

沒有一點點防備,也沒有一絲顧慮,2014年3月皇氏集團就開始轉型了——籌畫收購禦嘉影視集團有限公司100%的股權,從一個乳製品企業華麗轉身為影視業——嗯,鄉土氣息沒了,從現在開始,請叫我牛導。

5月,還沒歇過來就又開始停牌,籌畫收購北京盛世驕陽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及北京北廣傳媒高清電視有限公司。按照公司的說法是要打造成具有“影視製作—版權運營—終端傳播 ”的完善產業鏈和競爭力的影視傳媒運營商。

對這樣一個門外漢的勇氣,大家先給點掌聲。

2015年1月,皇氏集團與MG公司在中國設立中國公司,同時取得中國公司40%的股權。MG公司是一家主要應用CG技術來完成VFX(Visual Effect,特效視覺效果)從事影視劇、動漫3D、廣告片後期製作的公司,在VFX領域擁有亞洲第一的地位。

8個多月的時間裡搞了4家影視公司,對此風雲君只能說動力足、體力好啊。

收購禦嘉影視支付現金及發行股份合計6.82億,而其可辨認淨資產只有1.19億,直接形成了5.63億的商譽;

收購盛世驕陽支付現金及發行股份共7.8億,可辨認淨資產只有2.87億,形成4.92億商譽;

此外收購完美線上也形成1.55億商譽;

由此可見皇氏集團對影視、互聯網可是一點不手軟,個個都是大手筆。

恰好當時是錢多人傻的牛市,頂著這麼大一個雷,股價足足上漲了2倍多。

這期間呢,公司原第二大股東張咸文的兒子張慕中和遺孀任東梅,快、狠、准地進行了減持。

根據皇氏集團在2014年11月10日、11月20日和2015年2月14日的公告,風雲君用大學學的高等數學加上腳趾頭,粗略算了下,至少4個億就這麼到手了。

各位看官會說老一代都走了,股二代套套現沒啥說的吧?別著急,好戲都在後頭。

這之後就是股災和熔斷啦,為了穩住軍心,2015年7月14日和2016年1月30日,皇氏集團分別對半年報和年報向上修正了業績預告,這潛臺詞就是“老鄉別走,我們這還有利好”。

中間還有各種與互聯網公司的合作協定、股權投資等等,集齊了金融服務、幼稚教育、SAAS概念,但是股價一路下滑。

直到2016年8月17日,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宣佈萬達商業地產私有化,皇氏集團通過旗下持股51%的投資基金要約收購萬達商業約4300萬股H股,間接參與了萬達私有化。

“王”的女人不得了,一炮走紅,哦不對,是一夜走紅,短短6個交易日喜獲近50%漲幅。

你看好巧不巧,這個時候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黃嘉棣的麒麟臂就又發作了,9月2日一個大宗減持套現7.3億,圈內人稱“減持王”。

對此,公司公告還特意說明,你們看好啊,黃總這是學習了樂視賈老闆的高風亮節,減持資金無償借給上市公司啦,這是為公司輸血哇,你們可不要想太多。

有意思的是,當天皇氏集團還有一則公告是為子公司的3000萬銀行貸款提供擔保,風雲君想問黃總的7.3億零頭拿過來不就好了?

再接再厲,9月5日皇氏集團發佈公告稱,公司和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即360公司)簽訂《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定》。

皇氏集團這是想“忠孝東路走九遍”?老套路不換湯也不換藥再喂給大郎喝?

但顯然大郎們被收割過一次之後,都學會拿銀針驗毒了:這個合同的藥效顯然不如王首富的大力丸,後面股價又是一通跌。

回頭看黃老闆的減持真是精准啊,不得不佩服這功力。

一次減持趕上上市以來全部的扣非歸母利潤總和,就問你服不服?

就問你還有沒有心思做實業?

就問你上市好不好?

後記

風雲君看到通過車輪並購後,皇氏集團的營收和扣非後歸母淨利潤都是芝麻開花節節高,但市場顯然已經對此不感興趣了。

(資料來源Wind,單位:萬元)

為啥呢?看看應收賬款周轉率,一個導演居然沒有賣牛奶的回款快,這影視真的那麼好做麼?

今年收個項目業績能增長,明年呢?12.2億的商譽放那,攤誰誰不怕?隨便計提點商譽減值,那對當年淨利潤可是毀滅性的打擊。

在證監會對文化影視類高估值重組並購的新規下,定增不那麼好做了,於是皇氏集團轉向了發行可轉債的方式籌集資金。

沒有了外延式增長,下面的故事該怎麼講?

反正,風雲君有一點可以保證:故事再不好講,也得講——因為講故事總比做實業要容易。

而且收益還很高喲!

END/本文為市值風雲APP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