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注入“紅色動力” 黨建工作推動蒙牛可持續發展

企業發展離不開黨建工作這個“紅色引擎”。 近年來, 蒙牛集團依託黨組織著力推進班組建設並加強企業創新, 取得了黨建工作和企業發展的“雙豐收”。

蒙牛集團創立於1999年, 2000年即成立黨支部, 並於2001年5月改建黨委。 自2009年中糧集團入股蒙牛後, 蒙牛黨委的政治引領作用進一步凸顯。 党建工作推動蒙牛從“知”到“行”的各個環節, 助力企業打造具有時代氣息和示範意義的中國乳業品牌。

四項建設 夯實黨建基礎

黨的十八大以來, 蒙牛集團黨委認真貫徹落實會議精神, 結合企業自身特點, 搭建了嚴密健全的黨組織架構,

全面推進組織建設、思想建設、制度建設和廉政建設, 實現了黨建活動和業務發展的良性互動。 堅持業務推進到哪裡, 基層組織就配置到哪裡, 真正將加強党建作為公司的“根”與“魂”。

目前, 蒙牛已在全國37個生產基地設立黨建陣地, 20個銷售大區設有黨建看板。 截止2017年4月底, 4萬多員工中共有在編共產黨員1056名。

蒙牛集團黨委還著力打造“多位一體”的宣傳體系, 從多管道、多角度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 傳播公司理念和文化, 展現員工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並推出“蒙牛工匠”等70餘位一線典範人物。

在制度建設方面, 蒙牛建立了《蒙牛集團黨建工作管理制度》, 並從2010年開始通過簽署《黨群工作績效合同》, 將黨建工作納入業績考評。

同時, 蒙牛不斷強化紀檢監察制度建設, 在集團上下營造“廉潔從業、廉潔經營”的良好氣氛。

凝心聚力 啟動人才“紅細胞”

蒙牛通過開展關鍵人才培養專案, 以“關鍵少數”帶動“絕大多數”, 在企業內部形成一級帶一級、一級抓一級的示範效應。 推出高潛領導力“蒙牛100”培養體系, 增強了廣大黨員和骨幹員工的角色意識, 提高了集團後備人才的政治擔當, 啟動了這些企業的“紅細胞”。

根據專業人才的類型, 蒙牛還制定了“技術100”、“奶源100”、“品質100”、“銷售100”四個項目, 針對產業鏈各個專業崗位分別培養100名優秀人才。 與此同時, 蒙牛每年組織“勞動技能大賽”, 按照崗位不同分出20多個比賽項目, 最終競爭出崗位“能手”。

每一個員工都是蒙牛的最小細胞;每一個“小家庭”,

都是蒙牛的最小單元;這些小細胞、小單元有效競爭、協作、學習、交流, 最終保證了蒙牛技術的持續創新和產品品質的穩定提升。

講好黨員故事 實現示範效應

在乳業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長期堅守的黨員“牛奶工匠”們, 則是蒙牛得以持續保障高品質的強大後盾。

在蒙牛生產製造系統東北大區有一名叫吳利輝的“鐵娘子”, 曾在-20℃至-30℃的作業環境中, 連續一個月每天工作時間達到14小時以上。 十四年來, 她以一個共產黨員的執著奮鬥和辛勤付出實現了她的品質承諾。

另一位典範代表是蒙牛常溫事業部察北工廠的劉春剛, 二十歲出頭就挑起了新員工技能培訓大樑, 更是帶著一股子“牛勁兒”鑽研品質安全問題, 艱苦攻關。 同事們都叫他“劉老師”, 在他看來, “沒有品質一切都是負數”。

以黨治企 助力實現偉大中國夢

立足自身優勢, 蒙牛堅持把推動企業發展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切實將黨組織的政治優勢轉化為企業的競爭和發展優勢, 助推企業轉型。

2016年, 在國家大力推進的出口內銷產品“同線同標同質”的“三同”工程中, 蒙牛成為乳品行業首家“三同”企業。 在此基礎上, 國家認監委、內蒙古自治區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以及蒙牛集團共同簽署了《三級黨支部聯動促“三同”倡議書》。 這些都是蒙牛黨建工作推動集團業務發展的重要成果體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