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歐陽中石、沈鵬兩位書法大師52、49歲作品,風格形成遲好、早好?

下面這兩幅書法作品, 第一幅是歐陽中石, 第二幅是沈鵬的!天哲以為, 這兩幅同一年寫的作品, 與作者本人的風格(我們常見的他們的書法風格)不太一致, 與本文後面的作品相比, 尚屬於個人風格不成熟期!那時候, 他們多大年齡?

庚申年

庚申年就是干支曆的六十甲子中的一個, 大概對應的西曆年份如1920、1980、2040…… (60年一週期)

以下各個年份時間內均為“庚申年”:60年, 120年, 180年, 240年, 300年, 360年, 420年, 480年, 540年, 600年, 660年, 720年, 780年, 840年, 900年, 960年, 1020年, 1080年, 1140年, 1200年, 1260年, 1320年, 1380年, 1440年, 1500年, 1560年, 1620年, 1680年, 1740年, 1800年, 1860年, 1920年, 1980年, 2040年,2100年……。

歐陽中石, 1928年生於山東省泰安市肥城市汶陽鎮西徐村。 著名的學者、教育家、書法家、京劇愛好者、書法教育家。 首都師範大學教授[2]、中國書畫國際大學董事局名譽主席、學術委員會主席、博士生導師, 北京唐風美術館名譽館長。 歐陽中石是中國當代藝術大師, 歐陽中石既是一位學問家、又是一位教育家。 高中畢業後在濟南永長街回民小學任教教過各個年級。 上個世紀50年代初, 年輕的歐陽中石考取了輔仁大學哲學系, 一年後進入北京大學哲學系, 主修中國邏輯史, 拜在邏輯學大師金岳霖的門下。 1954年, 歐陽中石畢業於北京大學, 開始在中學從事基層教育工作。 他教過中學的各門課程,

深得學生敬重。 在長期從事中學教學的實踐中, 他對語文教學中長期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了積極深入的思考, 運用他敏銳的目光和明辨的思維, 以及對中國語言文字特點獨到而深刻的理解, 提出了一套科學的語文教育改革方案, 並在中學試點, 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 得到了各界的一致好評!

沈鵬, 1931年出生, 江蘇省江陰市人。 書法家、美術評論家、詩人。 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屆榮譽委員。 [1]

1950年起在《人民畫報》社工作, 曾任人民美術出版社編輯室副主任、總編室主任、副總編輯並兼任編審委員會常務副主任, 享受國務院批准的政府特殊津貼, 1993年3月當選為第八屆全國政協委員。 歷任中國書法家協會常務理事、副主席、代主席、主席、榮譽主席及藝術品中國榮譽藝術顧問。

作品參加2011年8月23日在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開幕的“光榮的使命——全國新聞出版行業書畫展”。

顯然, 1980年時, 歐陽中石52歲, 沈鵬才49歲!

從學書初成, 到得心應手, 形成固定風格, 得歷經數年甚至十數年, 修得這等境界者, 已是學書者中的少數, 書者往往已進入了中年, 而此時一般是創作高峰期。

有人安於現狀, 書風就此保持一輩子;還有不甘現狀者, 嘗試變法, 忘卻既有的法度, 力求自成一體。 曆此變法者, 多數上下求索而不悟其道, 甚至失去原有風格而迷失自我, 最終被時間長河湮滅;而能浴火重生, 鳳凰涅磐, 創一代新書風者已是鳳毛麟角。 入此境界者, 往往水到渠成,

成為大家, 書家也步入老年, 正所謂“人書俱老”。

中青年時期往往激情四溢, 思如泉湧, 精力、目力俱佳, 作品精細、優美;老年時期往往趨於保守、平淡, 且目力, 精力有所下降, 已寫不出蠅頭小楷, 作品趨向老辣倉健。

因此, 書法家的最佳創作年齡應在 50至75歲之間。 50之前, 修養、閱歷、氣度尚未進入佳境, 功力也不夠成熟;75歲之後, 精力, 目力大不如前, 筆劃控制不穩, 作品水準將有所下降, 因此, 50至75歲往往是佳作迭出的最佳創作期, 這段時期, 也是代表作最容易出現最多出現的時候!

書法家的風格形成, 看來並不能太急, 也無需太急!在這漫長的學書過程中, 我們再細看二位書法家的簡歷, 學養積累無疑是最重要的事, 接下來, 我們看一下他們風格成熟期的作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