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電商協力廠商平臺對對碰 蘇寧價格優勢獲研究機構肯定

天風證券研究所新鮮出爐了一份關於國內零售行業的研究報告。 報告專門對幾大一線零售巨頭的協力廠商平臺進行了對比研究, 報告認為蘇寧的協力廠商平臺最具價格優勢。

報告指出, 作為電商平臺, 如果純粹依靠自營業務發展, 盈利規模十分有限, 事實上京東與阿裡的淨虧損與淨利潤的比較已經部分說明了這一問題的存在。 且對於3C品類(毛利率約5%), 日用品類(毛利率10-15%, 客單小, 物流和耗損高), 由於毛利難以覆蓋費用, 所以更多是貢獻收入, 而非利潤。 協力廠商業務能夠帶來的收入包括:平臺使用費、傭金、廣告費、物流收入、金融收入等,

且毛利水準顯著優於自營業務, 能夠實現高淨利。 蘇寧、京東都是以直營模式起家, 賺取差價的商品變現的錢, 而又都希望努力拓展協力廠商平臺業務賺取流量的利潤。 截至2016年末, 京東協力廠商平臺共有商家12萬。

圖表1:協力廠商平臺GMV占比:蘇寧vs京東

圖表2:2017年平臺商家入駐資費一覽:蘇寧vs京東vs天貓

報告認為, 協力廠商平臺業務能否發展成功取決於前文中所討論的第一個問題, 是否有足夠大的流量規模, 以及平臺本身的定位。 蘇寧和京東有著相似之處, 其最初的和目前留給消費者的印象都是一個3C家電零售商, 平臺用戶以男性為主, 且一二線城市的占比相對較高。 其流量的屬性標籤, 如3C、家電、自營等, 都會導致其難以形成對於協力廠商平臺商戶的有效導流, 甚至形成左右手互搏。 因此, 這也是京東平臺被詬病的重要方面。

此外, 平臺本身的定位中, 是否能夠有效提高入駐商戶的運營效率, 收費標準是否合理等都是考量的重要方面。

從3家平臺的入駐資費看, 目前蘇寧的價格顯著低於京東和天貓, 京東的扣點較其他平臺更高, 且蘇寧和天貓都有設置返還年費標準。 從實際take rate角度看, 京東平臺2015年以後take rate基本都分佈在3.2-3.5%左右的區間內, 部分已經高於阿裡平臺take rate, 就目前京東三方平臺業務所能提供的流量情況或許顯得略高了。

圖表3:京東take rate變化趨勢

在能否實現協力廠商平臺的有效增長方面, 目前能夠十分確定的仍然在於阿裡系平臺。 提高收費和鎖定後臺庫存做優惠等方式, 往往更可能導致商戶的用腳投票。 因此, 這個維度的完善極度依賴於流量的提升。 短期看, 京東較蘇寧具備一定優勢, 但是報告認為其目前在三方的優勢並不像阿裡平臺一般牢固和難以追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