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抗癌醫藥發展方向明確 附相關產業龍頭解讀

本文由南方財富網原創(作者大力)

我國自2006年起就一直有出臺關於生物製藥等領域的扶持政策, 到現在已經有一批自主研製的藥物進入了臨床試驗階段。

同時在今年上半年, 曾有海外媒體報導稱, 我國已經崛起為生物技術藥物等重要新藥的主要生產國, 打破了以往全球廉價原料藥和仿製藥的格局。

有醫藥領域的權威機構研究顯示, 全球在2005年至2015年間有586個分子進入臨床研究, 其中百分之87為靶向藥物。 而2010年至2015年間, 全球腫瘤藥市場的年複合增長率已經達到了百分之7.4, 腫瘤治療藥物這個子類的年複合增長率則達到了百分之9.8。 預計到2020年全球腫瘤藥的市場規模極有可能突破1500億美元規模, 這一規模比2015年的1070億美元相比增長了近50個百分點。

不過目前全球製藥巨頭主要還是瑞士和美國的羅氏、阿斯利泰、百時美、默沙東以及輝瑞這五家企業。

但我國醫藥行業也在奮起直追, 已經有多家藥企佈局了治癌藥物領域, 並在臨床實驗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鑒於以上因素, 我們將在下文為投資者概括部分醫藥領域的相關標的:

亞泰集團(600881)以生物疫苗和抗腫瘤系列藥為新品開發方向, 已形成以“參一膠囊”、抗癌生物導彈為主導抗癌系列產品, 同時還儲備白介素-11、人參皂甙Rg3注射劑等在研抗癌新藥。 主導產品人參皂苷Rg3及其製劑參一膠囊, 是我國第一個被批准生產國家一類中藥單體抗癌新藥。 該公司在今年8月份公佈的2017年半年報顯示, 報告期內實現的營業收入總計5152675707.29元, 同比增長百分之2.74;實現的歸母淨利潤總計70853642.76元, 同比增長百分之40.29。

東誠藥業(002675)2017年6月30日早間披露重組預案,

公司擬以16億元收購安迪科100%的股權。 目前安迪科的主要產品18F-FDG, 被廣泛應用於PET-CT顯像診斷, 可早期發現全身腫瘤病灶, 準確判斷其良、惡性, 從而正確指導臨床治療決策。 通過收購安迪科, 公司將完成單光子藥物和正電子藥物、診斷藥物和治療藥物全覆蓋, 成為一家完善的核素藥物和核醫學解決方案的提供商。 根據今年8月東誠藥業公佈的2017年半年報顯示, 該公司在報告期內實現的營業收入總計704204866.86元, 同比增長百分之45.04;實現的歸母淨利潤為72855240.86元, 同比增長百分之31.88。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