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追回散落海外的“肉身菩薩” 國家文物局局長:期待司法支持

未來網(www.K618.cn中央級新聞網站)北京10月20日電(記者 賀卓輝 宋霞霞)“這是民間的文物追討活動,希望得到荷蘭政府公正的司法支持。 ” 今天下午,十九大新聞中心在梅地亞中心二樓新聞發佈廳舉辦第三場集體採訪。 在被問到中國文物“散落”荷蘭如何追回時,國家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劉玉珠表示,到目前為止,這個事情還沒有一個結果。

2017年10月20日下午,第三場十九大代表集體採訪會,國家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劉玉珠接受媒體群訪。 未來網記者賀卓輝 攝

目前,這一叫做“肉身像”的民間文物在荷蘭被其所謂的“所有人”所持有,要進行市場交易。 福建村民發現了這個問題,跟他們丟失的肉身像是完全一致的,經過各方面考察認證,認為就是福建丟失的文物。

劉玉珠表示,國際間關於防止文物的盜竊、走私和盜掘是有國際公約的,中國和荷蘭是公約成員,兩國都有責任和義務來保護文物不受非法侵犯。

“關於這個事情已經拖了很長時間,主要是因為我們通過一定的管道,希望能夠追討回來。 後來商討不成功,就通過打官司這種方式。 ”劉玉珠解釋。

關於文物保護的國際交流問題,劉玉珠在回答土耳其記者提問時表示,中國和土耳其不僅有國家間的文物保護,包括打擊盜掘、盜竊和文物走私方面的協議,同時還在學術研究、文物保護、展覽交流乃至考古方面都有多項合作。

劉玉珠談到,這不僅是土耳其的文化和中國的文化交流,而且使不同文明、不同國家文化相互瞭解、相互交流,這樣才能達到彼此尊重,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使民心相通。

劉玉珠認為,“一帶一路”是偉大的倡議,它是惠及沿線各國乃至於世界的,而不是單單為了中國自身利益。

這個倡議當中一個很重要的就是民心相通,民心相通主要要靠文化,要靠交流,各國歷史、宗教、文化、社會制度不同,相互之間的瞭解和溝通是特別重要的,而文化正好是人與人心靈的溝通,相互的交流,對別國的文化瞭解才能產生尊重,產生了尊重才能產生學習和借鑒的作用。 而在這方面,特別是從文物的角度、文化遺產的角度來講,這方面的作用應該是先行的。

劉玉珠談到,自從“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後,我們和沿線多個國家開展了15個境外聯合考古專案,對5個沿線國家進行了文物修復方面的援助。 這主要就是為了保護別國文化,加強不同國家文化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比如說我們在柬埔寨、尼泊爾、緬甸等開展了震後文物援助,同時我們國家文物局每年組織上百場國際間的展覽合作與交流。 通過對各國歷史的瞭解、文化的瞭解,才能產生學習和尊重,才能消除一些誤會,在這方面文物、文化遺產的作用尤為重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