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饒陽文化:千古奇冤陳世美與《鍘美案》

戲劇中有一出《鍘美案》, 300多年來在民間廣為流傳。 陳世美成了喜新厭舊、忘恩負義的代名詞。

這是戲劇, 但不是歷史。 歷史上確有陳世美其人,

他不僅不是一個喪盡天良的小人, 而且還是一個堂堂正正的縣太爺。

陳世美, 字熟美, 原名陳年谷, 祖籍直隸(今河北南宮縣)。 從其祖父起定居均州(今湖北省均縣)。 陳世美曾遊學京師, 遂以順天府籍舉進士, 被授直隸饒陽縣知縣, 後調刑部主政, 再升郎中。 那麼為什麼又出現了《鍘美案》呢?事情得從陳世美在饒陽做知縣說起。

陳世美做了知縣後, 他的同窗好友從湖北均州找到饒陽, 想求個一官半職。 陳世美盛情款待, 就是不提安排官職的事。 一晃半個多月過去了, 陳的同窗好友生了氣。 認為陳世美做了官忘了知己, 一氣之下不辭而別。 在回家的路上他越想越恨陳世美, 於是就編寫了一本《鍘美案》, 以泄私憤。 他拿著寫的東西,

找出版商出版。 出版商一看他寫的東西是糟蹋本朝縣太爺的, 不敢接收, 並建議他改一下。 於是他假託陳世美是宋代人, 而且由大名鼎鼎的包公審其案, 就這樣出版了。 不久, 又被搬上舞臺, 正式演出, 將陳世美醜化成了一個人人唾駡的小人。

陳世美的同窗好友, 洋洋得意回到湖北均州。 一進家門, 他的父母便向他訴說了陳世美為其家蓋了新房, 並囑咐他奮發向上, 力爭早日中舉等事。 聽了父母之言, 這位好友才恍然大悟, 原來陳世美是一片好心。 想到自己寫的《鍘美案》已正式出版, 無法挽回, 後悔莫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