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二十四節氣之驚蟄

驚蟄, 古稱“啟蟄”, 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 標誌著仲春時節的開始;太陽到達黃經345°時。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節……萬物出乎震,

震為雷, 故曰驚蟄, 是蟄蟲驚而出走矣。 ”

立春已過, 雨水至矣, 下一個節氣便是驚蟄了。 驚蟄昭示著萬象複始, 氣象更新, 大自然開始進入了一個充滿靈動的時節。

驚蟄分為三候:“一候桃始華;二候黃鸝鳴;三候鷹化為鳩。 ”描述已是進入仲春, 桃花紅灼、梨花潔白, 黃鸝鳥啼叫, 蒼鷹漸去而斑鳩替代, 這樣一個氣候轉暖, 大地花綻鳥飛的時節。

從全國的範圍來說, 除東北、西北地方仍有寒冷的冬日景象外, 其他地區都開始春回大地, 華北地區日平均氣溫為3—6℃, 江南地區為8℃以上, 華南更已達10—15℃, 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 農諺有“到了驚蟄節, 鋤頭不停歇”的說法, 全國大部分地區都陸續進入春耕大忙季節。

春雷挾翠綠的雨絲令萬物蘇醒, 仲春二月花是由淺淡漸濃的一個過程, 雨絲裡的花朵綻放得楚楚動人。 驚蟄時節, 春色彌漫, 花草樹木因此而競豔爭春, 仲春二月由此才有姹紫嫣紅, 最美的色調。

春雨喚春雷, 當窗外傳來淅瀝雨聲, 春雷就該來了。 雨夜裡, 朦朦朧朧的小雨滋潤大地, 潤物細無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