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10月以來再融資規模逾770億元

今年以來, 上市公司再融資規模大減, 根據wind資料顯示, 今年10月份以來募集資金為772.09億元, 與去年同期相比, 下降了48.9%, 這背後的原因與監管層的監管整頓是分不開的。

對此, 華創證券策略分析師徐馳昨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再融資的核心用途應該是從資本市場募集資金, 用於支援公司並購重組以及公司的實體經濟發展。 但是從2015年大牛市後, 資本市場上出現了一些上市公司利用再融資的方式進行套利、圈錢, 例如:一些上市公司以新能源車、高科技等投資者較為感興趣的題材, 來提高估值,

誘惑二級市場中的投資者以加杠杆的形式買入, 甚至一些上市公司“坐莊抬轎”, 通過質押回購等方式吸引公司大股東買入。 在此背景下, 政府出臺了一系列再融資政策, 以規範市場參與者的行為。

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 2月17日的再融資新規, 嚴格限制了融資規模, 規範上市公司再融資行為。 而今年5月份的減持新規, 堵住了大宗交易、過橋減持、清倉式減持、辭職減持等諸多漏洞, 意味著A股市場從PreIPO至IPO定向增發再至減持退出的全過程都經歷了重大規則調整和完善, 在趨勢上符合當前金融監管格局的整體走向。

徐馳表示, 從中長期來看, 兩項新規的施行對於未來的一、二級市場生態、上市公司牌照價值紅利以及A股流動性溢價估值將產生深刻的影響。

國內金融市場環境在整體上依然處於從嚴規範的通道, 意味著一、二級市場各個鏈條中原有的利益輸送機制和利用監管漏洞的運作模式都將面臨重塑。 另外, 減持新規出臺, 在短期可視為宏觀流動性緊平衡背景下用於減緩和遏制市場資金流出的手段, 疊加IPO降速預期以及可能出現的外延並購待鬆動等政策預期, 有望助力於市場短期底部的夯實和風險偏好的回升。

此外, 徐馳還認為, 目前政策宣導金融穩定與金融去杠杆的平衡, 所以上市公司在進行再融資的同時一定要跟實體經濟本身相關。 在進行產業上下游自由整合的過程中, 應鼓勵偏重實體、重資產的專案。 對於講跨界轉型、炒估值、炒殼這類模式,

應被政策嚴厲打擊。 這樣既可以起到穩定金融的作用, 使得再融資走向規範領域, 又可以使得金融領域去杠杆, 有助於抑制金融脫實向虛。

本文源自證券日報

更多精彩資訊, 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