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清明時節雨紛紛!放假了就多陪陪身邊人

清明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 它不僅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烈的節日, 也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 更重要的是認識先輩。

看自己的不足, 修正自己, 帶動後人。 感悟人生的價值, 去除先輩遺留的幹枝枯葉, 保留可借鑒的新芽, 弘揚正能量。 世世代代, 清清楚楚的修正日, 每年陽曆4月4-6日。

清明最早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 其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 晉文公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在山西大部分地區是在清明節前一天過寒食節;榆社縣等地是在清明節前兩天過寒食節;垣曲縣還講究清明節前一天為寒食節, 前二天為小寒食。

這首詩描寫清明時節的天氣特徵, 抒發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情緒和希望。

清明時節, 天氣多變, 有時春光明媚, 花紅柳綠, 有時卻細雨紛紛, 綿綿不絕。 首句“清明時節雨紛紛”寫出了“潑火雨”的特徵(清明前兩天是寒日節, 舊俗要禁火三天, 這時候下雨稱為“潑火雨”)。 次句“路上行人欲斷魂”寫行路人的心境。 “斷魂”, 指內心十分淒迷哀傷而並不外露的感情。 這位行人為何“欲斷魂”呢?因為清明在我國古代是個大節日, 照例該家人團聚, 一起上墳祭掃, 或踏青遊春。

現在這位行人孤身一人, 在陌生的地方趕路, 心裡的滋味已不好受, 偏偏又淋了雨, 衣衫全被打濕, 心境就更加淒迷紛亂了。

年年清明都逢雨, 那雨像漫天飛舞的淚花!也習慣了在清明節看雨、淋雨;如果哪一年破例遇上個大睛天, 心, 總覺得這個節不圓滿,

有些殘缺。 也許, 也只有這樣的情與景, 才能給逝去的靈魂一絲慰藉吧!

逝者已去不可追, 請君珍惜眼前人。 清明墓碑前, 無限的感傷將被抒發, 祭祀者的淚珠將串成一段段濕漉的回憶, 暖春的微風抹不淨傷感人的眼睛。 人生漫長的旅途不會停歇, 宗脈的延續是一串加粗的省略號, 老人的白髮便是清明節最醒目的問號, 孝順與贍養是唯一正確的選擇, 是炎黃子孫對清明的最佳詮釋。 讓孝敬之心日日在, 堅持善待自己的父母與老人, 在暖春四月的某個清明, 立於拂起萬千愁緒的細風中, 才不至於面對死氣沉沉的墓碑, 空餘幽幽的哀歎和無邊的自責, 背負一團心冷在風裡哀號盤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