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當代中國,他憑什麼被譽為曠世奇才?還被世界奉為一尊神?

他被稱為“文化昆侖”, “20世紀最偉大的學者”, 近百年來中國, 還沒有第二人堪與他相比。 有外國記者曾說:“來到中國, 有兩個願望:一是看看萬里長城, 二是見見他”。 簡直把他看作了, 中國文化的奇跡與象徵。 他是500年難得一遇的曠世奇才, 通過學問而成神的很少, 他就是那絕少數的幾個人之一!他被奉為學界泰斗, 可他的最高文憑, 也僅僅只是學士, 還被許多人貼上了這樣的標籤:嘴欠、傲慢、狂妄、無理……可究竟為何他還被如此高評呢?你一定知道他, 但卻不一定真的讀懂了他。 10月20日, 一個特殊的日子, 今天就讓我們來說說大名鼎鼎的他。

他, 就是錢鍾書

1910年10月20日, 他出生於江蘇無錫的書香世家, 父親錢基博是文史大家, 著作甚豐。 周歲“抓周”時, 在眾多物品中, 他卻緊抓一本書不放, 於是, 父親就給他取名“鍾書”。 而他幼承家學, 古文根底是雄厚了得。 1929年, 他考清華大學,

嚴重偏科的他, 數學只考了15分, 可最終, 清華居然錄取了他。 有人說是當時的清華校長羅家倫愛才, 還有人說是他爸走了後門, 可事實, 都與這些猜測無關

與父親合影

那個年代清華的錄取標準是, 凡國、英、算三門主科中, 有一科目在85分以上, 可錄取。 各科平均分數及格,

可錄取。 而他國文特優, 英文滿分, 總分在清華正式錄取的174名男生中, 位列第57名。 現在想想清華當年這個入學標準, 還真是很有道理的, 沒有將偏科的天才拒之門外。 一進清華, 他就因天才名震校園, 他記憶力十分驚人, 過目成誦, 同學喬冠華稱他具備了, “照相機式的記憶”。 曹禺不相信, 一天, 在咖啡館看到他, 便對吳組緗說:“錢鍾書就坐在那裡, 趕緊叫他給你開幾本英文淫書。 ”吳組緗走過去請他幫忙, 他提筆一揮而就, 竟寫下40多本書, 不但寫了書名, 還寫了大體內容, 從此, 曹禺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

最怪的是, 他上課從不記筆記, 只看無關的閒書, 但考試總是第一, 甚至在某個學年, 還得到清華“超等"的破紀錄成績。 他的老師吳宓曾對幾位學子感慨:當今文史方面的傑出人才, 老一輩中要推陳寅恪先生, 年輕一輩人中要推錢鍾書, 他們是人中之龍, 其餘如你我, 不過爾爾!大學四年中, 他已在報刊發表文章近二十篇, 1930年, 國學大師錢穆的《國學概論》出版前, 要他的父親錢基博幫忙寫序,

父親就將這件事交給他, 他寫完後, 父親覺得無懈可擊, 一字未動。 誰能想到, 《國學概論》的序, 竟是一個才20歲的年輕人代寫的呢?著名學者張申府曾連連驚歎:“他是現在清華最特出的天才”, “全中國人中, 天分學力, 再沒有一個能趕得上他的。 人們往往將他的滿腹經綸, 歸功於他的天分高, 生下來就有“照相機式的記憶”, “百科全書式的大腦”, 可真正鮮為人知的卻是, 他用功之勤, 亦無人能比!

剛進清華時他就立下志願:橫掃清華圖書館。他的同窗許振德這樣回憶他的勤奮:在校時,以一周讀中文經典,一周閱歐美名著,交互行之,四年如一日。每赴圖書館借書還書,必懷抱五六巨冊,且奔且馳。且閱畢一冊,必作劄記。其他人都覺得字典、辭典枯燥,他卻讀得津津有味,還說字典是旅途的良伴,隨翻隨玩。原來他的學習好習慣就是:除了大量閱讀之外,還無論看什麼書都必做筆記。他的妻子楊絳曾這樣說過:“鍾書做一遍筆記的時間,約莫是讀這本書的一倍。他說,一本書,第二遍再讀,總會發現讀第一遍時會有很多疏忽。最精彩的句子,要讀幾遍後才能發現。”可這些對他還是不夠,大量閱讀完,做好筆記了,還會反復來回再看上幾遍。他曾給自己定了個雷打不動的規矩:“中文、英文筆記每天看,週一,三,五再看,法文、德文、義大利文筆記。”即使在後來文革下放期間,他都沒有打破反復看自己筆記的規矩。他是最聰明的人,卻肯下最笨的功夫。他究竟是天生的天才?還是後天百倍的用功!

1935年,他以第一名成績,考取英國庚子賠款公費留學生,這也是歷屆中美和中英庚款,留學生考試的最高分。進入牛津大學後,其他同學都忙著到處觀光風景,他卻一頭又紮進了牛津圖書館,終日博覽古今書籍,還將圖書館譯名“飽蠹樓”,頗有書蟲飽餐後的快意。圖書館的書向例不外借,他就用自己做筆記的習慣,會先用古文寫一遍,再用英語、法語寫一遍。這樣記錄下來的筆記,在他一生中不知道有多少?後來隨著年代也遺失了不少,僅知道的,他現在留下的,光是他的外文筆記,就有178個大小筆記本,數量驚人,還有打字稿若干頁,全部外文筆記達3.4萬多頁。

他站得高,望得遠,看得透,撒得開,靈心慧眼,明辨深思,熱愛人生而超然物外,洞達世情而不染一塵。中國歷代,飽覽群書,博古通今者大有人在,精多國語言,學貫中西者不乏其人,專于治學又擅創作者,也不只他一人,但他卻是最獨特的,姓了一輩子錢,對錢從不迷信,讀了一輩子書,對書永遠癡迷,做了一輩子人,最最癡迷做中國人!

2017年,10月20日,

錢鍾書誕辰107周年,

致敬大師!緬懷大師!

剛進清華時他就立下志願:橫掃清華圖書館。他的同窗許振德這樣回憶他的勤奮:在校時,以一周讀中文經典,一周閱歐美名著,交互行之,四年如一日。每赴圖書館借書還書,必懷抱五六巨冊,且奔且馳。且閱畢一冊,必作劄記。其他人都覺得字典、辭典枯燥,他卻讀得津津有味,還說字典是旅途的良伴,隨翻隨玩。原來他的學習好習慣就是:除了大量閱讀之外,還無論看什麼書都必做筆記。他的妻子楊絳曾這樣說過:“鍾書做一遍筆記的時間,約莫是讀這本書的一倍。他說,一本書,第二遍再讀,總會發現讀第一遍時會有很多疏忽。最精彩的句子,要讀幾遍後才能發現。”可這些對他還是不夠,大量閱讀完,做好筆記了,還會反復來回再看上幾遍。他曾給自己定了個雷打不動的規矩:“中文、英文筆記每天看,週一,三,五再看,法文、德文、義大利文筆記。”即使在後來文革下放期間,他都沒有打破反復看自己筆記的規矩。他是最聰明的人,卻肯下最笨的功夫。他究竟是天生的天才?還是後天百倍的用功!

1935年,他以第一名成績,考取英國庚子賠款公費留學生,這也是歷屆中美和中英庚款,留學生考試的最高分。進入牛津大學後,其他同學都忙著到處觀光風景,他卻一頭又紮進了牛津圖書館,終日博覽古今書籍,還將圖書館譯名“飽蠹樓”,頗有書蟲飽餐後的快意。圖書館的書向例不外借,他就用自己做筆記的習慣,會先用古文寫一遍,再用英語、法語寫一遍。這樣記錄下來的筆記,在他一生中不知道有多少?後來隨著年代也遺失了不少,僅知道的,他現在留下的,光是他的外文筆記,就有178個大小筆記本,數量驚人,還有打字稿若干頁,全部外文筆記達3.4萬多頁。

他站得高,望得遠,看得透,撒得開,靈心慧眼,明辨深思,熱愛人生而超然物外,洞達世情而不染一塵。中國歷代,飽覽群書,博古通今者大有人在,精多國語言,學貫中西者不乏其人,專于治學又擅創作者,也不只他一人,但他卻是最獨特的,姓了一輩子錢,對錢從不迷信,讀了一輩子書,對書永遠癡迷,做了一輩子人,最最癡迷做中國人!

2017年,10月20日,

錢鍾書誕辰107周年,

致敬大師!緬懷大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