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李健唱《蘇幕遮》 李宗盛做《詩經》

製圖/夏曾珍

晨報記者 徐甯

由搖滾歌手高旗作曲、製作的專輯 《宋詞輯壹》日前問世。 在這張專輯中, 李健領唱了范仲淹《蘇幕遮·碧雲天》及蘇軾《臨江仙·夜歸臨皋》。 這是目前市場上少有的由主流歌手作曲的一張古詩詞專輯。 上一張還要追溯到2015年年底、龔琳娜和先生老鑼合作的 《唐宋東西》。 而在龔琳娜之前, 為古詩詞做了一整張專輯的, 比較知名的當屬1980年代鄧麗君的 《淡淡幽情》。

古詩詞是中國文化瑰寶, 《中國詩詞大會》 曾引發廣泛關注, 但顯然只有這些節目是遠遠不夠的, 需要更多有識之士的共同努力,

弘揚傳統文化。

據瞭解, 還有一些音樂人也有將古詩詞入歌的打算, 比如李宗盛、李劍青師徒心心念念著《詩經》。

高旗說——“李健適合體現這種文化感”

“五聲音階是融在中國人的DNA裡的”, 說起這張《宋詞輯壹》, 高旗直言自己最初的靈感來得很“玄乎”。

2012年某一天, 正在為其他作品譜曲的高旗機緣巧合拿起了一首《賀新郎》, 竟然看著詞就唱了出來, “《賀新郎》挺長, 句子特別複雜, 但就感覺像知道這首旋律似的。 另外一首《相見歡》, 第一次唱完到最後成曲, 一個音符沒改, 完全自然流露。 ”

高旗的父親是中國著名合唱指揮高偉, 在父親的幫助指導下, 高旗與北京廣渠門中學合唱團合作, 以其為班底, 於2015年組建了第一期“幻境工廠童聲合唱團”。 期間高旗為宋詞譜曲的靈感從未間斷。

但是錄專輯的速度卻讓高旗頭疼, “孩子們是全世界最辛苦的人, 每次背著巨沉的書包過來, 一個星期沒有休息的時候。 學校很支持我們, 每星期天的下午到晚上, 讓我們給孩子們錄音。 就這樣一個星期錄一次, 整整一個學年, 錄完了這五首, 趕緊出了專輯。 ”

“如果一開始就想著回本就很難弄了”, 高旗坦言製作這張專輯不是為了錢。 讓他驚訝的是, 周圍好多朋友都挺鼓勵的, “這些曲子寫完好幾年了, 包括火星電臺的黃少峰他們聽過都鼓勵我弄出來, 我說等我錢再多一點再弄吧。 朋友們說, 你用這個旋律讓人聽到, 讓孩子們從小唱這些歌背宋詞, 是功德。 我想我還要等到什麼時候呢, 我快50歲了,

要在有限地活著的時候, 趕緊把能做的事情做了。 ”

在高旗錄製這張專輯的過程中, 除了自己老爹, 也有很多朋友來幫忙, 比如李健, 他參與了兩首作品《蘇幕遮·碧雲天》《臨江仙·夜歸臨皋》的領唱。 高旗說:“李健很爽快, 不拿錢, 非常仗義。 他是文化人, 氣質和聲音都有文化感, 是最合適的人。 ”

如今宋詞系列, 高旗已經寫了30首左右, 在他的設想中, 這張《宋詞輯壹》是一個開始, 他希望能有反響, 這樣才有可能出“貳”“三”, 做成一個系列, 三四年之後整個音樂會的曲目也有了……

龔琳娜說——“在音樂上絕不妥協”

龔琳娜一直致力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 她曾經自掏腰包舉辦“中國古詩詞《將進酒》音樂會”。

為什麼自掏腰包?因為古詩詞音樂會曲高和寡,

沒人願意投資, 龔琳娜和老鑼花了近20萬元, 做了兩場音樂會。 在現場, 龔琳娜低吟淺唱屈原、李白、王之渙、李清照、歐陽修的多首古詩詞。 龔琳娜告訴媒體:“我知道這種音樂會可能賣不出門票, 但我們還是要做。 因為我們愛中國, 愛中國傳統燦爛文化, 這叫公益探索式的中國文化元素音樂會。 ”

這就是目前古詩詞遭遇的尷尬, “但越沒有人做, 現代人越不知道它們有多美, 久而久之, 我們的傳統也就無人問津”, 龔琳娜說。

龔琳娜說, 她的先生老鑼比自己更喜歡古詩詞。 他2004年起開始為楚辭、唐詩、宋詞譜曲, “之前我對古詩詞沒有情感共鳴, 自從我唱了李白、杜甫, 我完全懂了。 ‘與爾同銷萬古愁……’你看李白怎麼喝酒?對, 釋放!杜甫呢?是咽不下去,

你讀他的《登高》……這就是李白和杜甫的區別。 老鑼經常說, 中國觀眾喜歡李白, 尊敬杜甫。 我如果不唱, 又怎會知道這些?”

出了《唐宋東西》這張專輯後, 龔琳娜開始馬不停蹄地走校園。 她說:“現在有許多中國人能把許多古詩詞背下來, 但缺少感情共鳴。 我們通過演唱中國古詩詞, 讓更多觀眾對古詩詞產生新的感情, 現代人比較浮躁, 特別需要傳播人文精神。 ”

今年7月14日, 她在林肯中心獻演專場音樂會《雲河山》, 歌詞來自屈原的《天問》 和《九歌》。 《紐約時報》使用了“非凡”“無與倫比”來形容這場表演。

龔琳娜把“振興中國音樂”視為自己的使命, 思考如何在這個時代留下自己的東西。 “我們的耳朵和眼睛能夠判斷誰是流行文化的騙子, 誰褪去浮華只剩下空殼。”也有人勸過這兩口子,希望他們姿態放低一點,但是他們不依,“在音樂上絕不妥協”。

李宗盛說——“為下一代和老祖宗之間做一個連接”

如李宗盛這樣的音樂人,想的不是再做什麼爆款,而是能為下一代留下什麼。他在一場論壇上說道:“我做點什麼是有意義的。我覺得信心很重要,年輕時候我們都外求,我在想可能最後的解藥還是在我們的老祖宗文化當中。有時候我覺得愧對祖宗……”

李宗盛在前年舉行的《既然青春留不住》演唱會上,表達了要出《詩經》專輯的期望,並在現場演唱了改編自《詩經》的《關雎》《伐檀》。兩年過去,他的徒弟李劍青說,還在尋找一種將商業與藝術結合得更好的方式,“我和大哥已經做了一批像《伐檀》這樣的歌。”

李劍青介紹,李宗盛認為,“一個人唱就小了,這是一個比較大的主題,也是他製作人生涯中比較重要的事情,希望讓國內的年輕人以及外國人關注曾經只有文人才會關注的這一塊。《詩經》是我和大哥的夢想,不會是我一個人唱,也許會是一個合唱,邀請很厲害的音樂家一起,大哥已經胸有成竹。”

而李宗盛說:“很樂意為我們的下一代和我們的老祖宗之間做一個連接。”

誰褪去浮華只剩下空殼。”也有人勸過這兩口子,希望他們姿態放低一點,但是他們不依,“在音樂上絕不妥協”。

李宗盛說——“為下一代和老祖宗之間做一個連接”

如李宗盛這樣的音樂人,想的不是再做什麼爆款,而是能為下一代留下什麼。他在一場論壇上說道:“我做點什麼是有意義的。我覺得信心很重要,年輕時候我們都外求,我在想可能最後的解藥還是在我們的老祖宗文化當中。有時候我覺得愧對祖宗……”

李宗盛在前年舉行的《既然青春留不住》演唱會上,表達了要出《詩經》專輯的期望,並在現場演唱了改編自《詩經》的《關雎》《伐檀》。兩年過去,他的徒弟李劍青說,還在尋找一種將商業與藝術結合得更好的方式,“我和大哥已經做了一批像《伐檀》這樣的歌。”

李劍青介紹,李宗盛認為,“一個人唱就小了,這是一個比較大的主題,也是他製作人生涯中比較重要的事情,希望讓國內的年輕人以及外國人關注曾經只有文人才會關注的這一塊。《詩經》是我和大哥的夢想,不會是我一個人唱,也許會是一個合唱,邀請很厲害的音樂家一起,大哥已經胸有成竹。”

而李宗盛說:“很樂意為我們的下一代和我們的老祖宗之間做一個連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