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聊聊中國化工行業的未來展望

中國化工未來發展兩大方向

我國很多基礎大宗品, 如三酸兩堿等全球占比都超過了50%, 增長空間比較有限, 未來上游發展方向無疑要在還大量進口的產品中尋找機會。

其中16年乙烯和PX的當量進口量分別超過1400萬噸和1200萬噸, 金額都在千億以上, 有待通過未來的新建大煉化和乙烷裂解填補。

雖然大石化技術上比較傳統, 不為資本市場偏愛, 但從海外可比經驗看, 全球化工50強中除杜邦等極少數企業, 大都擁有相當體量的煉化產能, 如台塑、雪佛龍等更是以煉化業務為主。

另外大煉化還提供了三烯三苯等重要石油原料,

給了企業相當大的向下延展空間, 如陶氏化學、里安德巴塞爾、英力士等都是依託上游煉化成為中游化工產業巨頭, 因此這個行業是可以產生很多大市值企業的。

而且我國絕大多數煉化產能都在中石化手中, 新進入企業又都是民營PTA巨頭, 如果能憑藉更為高效的管理和成本控制能力, 將PTA行業的發展歷程複製在煉化行業, 將有望實現市值的重大飛躍。

除了上游大煉化以外, 未來更大的發展方向無疑就是我國尚未攻克的產業短板和新能源、新材料。 從歷史經驗看, 我們每突破一個下游應用, 都會給上游產業鏈中的化工企業帶來一輪新的發展機遇。 如伴隨著顯示面板行業京東方的崛起, 康得新等電子化學品企業就獲得了快速的成長。

未來隨著我國大力推進晶片國產化, 與之配套的光刻膠、電子特種氣體、封裝材料、高純試劑等行業無疑也會迎來大發展。 還有我國汽車輕量化和大飛機的發展, 對碳纖維、聚碳酸酯等高端工程塑料也提供巨大的市場空間。

另外新材料領域的聚苯硫醚、聚醯亞胺我國都還有待突破, 新能源領域的各種鋰電池、燃料電池材料等未來也存在著爆發性增長的機會。

2、研發將成為未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過去我國企業的發展方式主要以數量型為主, 強調成本控制和產業規模, 這也成為我們最關注的化工企業核心競爭力, 甚至這兩年的週期性行情還進一步強化了這個選股邏輯。

但展望未來, 我國企業已經進入和發達國家全面比拼品質、比拼研發的階段。 相應這就對企業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僅僅以成本控制、產能擴張見長的企業很難適應未來的發展, 企業核心競爭力必須轉向技術研發和產品創新, 這才是未來最重要的選股邏輯!

我國化工研發人員數量龐大, 水準普遍不遜色于歐美, 但薪水卻只是其幾分之一, 這也決定了我國做同樣的研發, 投入遠少於發達國家。 其實相比大宗化工品原料高度依賴進口油氣, 我國在研發投放所需人力資本上的稟賦優勢無疑更為突出。 而且隨著近兩年的週期反轉, 很多化工企業盈利都達到幾十億的規模, 未來如果能找到好的產業方向, 完全有能力大手筆投入研發,

積極推進上下游整合, 最終發展成為平臺型企業, 並衝擊世界化工50強。

3、中國版世界化工50強

我國已經是全球排名第一的製造業大國, 在鋼鐵、水泥、家電、汽車、手機等行業的全球50強中, 都有大量的中國企業, 但化工行業卻只有中石化上榜, 這既表明了不足, 也代表了巨大的發展空間。

16年化工50強最後一名是科萊恩, 其收入規模為413億人民幣, 今年萬華化學前三季度收入已近達到389億元, 全年營收大概率就將沖入全球50強。

並且憑藉著今年近百億的巨額盈利, 公司未來有幾百億的投資能力用於新專案建設, 營收規模還將繼續大幅增長。

康得新作為國內化工行業市值第二大的企業, 一直以3M為對標企業,

致力於高端化工新材料領域的發展, 在預塗膜、光學膜、柔性材料領域都是國內龍頭, 並且還在進軍裸眼3D、VR顯示等新興領域, 集團層面也在大力推進碳纖維專案的商業化, 其16年收入為92億元, 淨利潤近20億元, 過去5年收入和利潤的複合增速為43%和81%, 如果線性外推, 再有4年收入規模就將達到550億元以上, 大概率也將沖入世界50強, 如果以利潤衡量其超越所需時間還要更短。

榮盛石化作為我國PTA的龍頭企業, 未來還將通過新建的浙江石化切入上游煉化領域, 19年1期項目全面達產後預計新增收入將達到上千億元, 屆時公司也有望沖入全球50強。

其實國內正在快速發展的化工企業還有很多, 如立志成為全球最大丙烯酸企業並進軍乙烷裂解的衛星石化、PTA另三家巨頭恒逸石化、恒力石化和桐昆股份, 都有望最終進入全球50強俱樂部。

4中國化工未來在品牌和創新

從中華文明的歷史規律看,只要政治穩定,30年必有所成、50年則有大治,70年就將進入盛世。

從78年改革開放算起,我們已經和平發展了40年,積累了相當的國力,未來配合技術進步和精細化程度提升,10年之內就有望在高端製造領域與日本、德國並駕齊驅,中國製造也將成為全球一流製造的代名詞。國內化工在現有絕大多數產品上都有望做到全球規模和效益第一,我國也將崛起為世界級化工強國。

20年內如果再依託“一帶一路”和軍事現代化,構建起人民幣主導的全球化金融體系,綜合國力將和美國全面接軌,我國製造業也將具備全球性品牌溢價。

我國下游消費類化工品,如輪胎、塗料、日化、潤滑油等行業將湧現出一批世界級品牌,有望複製阿克蘇、路博潤等50強企業當年向全球品牌輸出的成功經驗。

從更長期看,我國將憑藉著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創新人才集聚,拓展出人類生產力的新邊疆,引領新一輪工業革命,並推動全球進入下一輪康波繁榮期。

我國化工產業也將承接發達國家停滯多年的技術創新,研發出新的顛覆性產品,替代現有成熟產品替代,化工龍頭也將再現從0到1的成長性。30年後,我們會最終實現“兩個百年”的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都有望最終進入全球50強俱樂部。

4中國化工未來在品牌和創新

從中華文明的歷史規律看,只要政治穩定,30年必有所成、50年則有大治,70年就將進入盛世。

從78年改革開放算起,我們已經和平發展了40年,積累了相當的國力,未來配合技術進步和精細化程度提升,10年之內就有望在高端製造領域與日本、德國並駕齊驅,中國製造也將成為全球一流製造的代名詞。國內化工在現有絕大多數產品上都有望做到全球規模和效益第一,我國也將崛起為世界級化工強國。

20年內如果再依託“一帶一路”和軍事現代化,構建起人民幣主導的全球化金融體系,綜合國力將和美國全面接軌,我國製造業也將具備全球性品牌溢價。

我國下游消費類化工品,如輪胎、塗料、日化、潤滑油等行業將湧現出一批世界級品牌,有望複製阿克蘇、路博潤等50強企業當年向全球品牌輸出的成功經驗。

從更長期看,我國將憑藉著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創新人才集聚,拓展出人類生產力的新邊疆,引領新一輪工業革命,並推動全球進入下一輪康波繁榮期。

我國化工產業也將承接發達國家停滯多年的技術創新,研發出新的顛覆性產品,替代現有成熟產品替代,化工龍頭也將再現從0到1的成長性。30年後,我們會最終實現“兩個百年”的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