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侯孝賢的“自然法則”,什麼都想裝進來,而什麼都很難裝進來

影片:[悲情城市]

導演:侯孝賢

編劇:吳念真、朱天文

主演:陳松勇、李天祿、高捷、辛樹芬、梁朝偉、陳淑芳

類型: 劇情

上映日期:1989.10.21(中國臺灣)

紀念原因:影片上映28周年

[悲情城市]的時代背景是1945年到1949年這段歷史時期。

“就此段歷史而言, 材料的豐富浩瀚把人誘入其中無法自拔, 什麼都想裝進來, 而什麼都很難裝進來。 ”

至於怎麼取捨, 呈現怎樣的美學風格, 侯孝賢、朱天文、吳念真達成了默契。

編劇朱天文的想法是:截取片段, 抽刀斷水, 取一瓢飲。

侯孝賢說:擇取時間, 最差的一種就是只為了介紹或說明。

([悲情城市])不是為了介紹說明,

而是展現它本身存在的狀態。

吳念真將其稱為:無需向誰解釋, 只是酣暢呈現出被核心“浸染透了的片段”。

理念如此契合, 才有了遠距離凝視、深沉內斂的[悲情城市]。

後來, 侯孝賢稱其為"自然法則"。

從CP噱頭到"自然法則"

1985年, 侯孝賢的[童年往事]和[冬冬的假期]在國際影展上闖出名堂, 在臺灣地區卻被批不食人間煙火。

面對媒體和民意的壓力, 侯孝賢的製片人朋友——張華坤, 自告奮勇獻出一個怪招:

讓楊麗花配周潤發。

那時候, 影壇也流行組CP:秦漢與林鳳嬌, 周潤發與鄭裕玲……頗有市場。

楊麗花是閩南歌仔戲天后, 周潤發是香港地區英雄片天王。

▲本來倆人八竿子打不著, 如果能碰到一起, 勢必能引起大家關注。

最初的設計是楊麗花飾演青樓大姐大, 名叫阿雪;

周潤發飾演從香港來的密探。

兩人由衝突到生髮出微妙情感。

嘉禾願意投資, 於是吳念真敲定故事大綱, 朱天文負責寫劇本。 侯孝賢當時在拍[戀戀風塵]。

阿雪這個人物若要立起來, 得有扎實的家世背景。

於是, 阿雪的祖先、父母、兄妹逐個出生,

隱隱一門大戶被勾勒出來。

後來, 侯孝賢又去拍[尼羅河的女兒], 楊麗花和周潤發卻已經騰不出檔期。

阿雪一角也變來變去, 遊移模糊。

倒是阿雪那一大家, 更豐滿清晰。

▲索性, 把這個”配角家族”扶了正, 成了一個家族的[悲情城市]

沒有了"周潤發VS楊麗花"CP的噱頭,

侯孝賢開始重新審視這個故事。

最初的靈感來源於歌曲《南都夜雨》。

那種薩克斯風節奏, 讓他想到中國臺灣的江湖氣、浪漫, 血氣方剛。

後來說, 如果能拍出天意, 那就太過癮了。

大師出口自然視野、格局超出常人, "拍出天意"怕是一般人難以理解。

▲法國老牌電影雜誌《正片Positif》1990年12月刊, 以[悲情城市]劇照作封面。 不知道觀者能不能體會到侯導所謂"天意"

對別人, 他是這麼解釋:“我希望能拍出自然法則下人們的活動”。

梁朝偉的sensitive

[悲情城市]拉來2400萬台幣投資, 製片方希望有一個香港地區明星, 照顧香港市場。

侯孝賢想到了梁朝偉。

“很早認識他, 感覺他的眼睛裡可以透露非常多的壓抑, 情感上的壓抑”。

▲那時梁朝偉27歲,初入影壇。算起來,侯孝賢也是引路人

但當時梁朝偉不會說台語,國語又差,讓全劇組一籌莫展。

後來,還是侯導拍板:讓阿四(梁朝偉飾演的角色)啞巴算了——這才打開了局面。

而這個啞巴的形象,是編劇朱天文根據一位元前輩創作的。

老人叫陳庭詩,八歲從樹上摔下,傷到中耳,自此不能聽說。

後來,梁朝偉和其他幾位演員拜訪這位陳先生,幾人一邊吃飯一邊以筆交談。

問到,為什麼不用手語?

老人斯斯文文寫下:曾見到公交上聾啞人比手畫腳的聒噪樣子,便決意不學,寧可筆談。

梁朝偉動容,說陳先生好sensitive。

拍攝時,梁朝偉也把那種sensitive融入表演,卻並不順利。

侯孝賢曾形容:太精確了。

侯孝賢長期使用非專業演員,在銀幕上看起來卻感覺很真實。

梁朝偉表演的精准、細微之層次,太精緻乾淨,顯得他鶴立雞群,跟其他人產生差距。

▲劇照,梁朝偉與非職業演員辛樹芬

所以侯孝賢希望,梁朝偉能夠放粗糙些,直接些,溶入那些質感。

後來他自己也意識到,科班的精准表演與非科班出身的辛樹芬、李天祿、陳松勇的自然狀態格格不入。

▲他尤其喜歡辛樹芬的表演,稱其為沒有表演痕跡的演員

現在看,當時梁朝偉“混跡”非職業演員中,確是有跳脫之處,但不失為一次勇敢的嘗試。

況且,梁朝偉的母親看他電影,哭得最厲害的就是[悲情城市]。說他跟梁朝偉在生活中一摸一樣。

大概,他也把生活中的自己,放到電影中了吧。

▲那時梁朝偉27歲,初入影壇。算起來,侯孝賢也是引路人

但當時梁朝偉不會說台語,國語又差,讓全劇組一籌莫展。

後來,還是侯導拍板:讓阿四(梁朝偉飾演的角色)啞巴算了——這才打開了局面。

而這個啞巴的形象,是編劇朱天文根據一位元前輩創作的。

老人叫陳庭詩,八歲從樹上摔下,傷到中耳,自此不能聽說。

後來,梁朝偉和其他幾位演員拜訪這位陳先生,幾人一邊吃飯一邊以筆交談。

問到,為什麼不用手語?

老人斯斯文文寫下:曾見到公交上聾啞人比手畫腳的聒噪樣子,便決意不學,寧可筆談。

梁朝偉動容,說陳先生好sensitive。

拍攝時,梁朝偉也把那種sensitive融入表演,卻並不順利。

侯孝賢曾形容:太精確了。

侯孝賢長期使用非專業演員,在銀幕上看起來卻感覺很真實。

梁朝偉表演的精准、細微之層次,太精緻乾淨,顯得他鶴立雞群,跟其他人產生差距。

▲劇照,梁朝偉與非職業演員辛樹芬

所以侯孝賢希望,梁朝偉能夠放粗糙些,直接些,溶入那些質感。

後來他自己也意識到,科班的精准表演與非科班出身的辛樹芬、李天祿、陳松勇的自然狀態格格不入。

▲他尤其喜歡辛樹芬的表演,稱其為沒有表演痕跡的演員

現在看,當時梁朝偉“混跡”非職業演員中,確是有跳脫之處,但不失為一次勇敢的嘗試。

況且,梁朝偉的母親看他電影,哭得最厲害的就是[悲情城市]。說他跟梁朝偉在生活中一摸一樣。

大概,他也把生活中的自己,放到電影中了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