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那時候,計程車司機和空姐結婚才叫門當戶對

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沒有再看一部電視劇《情滿四合院》?為什麼這麼問, 主要是因為身邊看這部電視劇的人真的不多, 而它早在2015年就製作完成, 直到近期才上線。

這部電視劇原名《傻柱》, 沒有當紅小鮮肉, 題材懷舊, 講的就是老北京四合院鄰居們的感情, 但卻在豆瓣拿下了8.9的高分。 當然, 今天跟大家聊的不是這部電視劇, 而是它。

電視劇裡出現的計程車, 一下子喚起了我的回憶。

而這種老皇冠的計程車, 90後的我也是頭一次見到。

80年代, 老皇冠

這款老皇冠計程車誕生於北京的80年代, 而數量非常少。 計程車司機呢, 也都必須打領帶穿西服上班。 而在當時, 走在北京的皇城根你都不見得能見到他們的身影, 因為他們只在機場和各大飯店“趴活兒”。

而打這麼一輛車就要花5塊錢, 那時候白領的一個月工資也不會超過50塊, 所以計程車司機是金領。 也就是在那時, 稀少體面的計程車司機必須要娶空姐當媳婦才能顯得門當戶對。 因此, 成為司機在那個年代是很多男孩的夢想。

90年代初, “黃蟲”

我對北京計程車的最初印象就是從滿大街的黃色大發麵包車開始的。 因為這是北京計程車從稀有變為平民的標誌, 在90年代初, 汽車保有量非常低, 而大批的“黃蟲”出現, 馳騁在北京的大街小巷上特別顯眼。 主要是, 這一輛“面的”, 能夠拉人拉貨, 非常方便, 加上10塊錢10公里的車費便宜, 讓老百姓也捨得乘坐了。 而黃色的車身則是為了和美國計程車接軌, 引人注目。 從1984年至1999年, 天津汽車製造廠共生產了30萬輛大發, 其中90%是供給全國各地的出租行業使用。

新世紀, 紅色軍團

隨著1994年人們生活水準提高, “面的”已經無法滿足人對於乘坐的要求。 而此時國家的工業水準也已經遠超以前, 所以一系列在當時舒適性較高的夏利、富康進入了計程車行業。 因為夏利沒有空調, 所以每公里單價1.2元, 而有空調的富康則是1.6元。 所以經常會聽到有人說“今天沒看清, 打了個富康心疼死了!”

而我們的黃色“面的”因為安全性差,舒適性低,在1999年全面淘汰,京城的馬路上就被這支“紅色”軍團一下統領了十年之久。即便已經進入90年代後期,計程車司機仍是讓人眼紅的職業,因為普通家庭是沒有車的,所以即使家裡有一輛計程車都會顯得很有面子。

車型大換血,卻陷打車難

直到2006年,北京計程車進行了一次大換血,顏色變成了“花色”,而且也增加了車型,包括桑坦納3000、伊蘭特、索納塔、愛麗舍。車型多了,顏色花了,但是北京的計程車卻陷入了另一個難題,打車太難!

隨著外來務工人員的增加,僅僅6萬台計程車滿足不了這麼多人的需求。與此同時,北京汽車的保有量也在攀升,造成交通壓力,計程車司機們開始“挑活兒”,堵車的地方不願意去,所以即使能攔到空車,也不見得能拉你走。

而此時的計程車司機,也變成了苦差事,每天坐在車裡10個小時,一腳油門一腳刹車的對付堵車。而我們總說北京的“的哥”很貧,其實是因為他們整天都悶在車裡,就只是想找個人說說話。

互聯網時代,打車很簡單

在2006年過後的幾年,一直在出臺相關政策來緩解“打車難”的問題。直到2012年,智慧手機為計程車行業帶來了不小的影響,因為此時滴滴打車開始湧入大家視線。通過手機預約、呼叫計程車,讓打出租變得簡單起來。

但是幾年後Uber進入中國,讓私家車也能化身計程車,異軍突起。便宜的價格,豐富的車源,讓人們開始不只對計程車有執念。加上滴滴打車後來有陸續開通了快車、專車等服務,確實對當時的計程車市場造成了衝擊。

雖然說的北京計程車,但這也只是一個所有計程車的縮影。這些計程車的歷史變遷,能表現出當時中國汽車市場的情況。從80年代至今,計程車的每一次更新換代都表示著人們的生活的一次提高,和人們對於汽車需求的不同。

而這份“計程車回憶殺”估計也能喚醒你的記憶吧,一起來聊聊曾經的計程車。

求評論!求吐槽!求嘚瑟!

而我們的黃色“面的”因為安全性差,舒適性低,在1999年全面淘汰,京城的馬路上就被這支“紅色”軍團一下統領了十年之久。即便已經進入90年代後期,計程車司機仍是讓人眼紅的職業,因為普通家庭是沒有車的,所以即使家裡有一輛計程車都會顯得很有面子。

車型大換血,卻陷打車難

直到2006年,北京計程車進行了一次大換血,顏色變成了“花色”,而且也增加了車型,包括桑坦納3000、伊蘭特、索納塔、愛麗舍。車型多了,顏色花了,但是北京的計程車卻陷入了另一個難題,打車太難!

隨著外來務工人員的增加,僅僅6萬台計程車滿足不了這麼多人的需求。與此同時,北京汽車的保有量也在攀升,造成交通壓力,計程車司機們開始“挑活兒”,堵車的地方不願意去,所以即使能攔到空車,也不見得能拉你走。

而此時的計程車司機,也變成了苦差事,每天坐在車裡10個小時,一腳油門一腳刹車的對付堵車。而我們總說北京的“的哥”很貧,其實是因為他們整天都悶在車裡,就只是想找個人說說話。

互聯網時代,打車很簡單

在2006年過後的幾年,一直在出臺相關政策來緩解“打車難”的問題。直到2012年,智慧手機為計程車行業帶來了不小的影響,因為此時滴滴打車開始湧入大家視線。通過手機預約、呼叫計程車,讓打出租變得簡單起來。

但是幾年後Uber進入中國,讓私家車也能化身計程車,異軍突起。便宜的價格,豐富的車源,讓人們開始不只對計程車有執念。加上滴滴打車後來有陸續開通了快車、專車等服務,確實對當時的計程車市場造成了衝擊。

雖然說的北京計程車,但這也只是一個所有計程車的縮影。這些計程車的歷史變遷,能表現出當時中國汽車市場的情況。從80年代至今,計程車的每一次更新換代都表示著人們的生活的一次提高,和人們對於汽車需求的不同。

而這份“計程車回憶殺”估計也能喚醒你的記憶吧,一起來聊聊曾經的計程車。

求評論!求吐槽!求嘚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