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白居易的靈肉掙扎:寄言癡小人家女,慎勿將身輕許人!

白居易是唐朝三大詩人之一, 最拿手的是中長篇敘事詩, 堪稱獨步古今。 而說到他的敘事詩, 最出名的是《長恨歌》和《琵琶行》, 但最接地氣的卻是《井底引銀瓶》。

封建社會中, 私奔是一件極為大膽且冒險的行為, 為世俗所不容, 不被雙方父母所認可, 故而大多數以悲劇而告終。 白居易的《井底引銀瓶》就講述了這樣一個悲劇故事:

井底引銀瓶, 銀瓶欲上絲繩絕。

石上磨玉簪, 玉簪欲成中央折。

瓶沉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與君別。

憶昔在家為女時, 人言舉動有殊姿。

嬋娟兩鬢秋蟬翼, 宛轉雙蛾遠山色。

笑隨戲伴後園中, 此時與君未相識。

妾弄青梅憑短牆, 君騎白馬傍垂楊。

牆頭馬上遙相顧, 一見知君即斷腸。

知君斷腸共君語, 君指南山松柏樹。

感君松柏化為心, 暗合雙鬟逐君去。

到君家舍五六年, 君家大人頻有言。

聘則為妻奔是妾, 不堪主祀奉蘋蘩。

終知君家不可住,

其奈出門無去處。

豈無父母在高堂?亦有親情滿故鄉。

潛來更不通消息, 今日悲羞歸不得。

為君一日恩, 誤妾百年身。

寄言癡小人家女, 慎勿將身輕許人!

這首詩寫得極為精彩, 開頭的兩個比喻即暗示最終的結局, 牆頭馬上的文學意象更是描寫自由戀愛的經典, 直接啟發了元代白樸的雜劇《牆頭馬上》。

同時, 這又是一首創作意圖和藝術效果“鬧彆扭”的詩作。 白居易在創作這首詩時, 有一個很重要的目的, 即“止淫奔也”(副標題), 維護封建禮教。

從道德教化出發, 作為藝術家的白居易卻不知不覺把這個故事寫得極美, 反而產生了意料之外的效果, 不禁讓人同情這段純真的愛情。

可見, 道德和藝術之間天然是對立的。 道德強調規則、理性、克制欲望, 而藝術追求自由、浪漫、釋放天性。 這樣的衝突在白居易身上不止出現一次, 比如那首著名的《長恨歌》。

白居易創作《長恨歌》的目的是警醒後世皇帝不要耽于享樂, 批評李隆基和楊玉環的荒淫誤國, 但寫著寫著, 他完全忘了道德責任, 沉浸在浪漫愛情裡不能自拔,

生生將《長恨歌》寫成了愛情讚歌。

寫作《井底引銀瓶》時, 白居易一直想要控制自己, 特別是後半部分, 忍不住現身說法, 發出“寄言癡小人家女, 慎勿將身輕許人!”的大聲疾呼。

出現這種道德和藝術的“鬧彆扭”現象, 是白居易的個人思想和氣質所決定的。

白居易以封建衛道士自居, 宣導新樂府運動, 渴望建立一個秩序井然的理想社會。

但他自己的生活方式又是極為放蕩、腐朽的, 晚年著迷於美色, 甚至到了病態的程度。 購買、玩弄歌姬時, 他渾然忘了“為君一日恩, 誤妾百年身”, 又何曾為這些妙齡女子的未來著想過?

白居易的靈肉掙扎, 以及道德上的自相矛盾, 既是歷史的局限性, 也是人性的複雜之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