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別只看到吳彥祖的顏值,要看到他的想法

雖然吳彥祖已經40多歲了, 但影迷們提起他的時候, 最先想到的還是一個字——帥。

很多人就是因為顏值喜歡上吳彥祖的, 尤其是那些迷妹。 雖然人家早就結婚有孩子了, 多少人還是喜歡叫他“老公”。

吳彥祖本人倒很理智, 極力避免這種“男神”人設。 多次在各種場合表示:“在美國沒人說我帥”、“被粉絲叫老公感覺很尷尬”, 可能因為他明白, 靠顏值只能紅一時, 靠實力才能紅一世吧。

大海不是迷妹, 是直男, 不過直男也喜歡吳彥祖。

因為正所謂“喜歡一個人, 始于顏值, 陷於才華, 忠於人品。 ”大海喜歡吳彥祖不是因為他的顏值, 而是覺得他真的是一個好演員。

顏值對於演員很重要, 不過有時候長太帥也未必是好事, 因為人們往往會忽略演員其他的閃光點。 例如很少有人知道, 吳彥祖從小就學過武術, 能夠完成很多動作戲, 就得益於他的武術功底。

吳彥祖是美籍華人, 剛出道的時候不會粵語也不會普通話, 據說到現在漢語水準也是會說不會寫。

不過他在6歲那年看了李連傑的《少林寺》, 就對武術產生了興趣, 專門利用暑假來到北京習武。 暑假結束回到美國, 又讓父母給他找了個中國師傅, 一邊上學一邊練武術。

後來他考上美國俄勒岡大學, 還在大學裡成立了武術協會, 收了20多個老外當徒弟。

20歲那年, 吳彥祖又來到北京什刹海體校參加集訓。 李連傑、吳京等動作明星就是從什刹海體校走出來的, 吳彥祖去的時候正趕上吳京也在, 兩人還合過影。 後來吳京回憶說, 當時吳彥祖的師父是吳京的師姐, 所以論輩分吳京還是吳彥祖的師叔。

剛出道的時候, 外型確實給吳彥祖帶來了巨大的優勢。 他先是在香港當模特, 隨後被藝術片導演楊凡看中, 搭檔馮德倫、舒淇拍攝了處女作《美少年之戀》。

吳彥祖的外形帥氣, 還有8塊腹肌, 所以早期作品就是賣顏、賣肉。 別人問他:“阿祖, 脫掉衣服拍一些激烈的電影如何?”他想了想, OK 啊。 於是拍了一些不喜歡的電影, “那段時間很多人都要我脫衣服, 每部戲都要 sexy。 一開始覺得很刺激, 可拍多了就覺得很無聊。 那幾年什麼電影找來我都拍, 因為可能以後就再也沒有戲拍了。 ”

不過吳彥祖是一個有想法的演員, 賣顏賣肉堅持了幾年, 他覺得不滿意了, 於是在28歲那年, 他決定暫別演藝圈。 他說:“這條路不是我要的, 除了這個身體之外, 我還有別的東西可以給。 ”

離開的這段時間, 他回到美國進修表演, 然後又去內地學習武術。 當他覺得已經充好電, 就回到香港繼續自己的演藝事業, 不過這一次他開始對經紀公司說不。 儘管演員是個被動的職業,但吳彥祖的邏輯是:就算接不到好電影,但起碼可以拒絕爛片。

經過這次調整,吳彥祖的演藝事業達到了一個新高度。2004年與成龍合作《新員警故事》,他在裡面飾演人格扭曲、狂妄極端的反派,獲得了金馬獎的最佳男配;同年出演爾冬升的《旺角黑夜》,獲得了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

當然,這期間也不是沒拍過爛片。比如陸川導演,劉燁、吳彥祖、張震聯合出演的《王的盛宴》,典型一把好牌打爛的案例。

也有很多沒獲得獎項,但是口碑不錯的作品。比如與劉德華合作的《門徒》,與成龍合作的《新宿事件》。其中《新宿事件》裡吳彥祖出演了一名被毀容的殺馬特毒販,故意扮醜的另類造型令人印象深刻。

除此之外,他還有一部名氣不大的導演處女作《四大天王》,獲得了第26屆金像獎的新晉導演獎。不過這部影片也讓他幾乎得罪了香港整個娛樂圈,甚至遭到港媒的集體封殺。

吳彥祖通常的作品,要麼是動作槍戰,要麼是情感戀愛,都是很商業的題材,很少表達自己的觀點,很少去批判什麼,唯獨《四大天王》是個另類。

影片的拍攝過程就像一場行為藝術,吳彥祖先是對媒體放出消息,稱自己聯合尹子維、連凱、陳子聰成立了一個音樂組合,然後錄單曲、簽公司、出唱片。

最後,吳彥祖等人以偽紀錄片的形式把這些內幕全程偷拍了下來,並邀請張學友、莫文蔚、楊千嬅、謝霆鋒、張震嶽等大牌歌手出鏡,以採訪的方式對此現身說法,再進行剪輯,於是就有了這部電影。

當然港媒的封殺並沒能持續多久,隨著《四大天王》獲得新晉導演獎,吳彥祖的才華和觀點得到了主流電影人士的認可。通過這部影片,大眾也看到了吳彥祖的另一面:除了帥,我也有思想。

吳彥祖的演藝事業是從香港起步的,但是他從小在美國長大,說一口流利的英語,相比那些去好萊塢“打醬油”的華人明星,他的優勢得天獨厚。

於是很久以前就有人就問他,為什麼不去好萊塢發展?

吳彥祖回答說,他收到過很多美國劇本,但大多都是“打醬油”角色,都是好萊塢電影打入中國的一個噱頭,因此都拒絕了,“與其去好萊塢拍些奇怪的爛角色,為什麼不留在香港多演些好電影呢?”

所以我們看到國內一些明星或者熱衷於蹭紅毯,或者在好萊塢大製作裡打醬油,或者在國外拿個野雞獎就沾沾自喜,吳彥祖這種演員卻一直保持著冷靜。

在好萊塢,華人演員的話語權很少,甚至會受到各種歧視,比如同工不同酬,比如故意醜化華裔的角色。

這種現象成龍、李連傑遇到過,鞏俐、章子怡遇到過,吳彥祖也不例外。作為演員,他的選擇權不多,但還是那個態度:至少可以拒絕爛劇本。

2013年的科幻片《歐羅巴報告》,吳彥祖飾演了一名中國宇航員,是影片的男二號。這部電影雖然知名度不高,但是劇本相當扎實,比那些無腦作死的科幻恐怖片更寫實、更具科學性。

2015年吳彥祖出演美劇《荒原》,擔任男主角,這也是第一部由亞洲演員主演的、以亞洲人物為核心的美劇。

這部美劇在豆瓣的評分並不高,第一季只有6.5分,四千多人評價。但是在國外的Imdb上,兩萬多名觀眾給出的評分居然高達8.1,看來這部號稱“美版西遊記”的末日題材美劇,還是非常符合老外的審美的。

後來,他又接到了《魔獸》的劇本,雖然在片中飾演的古爾丹全程不露臉,但是戲份很重。而且按照吳彥祖的想法,他也急需證明自己不靠顏值演戲的能力。

他說:“通過和導演的聊天, 我發現他是真的需要我的表演,而且,這個角色也很重要。”

另外,就是本著學習的態度,嘗試用動作捕捉技術來表演。

他對媒體說:“接這部戲主要就是因為動作捕捉,我想試試看這個技術,雖然在亞洲有,但沒有這麼成熟,我覺得對於一個演員來說是一個特別好的挑戰,是完全用另外一種方法或者方式來演戲。”

最近,吳彥祖還有一部好萊塢災難片《全球風暴》上映,雖然戲份不多,但也不是打醬油。部分看過點映的媒體評價是:中規中矩,災難片標配,吳彥祖作為配角的表現可能比主演更出彩,不足之處就是劇情、特效都有一種廉價感。

不過這個鍋不能讓吳彥祖來背,據說影片早在2014年就拍攝製作完畢,原本定檔2016年3月,但由於檔期問題,一拖再拖,中間還補拍了很多戲份,一直到2017年10月才正式上映。

演員就是這樣,可能無法把控全域,但能把分內的事情做好,已經很難得了。

另外,吳彥祖還與“坎妹”艾麗西亞·維坎德出演了《新古墓麗影》,戲份應該也不少,預計2018年上映。不過作為重啟版電影,上映後難免會和老版進行一番比較,希望不會撲街吧。

現在好萊塢越來越把中國市場當回事兒了,雙方的交流合作越來越多,但是也拍了不少爛片。《長城》、《變5》的經驗告訴我們,大明星+大製作的圈錢套路已經不好使了,接下來該怎麼走,我們想好了嗎?

文/大海裡的針

儘管演員是個被動的職業,但吳彥祖的邏輯是:就算接不到好電影,但起碼可以拒絕爛片。

經過這次調整,吳彥祖的演藝事業達到了一個新高度。2004年與成龍合作《新員警故事》,他在裡面飾演人格扭曲、狂妄極端的反派,獲得了金馬獎的最佳男配;同年出演爾冬升的《旺角黑夜》,獲得了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

當然,這期間也不是沒拍過爛片。比如陸川導演,劉燁、吳彥祖、張震聯合出演的《王的盛宴》,典型一把好牌打爛的案例。

也有很多沒獲得獎項,但是口碑不錯的作品。比如與劉德華合作的《門徒》,與成龍合作的《新宿事件》。其中《新宿事件》裡吳彥祖出演了一名被毀容的殺馬特毒販,故意扮醜的另類造型令人印象深刻。

除此之外,他還有一部名氣不大的導演處女作《四大天王》,獲得了第26屆金像獎的新晉導演獎。不過這部影片也讓他幾乎得罪了香港整個娛樂圈,甚至遭到港媒的集體封殺。

吳彥祖通常的作品,要麼是動作槍戰,要麼是情感戀愛,都是很商業的題材,很少表達自己的觀點,很少去批判什麼,唯獨《四大天王》是個另類。

影片的拍攝過程就像一場行為藝術,吳彥祖先是對媒體放出消息,稱自己聯合尹子維、連凱、陳子聰成立了一個音樂組合,然後錄單曲、簽公司、出唱片。

最後,吳彥祖等人以偽紀錄片的形式把這些內幕全程偷拍了下來,並邀請張學友、莫文蔚、楊千嬅、謝霆鋒、張震嶽等大牌歌手出鏡,以採訪的方式對此現身說法,再進行剪輯,於是就有了這部電影。

當然港媒的封殺並沒能持續多久,隨著《四大天王》獲得新晉導演獎,吳彥祖的才華和觀點得到了主流電影人士的認可。通過這部影片,大眾也看到了吳彥祖的另一面:除了帥,我也有思想。

吳彥祖的演藝事業是從香港起步的,但是他從小在美國長大,說一口流利的英語,相比那些去好萊塢“打醬油”的華人明星,他的優勢得天獨厚。

於是很久以前就有人就問他,為什麼不去好萊塢發展?

吳彥祖回答說,他收到過很多美國劇本,但大多都是“打醬油”角色,都是好萊塢電影打入中國的一個噱頭,因此都拒絕了,“與其去好萊塢拍些奇怪的爛角色,為什麼不留在香港多演些好電影呢?”

所以我們看到國內一些明星或者熱衷於蹭紅毯,或者在好萊塢大製作裡打醬油,或者在國外拿個野雞獎就沾沾自喜,吳彥祖這種演員卻一直保持著冷靜。

在好萊塢,華人演員的話語權很少,甚至會受到各種歧視,比如同工不同酬,比如故意醜化華裔的角色。

這種現象成龍、李連傑遇到過,鞏俐、章子怡遇到過,吳彥祖也不例外。作為演員,他的選擇權不多,但還是那個態度:至少可以拒絕爛劇本。

2013年的科幻片《歐羅巴報告》,吳彥祖飾演了一名中國宇航員,是影片的男二號。這部電影雖然知名度不高,但是劇本相當扎實,比那些無腦作死的科幻恐怖片更寫實、更具科學性。

2015年吳彥祖出演美劇《荒原》,擔任男主角,這也是第一部由亞洲演員主演的、以亞洲人物為核心的美劇。

這部美劇在豆瓣的評分並不高,第一季只有6.5分,四千多人評價。但是在國外的Imdb上,兩萬多名觀眾給出的評分居然高達8.1,看來這部號稱“美版西遊記”的末日題材美劇,還是非常符合老外的審美的。

後來,他又接到了《魔獸》的劇本,雖然在片中飾演的古爾丹全程不露臉,但是戲份很重。而且按照吳彥祖的想法,他也急需證明自己不靠顏值演戲的能力。

他說:“通過和導演的聊天, 我發現他是真的需要我的表演,而且,這個角色也很重要。”

另外,就是本著學習的態度,嘗試用動作捕捉技術來表演。

他對媒體說:“接這部戲主要就是因為動作捕捉,我想試試看這個技術,雖然在亞洲有,但沒有這麼成熟,我覺得對於一個演員來說是一個特別好的挑戰,是完全用另外一種方法或者方式來演戲。”

最近,吳彥祖還有一部好萊塢災難片《全球風暴》上映,雖然戲份不多,但也不是打醬油。部分看過點映的媒體評價是:中規中矩,災難片標配,吳彥祖作為配角的表現可能比主演更出彩,不足之處就是劇情、特效都有一種廉價感。

不過這個鍋不能讓吳彥祖來背,據說影片早在2014年就拍攝製作完畢,原本定檔2016年3月,但由於檔期問題,一拖再拖,中間還補拍了很多戲份,一直到2017年10月才正式上映。

演員就是這樣,可能無法把控全域,但能把分內的事情做好,已經很難得了。

另外,吳彥祖還與“坎妹”艾麗西亞·維坎德出演了《新古墓麗影》,戲份應該也不少,預計2018年上映。不過作為重啟版電影,上映後難免會和老版進行一番比較,希望不會撲街吧。

現在好萊塢越來越把中國市場當回事兒了,雙方的交流合作越來越多,但是也拍了不少爛片。《長城》、《變5》的經驗告訴我們,大明星+大製作的圈錢套路已經不好使了,接下來該怎麼走,我們想好了嗎?

文/大海裡的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