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曾梵志惡搞梵古,作品競與梵古原作並置展出大半年,太牛了!

藝術家在工作室內創作《麥田群鴉》, 2017年 ©2017 曾梵志

曾梵志是時下賣價最貴的藝術家之一, 其畫價甚至超過歷史上很多大師。 為此,

很多人大為不滿, 不服。 論畫技, 水準一般般;論思想, 泛善可陳;論風格, 就是用書法對油畫的改造;論審美, 也僅僅是摹仿的變種;但就是這樣的水準, 卻屢屢創造藝術圈的神話。

現在活著的藝術家, 誰的作品在梵古美術館展過, 並且是和梵古原作並置聯展, 沒有人了, 只有曾梵志。 去年, 以此同法, 曾梵志還在盧浮宮以效仿原作的畫法與原作並置展出, 這在中國畫家中也是沒有見過的。 這次, 他還是用對名畫的改造之法, 將作品放到了梵古美術館去展了, 真的太牛了。

我看了下曾梵志的作品, 他是針對原作進行戲仿, 還是用他的老方法, 用線條將畫面切割分裂, 形成不一樣感覺的畫面。 曾與梵古的畫, 都是主要用線造型, 色彩多是固有色居多。

曾的線條如中國書法般飛揚, 梵古的線條基本上是素描的線條, 雖表面上相同, 本質上完全不一樣。

曾梵志的畫不是傳統經典的油畫味道, 完全是自個創新的畫法。 也可以說, 經典的玩意他畫不好, 畫著畫著畫成了這個樣子, 這樣畫法, 省事, 方便, 還有個人特點。

本想這種路子難得見天日, 很難在藝術圈子成氣候, 沒成想, 人家居然在油畫的腹地獲得如此大的認可。 就連很多一輩子追求歐洲中世紀經典油畫的所謂名家, 一生都沒有獲得這樣的認可, 你說牛不牛?這是為什麼?這僅僅是用市場吵作可以解釋的嗎?

那位大牛給開蒙一下?

據報導:2017年10月20日至2018年2月25日, 曾梵志的五件作品將于荷蘭阿姆斯特丹梵古美術館三樓的專題展廳與公眾見面。

五件作品與梵古原作並置展出, 這是誰策劃的美事, 居然還能實現, 真的太牛了。

曾梵志用三幅解構梵古的原作, 用他特有的層層疊加其標誌性的線條, 對圖像進行覆蓋和淹沒, 之後再把人物形象重新找出來。

Van Gogh, Self-portrait with Bandaged Ear, 1889, Oil on canvas, 51 × 45 cm, Private Collection (picture from Wikipedia)

曾梵志創作的紅色背景梵古像 Van Gogh III ©2017 曾梵志

自畫像之外, 曾梵志以梵古《麥田群鴉》為靈感而創作的震撼畫作與原作平行陳列。 梵古的風景多有實地, 是寫生而來。 要說思想, 沒有, 就是寫生而己, 由於他獨特的畫法而成就了他。 而曾梵志的風景, 沒有自然景觀,

多是心中臆想的瞎編風景, 主要是玩線條與色塊之間遊戲, 有些作品玩的挺有意思, 有些作品就很一般, 比如下面這幅, 顯然是畫糊掉了。 沒有主次, 沒有虛實, 太平了。

Van Gogh, Wheatfield with Crows, 1890, 50.5cm×103.0cm, Van Gogh Museum, Amsterdam (Vincent van Gogh Foundation)

曾梵志,麥田群鴉,2017,200x350cm ©2017 曾梵志

此次展覽還有一幅作品,曾梵志作於 2009 年的《靴子》,與梵古著名的靜物畫《鞋子》在展場並置。一雙破鞋子,兩人不同的處理,不同感覺。梵古畫的還有點文化與歲月,曾梵志畫的就是一靜物。

左: 梵古1886年的作品《鞋子》,目前藏於梵古博物館(梵古基金會). 右: 曾梵志2009的作品《靴子》©2017 曾梵志 (圖片來自梵古美術館官方網站)

以下是曾梵志說這個展覽的意思。

“ 坦率地講,如果不是因為這場展覽,我不會想到要畫這幾幅作品。對於梵古,我之前的瞭解僅限於‘這是一位偉大的藝術家’。但在這幾幅作品的創作過程中,我發覺自己逐漸對他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這不是指字面上的那種理解,而是我作為藝術家體會到了另一個藝術家在某些瞬間的情緒:創作既像是一種遊戲,又有時讓人覺得無所倚靠,但確實沒有什麼解決的辦法,你所能做的只有繼續投入其中……意識到這點讓我很觸動。”

藝術家在工作室內創作《麥田群鴉》,2017年 ©2017 曾梵志

“ 我覺得對梵古來說,自畫像可能是他審視自己的一個重要途徑,在他的創作體系,是很重要的一環;和其他藝術家交流、書信中也常常觸及這個畫題,借此視窗表達自我,所以我希望透過‘梵古自畫像’這個視窗去瞭解他。

我本次以他的一些自畫像作為創作母題,在畫面開始的時候是想重新體會一下他看自己的途徑。比如某個階段,他顯然很有自信,但某一個階段又陷入一種僧侶般的清心寡欲中。這個過程對我來說就像跟一個陌生人漸漸混熟悉一樣。此後我又在畫面上加入我自己的一些繪畫標記,這些線條疊加在他的面孔上,覆蓋和淹沒他,最後我再把他的形象從裡面重新找出來。這個過程,越到後來我就越覺得像朋友之間的一個小遊戲,所以我畫這幾件作品的時候心裡的感覺是輕鬆的。畫得很仔細,但情感上並沒有什麼負擔,也沒有去特意給作品賦予什麼意義。畫著畫著我覺得梵古看起來就像童話裡的人,不知道為什麼有這種感覺,但等到畫完,他確實在我心裡變成了一個傳奇。”

藝術家在工作室內創作《梵古III》,2017年 ©2017 曾梵志

“‘自畫像’於我而言也是很重要的畫題。我從學生時代就已經很喜歡肖像畫,22歲左右畫了一幅最滿意的作品,是對著鏡子畫的自畫像。在往後每個人生的重要階段,我都有強烈欲望要繪畫自畫像︰1993年移居北京人生軌跡遽變、1996年自覺面具作品達到成熟高峰、2005年、2009年我正在籌畫幾個國際展覽,每一階段我都繪畫過自畫像,像是某一種記錄。經歷這個觀察自我的過程,過往的一切似乎就被清零了,我覺得自己好像獲得新生一樣。我感覺繪畫自畫像時,是處在“回憶過去、展望未來、反省當下”這樣一個思考狀態,更清晰的瞭解、突破自己。”

Van Gogh, Self-Portrait, 1887, oil on cardboard, 19.0 x 14.1cm, Van Gogh Museum, Amsterdam (Vincent van Gogh Foundation)

此次展覽將展出至2018年2月25日。

曾梵志|梵古

展期:2017年10月20日至2018年2月25日

地點:荷蘭阿姆斯特丹梵古美術館三樓專題展廳

不管怎麼說,此舉的實現,就是很牛逼的事,你覺得呢?

曾梵志,麥田群鴉,2017,200x350cm ©2017 曾梵志

此次展覽還有一幅作品,曾梵志作於 2009 年的《靴子》,與梵古著名的靜物畫《鞋子》在展場並置。一雙破鞋子,兩人不同的處理,不同感覺。梵古畫的還有點文化與歲月,曾梵志畫的就是一靜物。

左: 梵古1886年的作品《鞋子》,目前藏於梵古博物館(梵古基金會). 右: 曾梵志2009的作品《靴子》©2017 曾梵志 (圖片來自梵古美術館官方網站)

以下是曾梵志說這個展覽的意思。

“ 坦率地講,如果不是因為這場展覽,我不會想到要畫這幾幅作品。對於梵古,我之前的瞭解僅限於‘這是一位偉大的藝術家’。但在這幾幅作品的創作過程中,我發覺自己逐漸對他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這不是指字面上的那種理解,而是我作為藝術家體會到了另一個藝術家在某些瞬間的情緒:創作既像是一種遊戲,又有時讓人覺得無所倚靠,但確實沒有什麼解決的辦法,你所能做的只有繼續投入其中……意識到這點讓我很觸動。”

藝術家在工作室內創作《麥田群鴉》,2017年 ©2017 曾梵志

“ 我覺得對梵古來說,自畫像可能是他審視自己的一個重要途徑,在他的創作體系,是很重要的一環;和其他藝術家交流、書信中也常常觸及這個畫題,借此視窗表達自我,所以我希望透過‘梵古自畫像’這個視窗去瞭解他。

我本次以他的一些自畫像作為創作母題,在畫面開始的時候是想重新體會一下他看自己的途徑。比如某個階段,他顯然很有自信,但某一個階段又陷入一種僧侶般的清心寡欲中。這個過程對我來說就像跟一個陌生人漸漸混熟悉一樣。此後我又在畫面上加入我自己的一些繪畫標記,這些線條疊加在他的面孔上,覆蓋和淹沒他,最後我再把他的形象從裡面重新找出來。這個過程,越到後來我就越覺得像朋友之間的一個小遊戲,所以我畫這幾件作品的時候心裡的感覺是輕鬆的。畫得很仔細,但情感上並沒有什麼負擔,也沒有去特意給作品賦予什麼意義。畫著畫著我覺得梵古看起來就像童話裡的人,不知道為什麼有這種感覺,但等到畫完,他確實在我心裡變成了一個傳奇。”

藝術家在工作室內創作《梵古III》,2017年 ©2017 曾梵志

“‘自畫像’於我而言也是很重要的畫題。我從學生時代就已經很喜歡肖像畫,22歲左右畫了一幅最滿意的作品,是對著鏡子畫的自畫像。在往後每個人生的重要階段,我都有強烈欲望要繪畫自畫像︰1993年移居北京人生軌跡遽變、1996年自覺面具作品達到成熟高峰、2005年、2009年我正在籌畫幾個國際展覽,每一階段我都繪畫過自畫像,像是某一種記錄。經歷這個觀察自我的過程,過往的一切似乎就被清零了,我覺得自己好像獲得新生一樣。我感覺繪畫自畫像時,是處在“回憶過去、展望未來、反省當下”這樣一個思考狀態,更清晰的瞭解、突破自己。”

Van Gogh, Self-Portrait, 1887, oil on cardboard, 19.0 x 14.1cm, Van Gogh Museum, Amsterdam (Vincent van Gogh Foundation)

此次展覽將展出至2018年2月25日。

曾梵志|梵古

展期:2017年10月20日至2018年2月25日

地點:荷蘭阿姆斯特丹梵古美術館三樓專題展廳

不管怎麼說,此舉的實現,就是很牛逼的事,你覺得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