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鄭曉龍再拍醫療題材劇 映照時代展現人文關懷

新華網北京10月24日電由鄭曉龍執導, 張嘉譯、王珞丹、江珊主演的新劇《急診科醫生》即將開播。 該劇通過60多個取材于現實生活的事件, 以及在事件中急診科所有醫護人員的行為, 表現了劇中人物在現代生活中的生存狀態和對生與死的判定。 多年以來, 導演鄭曉龍的作品一直都是高品質的保證, 此次新作《急診科醫生》將視角對準了醫療行業, 在他看來, 這部劇的可貴之處就在於劇中“體現出的人文關懷和人文精神”, 這是一部講人性、講生命尊嚴的故事, 而不是一部穿著白大褂談情說愛的故事。

主題設置:偏愛劇中的人文關懷

《急診科醫生》是鄭曉龍導演繼執導《永不放棄》、擔任《產科醫生》總策劃後第三次拍攝醫療題材的電視劇。 談及再次涉足醫療劇的原因, 鄭曉龍坦言:“《永不放棄》拍完以後, 有一點意猶未盡的感覺。 ”他曾公開表示自己拍過最滿意的作品, 既不是《甄嬛傳》也不是《羋月傳》, 而是2001年執導的醫療劇《永不放棄》。 而《急診科醫生》正是根據《永不放棄》的編劇點點的原創劇本《人命關天》改編的, “我很鍾愛點點寫的這個醫療題材劇, 我喜歡這裡面的人文關懷和高度, 劇中設計的故事情節是在精神的高度上講生命尊嚴的故事, 不是簡單的吃喝拉撒的故事。 ”

作為一部醫療題材劇, 如何處理醫患關係等敏感話題是劇中無法回避的問題,

對此, 鄭曉龍導演的看法是:“當眼裡有了人的時候, 醫患關係就會好處理。 ”面對病人時“打人得救, 罵人也得救”, 因為“你的職業是治病救人, 首先要把職業精神放到第一位, 這點做到了, 其他都好辦。 ”導演希望通過劇中對醫療知識和人文道義的展現, 讓醫務人員群體獲得更多關注, 並對緩解醫患關係起到正面積極的作用, 從而真正展現出導演最想傳達出的人文關懷。

拍攝難點:強調專業性與劇情結構

在行業劇中, 醫療劇是比較難拍的一類, 因為專業性強、要求高, 一不小心就會被網友挑刺吐槽, 此外還容易涉及敏感話題, 因此在劇情的把握和人物的刻畫上都要更加認真謹慎。 鄭曉龍拍攝《急診科醫生》邀請了北京協和醫院的醫生作為顧問,

全程提供技術和專業支援, 劇情涉及到的“比如搶救的動作、吃的藥多少毫克等等, 都要非常準確, ”醫學顧問從劇本探討到實際拍攝的具體環節都是一一把關, 力求保證醫學理論和現實細節的準確性。

除去專業性之外, 本劇拍攝的另一難點在於——結構, “一般的連續劇講一個起承轉合的故事, 情節有高潮錯落, 但我們不是這樣的, ”鄭曉龍導演介紹說, “我們是隨著不同的醫生面對不同病例的態度, 來結構故事, 同時還包括他們在自己互相之間面對病人應該如何處理來結構故事, 所以故事就不是線性的起承轉合。 ”雖然這種講故事的方式, 讓劇集拍攝難度增加, “但這也是最有意思的,

難點的東西, 你只要把它突破了就會是好東西。 ”

精品標準:大浪淘沙後留下優秀作品

在從業幾十年的時間裡, 鄭曉龍導演的作品從《渴望》到《金婚》, 從《編輯部的故事》到《北京人在紐約》, 從《甄嬛傳》到《羋月傳》……陪伴了幾代人的成長, 有太多部足以載入中國電視劇史的“現象級大片”, 而說到創作出如此之多經典作品的秘訣, 鄭曉龍直言:“首先是態度, 用什麼樣的態度面對創作;其次是要認真對待, 拍每部劇每個細節都要做好準備。 ”

也正是由於鄭曉龍導演兢兢業業的創作態度, 才讓他的作品多被打上了“精品”的標籤。 對於什麼是精品, 鄭曉龍導演有著自己的看法:“我認為不是得獎、不是收視率, 也不是演技, 精品——是大浪淘沙後歷史留下的這些優秀作品。

精品就要經得住時間的考驗、時代的考驗。 ”在他看來, 精品劇最重要的能真實的反應時代, 像鏡子一樣反應現實生活, 而不只是只具有娛樂功能, “要對社會有積極的影響, 要正確認識精品, 才能出現創作高峰。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