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本草綱目拾遺》中記載的一個故事,清朝霞浦人用茶葉竟能救命

春風十裡

天清色等煙雨

而我, 在煙霧嫋嫋中

泡上一杯香茗, 等你

霞浦縣, 福建省寧德市轄縣。 建城1700餘年, 是閩東最古老的縣份, 閩東文化中心, 這裡不僅有好山好水好風景, 更有好人好事與好茶!!

一直關注本刊的朋友們應該有留意, 前幾期我們已經為大家介紹了許多霞浦原生態的茶園與茶場, 也順便帶大家去瞭解了一些茶園當地的名俗特色及旅遊景點。

這幾年來, 在國家支持做大做強茶葉, 發展優勢特色產品以及大力發展茶旅遊產業, 提升茶業品質安全的政策中。 經霞浦茶業局及各大茶企的努力下, 霞浦元宵茶的品牌影響力在這幾年裡得到了高速長遠的發展。

古語道:好雨知時節, 當春乃發生。 似乎每年的清明印象中總離不開細雨的紛擾。 這一場場貴如酥油的春雨孕育出極其珍貴的霞浦元宵茶。 在這迷朦的小雨中, 小編將帶著大家前往溪南的茶園走一走。

茶葉傳說

相傳在清乾隆年間, 我省鬧了一場很嚴重的瘟疫, 溪南鎮的茶商便用當時所產的茶葉幫百姓治療,

沒想到效果奇佳。 這個傳說在 《本草綱目拾遺》中也有記載。 (清乾隆三十年, 版)記載道:“閩產瘟茶, 福寧府產之, 治瘟病。 ”可見這種能夠治療瘟病的“瘟茶”療效很好, 想必這瘟茶就是溪南茶葉的前身。

茶葉文化

溪南鎮位於福建省霞浦縣的西南沿海地區,

在東吾洋和官井洋之旁。 農業主產茶葉、水稻、花生, 兼產杉木、雜木, 養殖海帶、蟶、蠣、毛蚶、海參、黃瓜魚、鮑魚等。 著名景點有東安島、溪南小葛洪(紅山)、半月裡等。

溪南鎮半月裡莊, 是一個純佘族村落, 迄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 這裡山環水繞, 鐘靈毓秀, 原叫"半路裡", 後於清朝雍正年間半月裡先祖雷志茂根據村部地形猶如半月形,改稱"半月裡"。自被評為省級歷史文化名村後,這個佘家村落漸被世人知曉。

半月裡村村口處的一座主祭祀宮廟"龍溪宮",建于清雍正8年,是半月裡村最壯觀的古建築。宮廟內除了供奉佘族先祖和英雄人物,還供奉著媽祖神像。村民主任雷國勝介紹,清道光年間,半月裡村不少佘民將茶葉販賣往上海、福州、臺灣金山等地。這裡成為了溪南最早的茶業起始地。

那個時代霞浦縣的茶莊、茶行較多,在霞浦縣半月裡村佘族文化宮發現一枚清代末期的“陳裕興自製茶食”的商標,它說明霞浦茶商、茶行生意興隆,流通貿易量大。為了保證陳氏茶葉商行的茶葉、食品不被仿製而製作了商標,在那個朝代,他們已經生產了自己的品牌。

清代還出現了佘族著名茶商雷志茂。雷志茂是霞浦縣半月裡村人,佘族。他開啟的商號主營茶葉生意,兼營其它特產。雷志茂把當地生產的茶葉、鹽巴、海產等商品運走,將大米、布匹、鐵器和金銀製品等當地所缺少的物品運進來。從霞浦縣城到白露坑,從白露坑經霞浦村到苔崎渡,之後由苔崎渡出海,一邊到飛鸞渡往寧德,一邊到馬尾往福州,將閩東和福州與更遠的臺灣聯到了一起。

溪南茶園

目前溪南鎮很多村盛產茶葉。在南門村村口,放眼望去,除了看到在鱗以櫛比的民居以外,還能見到與青山融為一片綠海的茶園。晨曦中,新出的嫩芽沾滿了晶瑩剔透的露珠,在陽光下,折射出五彩斑斕的霞光。綠林與藍天相接,煥發出無限生機。

在蒼翠欲滴的茶園中,有兩個茶農正在辛勤的勞動。小編在採訪中得知,溪南鎮黨委、政府專門邀請了霞浦茶業局的專家到該村進行過技術指導與跟蹤幫扶,促進了茶企業的發展,增加了茶農的收入。當地的人們對此心存感激。

在這裡,目之所及,是漫山滿野的綠茶,整齊有序又變化無常,像一塊塊巨大無比的玉石橫亙天地間,碧綠碧綠的光芒,在忽隱忽現的雲霧中閃爍。置身其中,仿佛走進綠色的仙境。綠茶,綠山,綠水,連呼吸的空氣都洇蘊成了溫潤的綠氣。

當你繁華閱盡熱鬧享盡,又想覓一處清淨之所在,溪南是個不錯的選擇。這裡茶色鮮美。茶園地勢頗高,登高俯瞰,可觀賞到溪南百里風光,真可謂是天然的觀景台,喝好茶,看美景,遠離城市喧囂。

制茶品茶

在這令人心曠神怡的滿園春色裡,幾個茶農正在基地內為茶樹灌溉、施肥……忙的不亦樂乎。茶葉雖好,但採茶辛苦,制茶也辛苦。採茶人裸露在外的脖子與手臂經常被蚊子叮咬,紅腫一片。

而制茶,需要控制炒茶的溫度。因為制茶機器溫度太高,真的像在鐵扳上烤著一樣。從沒與茶農有過接觸的我,第一次知道每一片茶葉多麼的來之不易。

茶葉是大自然高貴的贈與。當我有幸拜訪了溪南茶園後,除了心懷感恩,更多的是對勞動者的尊敬和對茶葉的喜愛。

鄭板橋品茶曾邀“一片青山入座”,我品茶欲請一條大河作陪。茶最喜寧靜,人只有在天寧靜、地寧靜、夜寧靜、心寧靜中才能品出茶的真味與意境,實現與自然“潤物細無聲”的交流。

品茶,品的不僅是茶,品的是花香,品的是晨露,品的是輕煙,品的是和風,品的是夕陽,品的是月光,品的是江水,品的是春色,品的是萬物,品的是大自然,品的是歲月……

如果您也愛茶,便隨著小編來溪南逛一逛,聽一聽茶的傳說、看一看茶的文化、品一品茶的香茗。

後於清朝雍正年間半月裡先祖雷志茂根據村部地形猶如半月形,改稱"半月裡"。自被評為省級歷史文化名村後,這個佘家村落漸被世人知曉。

半月裡村村口處的一座主祭祀宮廟"龍溪宮",建于清雍正8年,是半月裡村最壯觀的古建築。宮廟內除了供奉佘族先祖和英雄人物,還供奉著媽祖神像。村民主任雷國勝介紹,清道光年間,半月裡村不少佘民將茶葉販賣往上海、福州、臺灣金山等地。這裡成為了溪南最早的茶業起始地。

那個時代霞浦縣的茶莊、茶行較多,在霞浦縣半月裡村佘族文化宮發現一枚清代末期的“陳裕興自製茶食”的商標,它說明霞浦茶商、茶行生意興隆,流通貿易量大。為了保證陳氏茶葉商行的茶葉、食品不被仿製而製作了商標,在那個朝代,他們已經生產了自己的品牌。

清代還出現了佘族著名茶商雷志茂。雷志茂是霞浦縣半月裡村人,佘族。他開啟的商號主營茶葉生意,兼營其它特產。雷志茂把當地生產的茶葉、鹽巴、海產等商品運走,將大米、布匹、鐵器和金銀製品等當地所缺少的物品運進來。從霞浦縣城到白露坑,從白露坑經霞浦村到苔崎渡,之後由苔崎渡出海,一邊到飛鸞渡往寧德,一邊到馬尾往福州,將閩東和福州與更遠的臺灣聯到了一起。

溪南茶園

目前溪南鎮很多村盛產茶葉。在南門村村口,放眼望去,除了看到在鱗以櫛比的民居以外,還能見到與青山融為一片綠海的茶園。晨曦中,新出的嫩芽沾滿了晶瑩剔透的露珠,在陽光下,折射出五彩斑斕的霞光。綠林與藍天相接,煥發出無限生機。

在蒼翠欲滴的茶園中,有兩個茶農正在辛勤的勞動。小編在採訪中得知,溪南鎮黨委、政府專門邀請了霞浦茶業局的專家到該村進行過技術指導與跟蹤幫扶,促進了茶企業的發展,增加了茶農的收入。當地的人們對此心存感激。

在這裡,目之所及,是漫山滿野的綠茶,整齊有序又變化無常,像一塊塊巨大無比的玉石橫亙天地間,碧綠碧綠的光芒,在忽隱忽現的雲霧中閃爍。置身其中,仿佛走進綠色的仙境。綠茶,綠山,綠水,連呼吸的空氣都洇蘊成了溫潤的綠氣。

當你繁華閱盡熱鬧享盡,又想覓一處清淨之所在,溪南是個不錯的選擇。這裡茶色鮮美。茶園地勢頗高,登高俯瞰,可觀賞到溪南百里風光,真可謂是天然的觀景台,喝好茶,看美景,遠離城市喧囂。

制茶品茶

在這令人心曠神怡的滿園春色裡,幾個茶農正在基地內為茶樹灌溉、施肥……忙的不亦樂乎。茶葉雖好,但採茶辛苦,制茶也辛苦。採茶人裸露在外的脖子與手臂經常被蚊子叮咬,紅腫一片。

而制茶,需要控制炒茶的溫度。因為制茶機器溫度太高,真的像在鐵扳上烤著一樣。從沒與茶農有過接觸的我,第一次知道每一片茶葉多麼的來之不易。

茶葉是大自然高貴的贈與。當我有幸拜訪了溪南茶園後,除了心懷感恩,更多的是對勞動者的尊敬和對茶葉的喜愛。

鄭板橋品茶曾邀“一片青山入座”,我品茶欲請一條大河作陪。茶最喜寧靜,人只有在天寧靜、地寧靜、夜寧靜、心寧靜中才能品出茶的真味與意境,實現與自然“潤物細無聲”的交流。

品茶,品的不僅是茶,品的是花香,品的是晨露,品的是輕煙,品的是和風,品的是夕陽,品的是月光,品的是江水,品的是春色,品的是萬物,品的是大自然,品的是歲月……

如果您也愛茶,便隨著小編來溪南逛一逛,聽一聽茶的傳說、看一看茶的文化、品一品茶的香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