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玉米大豆帶狀復種畝增收600元

日前, 國家重點研發計畫“糧食作物豐產增效資源配置機理與種植模式優化”專案示範區現場觀摩會在山東省德州市舉辦, 農業部相關部門領導、各省農業廳、各縣市農業部門負責人到場觀摩, 更吸引了各縣合作社、種植大戶到場參觀。

隨著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農業農村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的深入推進, 國家糧豐專案對玉米—大豆帶狀複合種植技術進行了研發及示範推廣, 此技術集成了種養結合、合理輪作和機械化間作套種等模式, 連續11年成為農業部主推技術, 為我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了新模式。

在機械化播種、收割現場, 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對玉米大豆帶狀複合種植技術要點、全國示範情況、田間勞作機具和配套農藝技術進行了簡要介紹。 專家表示, 此項複合種植技術的優勢在於優化田間配置技術, 提高光能和土地利用率, 增收效果顯著;大豆的固氮作用提高土地肥力, 降低農藥施藥量, 達到節本增效、節肥節藥的目的;優化農機農藝參數, 提高農機通過性與作業效率, 便於全程機械化操作, 且此種間套作模式規避了因單一作物市場價格波動帶來的增產不增收的風險。

據介紹, 不光在德州市, 四川、甘肅的家庭農場和專業合作社也開展了玉米—大豆帶狀複合種植技術的示範。 複合種植技術的運用使玉米不減產的同時,

間套作大豆畝產100-130公斤, 每畝可增收400-600元。 此外, 山西、安徽、寧夏、河南等地也開展了百畝示範田建設, 並有專業技術人員培訓指導, 示範效果顯著, 受到了眾多專家的肯定和農民的歡迎。

本報見習記者祖禕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