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深陷輿論風波的趣店,現在“認慫”還來得及嗎?

(趣店CEO 羅敏)

“no zuo no die”, 用這句話來形容上市後的趣店再合適不過了。 近日, 剛剛上市的趣店因CEO羅敏在一次媒體專訪中的“微妙”對話, 而導致趣店業務備受多方質疑,

眾多媒體更是將輿論矛頭一致指向趣店老闆羅敏, 痛斥其在採訪中“撒謊”。

最終, 在接連不斷的輿論風波打擊下, 趣店“樂極生悲”了。 10月23日美股開盤, 截止晚間9時36分, 趣店跌10.61%, 報29.5美元/股, 市值跌破100億。 緊接著, 10月24日淩晨又傳來消息, 今日趣店收盤股價暴跌, 截至收盤, 趣店股價下跌6.48美元至26.52美元, 跌幅達19.64%。 與當天開盤價31.89美元相比, 一天之內市值減少超17億美元。

 過山車般的“上市人生”

從“天堂”到“地獄”, 不過短短數日, 趣店卻經歷了猶如過山車般的“上市人生”。 互聯網金融作為一個敏感詞彙, 其背後巨大的商業利潤, 不可控的風險因素等等, 本就備受詬病。 所以一朝上市的趣店, 其上市之路也註定充滿坎坷。

顯然, 趣店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更未料到暴風雨居然來得如此猛烈。 上市之初, 趣店就已自帶光環出場, 成立三年已成中國最大的線上小額現金貸款平臺、2017上半年利潤近10億、開盤當日股價大漲43%, 最高市值, 一度沖到了近117億美金……

彼時的趣店可謂是一時風光無幾,

光看那張火遍全網的上市合照, 就知道趣店創始人羅敏和他的投資人們有多開心了。 為了彰顯自己當初的決定有多麼機智, 趣店幾乎所有叫得上名的投資人梅花天使創投、藍弛創投、昆侖萬維都紛紛跳出來為趣店喝彩, 炫耀自己的投資回報, 順便誇一下自己眼光有多獨到。 反正就是要讓全世界知道, 投趣店太值了, 趣店賺了好多錢。

於是伴隨著歡呼聲, 鋪天蓋地的質疑聲就來了。 趣店半年盈利的9億多從何而來?趣店的流量從哪裡來?趣店為什麼能避開層層監管和限制短時間之內踏上IPO之路, 這裡面又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

而原本就因為“校園貸”備受質疑的趣店, 如今即使改頭換面也是百口莫辯了。 隨著輿論的聲音越來越多,

趣店終於坐不住了, 10月20日, 趣店官方向媒體發佈了一條嚴正聲明, 稱上市之際部分微信公眾號散佈不實言論, 對其商譽造成不良影響, 目前已保全相關資料, 將啟動法律手段進行維權。

這條聲明對於正處於風口浪尖的趣店可謂是“火上澆油”, 畢竟惹惱了全中國大部分有影響力的媒體們, 想在圈子裡混下去可就難了。 果不其然, 該聲明一出不僅沒有壓住輿論的浪潮, 反而關於趣店的各種“不明操作”被紛紛挖出, 輿論聲較之前更勝。

眼看著局勢一步步失控, 趣店的市值和股價一路下滑, 老闆羅敏終於坐不住, 心急之下直接跳過公關, 擅自接受了媒體的採訪, 隨後也就有了那篇刷爆朋友圈的文章——《趣店羅敏回應一切》。

也許是羅敏太急於洗白, 用力過猛, 沒有注意措辭, 整個訪談回答漏洞百出, 最終不僅坑了自家公關, 更是被社交媒體頻頻打臉, 指其公開撒謊, 就這樣趣店徹底被推進了輿論的深淵。 原以為激進的羅敏大大會繼續出來發聲, 今日上午趣店方面卻公開表示, 羅敏將拒絕接受一切媒體採訪, 並且在靜默期不會再發聲。

至此, 中概股歷史上一次少有的“意外事故”總算告一段落。 不過話說回來, 趣店這會兒才明白“沉默是金”的道理, 乖乖認慫, 還來得及嗎?

 趣店拿什麼來拯救自己

其實, 目前對趣店業務最大的爭議就是來分期的現金貸利率。 眾所周知, 趣店的前身是趣分期, 是以做校園貸發家致富的, 而伴隨著校園貸諸如“女大學生賣身還債”、“因還不起貸款跳樓”、“暴力催貸”……等負面新聞的不斷曝出, 關於趣分期現金貸利率的質疑聲也越來越多,有甚至說趣分期所謂低於36%的現金貸利率,實際上是高於民間借貸利率的。

雖然趣分期為了擺脫輿論風波,最終不得已砍掉校園貸業務,轉身成立了趣店,以電商的身份再度出現在大眾面前,但伴隨著趣店的成立,“趣店校園貸業務真的終止了嗎”這個疑問卻一直懸在趣店的頭上,遲遲未落。

如今這碗冷飯再被拿出來炒作,依舊為圈內外所津津樂道,期間更有業內人士分析評論,趣店那所謂的9億多盈利,80%都來自趣分期的現金貸業務,而以現金貸的普遍利率來算,來分期是超過業內平均水準的。

說到底都是趣店早年“校園貸”業務惹的禍,至於趣店現在究竟有沒有在經營這項業務,相信連趣店自己都不知道。畢竟自螞蟻金服投資趣店以來,無論是業務上還是技術上,趣店都可以算是一個不折不扣,還未“斷奶”的小娃娃。

流量上,趣店依靠螞蟻金服旗下支付寶的導流,從支付寶獲取大部分用戶;技術上,趣店則依靠芝麻信用評分體系進行信用評級,避免重複借貸,解決互聯網金融在風控上的問題。那麼,從流量到技術都無法自己掌控的趣店,如何一口咬定“我們一旦發現一個人是學生,就拒絕借錢”?就憑註冊位址、使用者自己填寫的個人資訊判斷?這未免也太不靠譜了吧……

所以,即便公眾對這個問題產生質疑,作為公司領導人嚴肅地表個態就好了,幹嘛把話說那麼絕對?況且如何準確判斷對方的身份資訊,並對借貸物件進行篩選,行業內目前應該也沒有哪家能做到百分百判斷準確,大膽承認這種現象的存在,並用資料說明這種概率很低,其實也是可以理解的。

至於趣店過分依賴螞蟻金服,離開了螞蟻金服如何生存的問題,我們這些吃瓜群眾還真不用擔心。畢竟現在以螞蟻金服與趣店的關係,一方面螞蟻金服雖然負責給趣店提供技術支援和導流,但這些也都是人家趣店自己花了大價錢買的,據瞭解,僅2016年趣店付給螞蟻金服的費用就高達4億,這也是一筆不少的收入吧?另一方面,螞蟻金服自己作為投資人,手握著半年就能掙9億多的趣店的股份,一年怎麼說也該有上億的收益吧?

這麼划算的生意,誰會拱手送人。所以說,作為這場戰略合作中最大的受益者,螞蟻金服至少短時間內是不會拋棄趣店的。況且,人家趣店自己也有表示過公司在引流、技術研發、降低壞賬率、風控等方面也在持續努力,難保哪天功成名就,離了螞蟻金服也能活得很好呢?

不過話說回來,這次風波也算是給趣店敲響了警鐘,畢竟有些顯而易見的市場風險既然存在,你也不能視若無睹,拿市場做創業賭注吧?

 不可忽視的市場風險

如果說趣店披露的招股書不假,那麼趣店是如何在保證高額利潤的情況下,使得壞賬率遠低於正常行業水準,低達0.5%的?又是什麼原因給羅敏底氣聲稱“凡是過期不還的,我們這裡就是壞賬,我們的壞賬,一律不會催促他們來還錢。電話都不會給他們打。你不還錢,就算了,當作福利送你了。”、“我們的壞賬率低於0.5%,這是非常低的,所以那些人不還錢,我們承受得起。”?

這一系列問題的源頭無非就是一個“錢”字。這麼龐大的資金從何而來?趣店又是如何在短短三年內實現,由2014年0.24億元的盈利,飆升至2016年14.43億元,年均增長近十倍的盈利的?

(趣店招股書內容)

根據趣店此次披露的招股書顯示,2017年上半年趣店從機構合作夥伴獲得信貸經費資助達183.67億元,而趣店的總資產負債表規模為353.92億元。也就是說趣店從機構合作夥伴獲得信貸經費資助已經超過其總資產的一半。也就是說趣店是以“助貸”的模式在向使用者和消費者放貸的。

而前面提到,有業內人士披露趣店80%的營收來源於趣店的現金貸業務。此外,根據調查發現,助貸服務機構可以選擇合作的資金方包括:銀行、持牌消費金融公司、互聯網小貸公司等持牌金融機構。

也就是說,趣店從助貸合作機構獲得的龐大信貸經費,並非穩定的資金來源,這其中就存在一定的市場風險,而這種風險伴隨著趣店體量的不斷增大,風險也會逐漸增加。

此外,連銀行機構都無法保證信用卡低於0.5%的壞賬率,趣店如何能做到?這些壞賬沒有了背後強大的資金支持,趣店又該如何承擔,難道真如羅敏所說“就當送福利”了?對此,F君表示懷疑。

雖說有消費需求卻沒有信貸管道,這部分群體在金融市場看來,的確是一塊讓人垂涎欲滴的“肥肉”,但是只顧表面利益而忽略市場背後的風險,顯然是行不通的。

趣店在招股書中對自身的定位是“信貸提供商”,而作為一個現金貸平臺,資金安全顯然是最重要的問題。如今,趣店已經踏上了IPO的道路,市場對趣店的考驗也才剛剛開始。

關於趣分期現金貸利率的質疑聲也越來越多,有甚至說趣分期所謂低於36%的現金貸利率,實際上是高於民間借貸利率的。

雖然趣分期為了擺脫輿論風波,最終不得已砍掉校園貸業務,轉身成立了趣店,以電商的身份再度出現在大眾面前,但伴隨著趣店的成立,“趣店校園貸業務真的終止了嗎”這個疑問卻一直懸在趣店的頭上,遲遲未落。

如今這碗冷飯再被拿出來炒作,依舊為圈內外所津津樂道,期間更有業內人士分析評論,趣店那所謂的9億多盈利,80%都來自趣分期的現金貸業務,而以現金貸的普遍利率來算,來分期是超過業內平均水準的。

說到底都是趣店早年“校園貸”業務惹的禍,至於趣店現在究竟有沒有在經營這項業務,相信連趣店自己都不知道。畢竟自螞蟻金服投資趣店以來,無論是業務上還是技術上,趣店都可以算是一個不折不扣,還未“斷奶”的小娃娃。

流量上,趣店依靠螞蟻金服旗下支付寶的導流,從支付寶獲取大部分用戶;技術上,趣店則依靠芝麻信用評分體系進行信用評級,避免重複借貸,解決互聯網金融在風控上的問題。那麼,從流量到技術都無法自己掌控的趣店,如何一口咬定“我們一旦發現一個人是學生,就拒絕借錢”?就憑註冊位址、使用者自己填寫的個人資訊判斷?這未免也太不靠譜了吧……

所以,即便公眾對這個問題產生質疑,作為公司領導人嚴肅地表個態就好了,幹嘛把話說那麼絕對?況且如何準確判斷對方的身份資訊,並對借貸物件進行篩選,行業內目前應該也沒有哪家能做到百分百判斷準確,大膽承認這種現象的存在,並用資料說明這種概率很低,其實也是可以理解的。

至於趣店過分依賴螞蟻金服,離開了螞蟻金服如何生存的問題,我們這些吃瓜群眾還真不用擔心。畢竟現在以螞蟻金服與趣店的關係,一方面螞蟻金服雖然負責給趣店提供技術支援和導流,但這些也都是人家趣店自己花了大價錢買的,據瞭解,僅2016年趣店付給螞蟻金服的費用就高達4億,這也是一筆不少的收入吧?另一方面,螞蟻金服自己作為投資人,手握著半年就能掙9億多的趣店的股份,一年怎麼說也該有上億的收益吧?

這麼划算的生意,誰會拱手送人。所以說,作為這場戰略合作中最大的受益者,螞蟻金服至少短時間內是不會拋棄趣店的。況且,人家趣店自己也有表示過公司在引流、技術研發、降低壞賬率、風控等方面也在持續努力,難保哪天功成名就,離了螞蟻金服也能活得很好呢?

不過話說回來,這次風波也算是給趣店敲響了警鐘,畢竟有些顯而易見的市場風險既然存在,你也不能視若無睹,拿市場做創業賭注吧?

 不可忽視的市場風險

如果說趣店披露的招股書不假,那麼趣店是如何在保證高額利潤的情況下,使得壞賬率遠低於正常行業水準,低達0.5%的?又是什麼原因給羅敏底氣聲稱“凡是過期不還的,我們這裡就是壞賬,我們的壞賬,一律不會催促他們來還錢。電話都不會給他們打。你不還錢,就算了,當作福利送你了。”、“我們的壞賬率低於0.5%,這是非常低的,所以那些人不還錢,我們承受得起。”?

這一系列問題的源頭無非就是一個“錢”字。這麼龐大的資金從何而來?趣店又是如何在短短三年內實現,由2014年0.24億元的盈利,飆升至2016年14.43億元,年均增長近十倍的盈利的?

(趣店招股書內容)

根據趣店此次披露的招股書顯示,2017年上半年趣店從機構合作夥伴獲得信貸經費資助達183.67億元,而趣店的總資產負債表規模為353.92億元。也就是說趣店從機構合作夥伴獲得信貸經費資助已經超過其總資產的一半。也就是說趣店是以“助貸”的模式在向使用者和消費者放貸的。

而前面提到,有業內人士披露趣店80%的營收來源於趣店的現金貸業務。此外,根據調查發現,助貸服務機構可以選擇合作的資金方包括:銀行、持牌消費金融公司、互聯網小貸公司等持牌金融機構。

也就是說,趣店從助貸合作機構獲得的龐大信貸經費,並非穩定的資金來源,這其中就存在一定的市場風險,而這種風險伴隨著趣店體量的不斷增大,風險也會逐漸增加。

此外,連銀行機構都無法保證信用卡低於0.5%的壞賬率,趣店如何能做到?這些壞賬沒有了背後強大的資金支持,趣店又該如何承擔,難道真如羅敏所說“就當送福利”了?對此,F君表示懷疑。

雖說有消費需求卻沒有信貸管道,這部分群體在金融市場看來,的確是一塊讓人垂涎欲滴的“肥肉”,但是只顧表面利益而忽略市場背後的風險,顯然是行不通的。

趣店在招股書中對自身的定位是“信貸提供商”,而作為一個現金貸平臺,資金安全顯然是最重要的問題。如今,趣店已經踏上了IPO的道路,市場對趣店的考驗也才剛剛開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