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在大涼山,意外走進了畢摩的家,畢摩,是彝族的智者

隨著外出攝影次數的增多, 漸漸悟出, 出行之前要先做好功課, 瞭解當地的文化與風俗, 特別對少數民族地區更是如此, 這樣才能有的放矢,

才能儘量做到心中有數, 才能做到少留遺憾, 哪怕只是粗淺的查閱和閱讀, 都會讓你有所斬獲, 都不會讓你碰到具體景物時一臉的茫然, 或盲目的亂拍。 你會有一種久別重逢的感覺, 還會有一種“哦, 原來你在這裡呀”的欣然。

初冬的大涼山陽光明媚,

樹上的黃葉依舊裝飾著大涼山這個被人稱為“太陽的部落”的地方。

那天, 當我們氣喘吁吁的爬上美姑縣依果覺鄉木爾村的山頭, 一家一家的走訪時, 意外的走進了畢摩的家, 依舊是土坯房, 只是土屋的外牆上, 高掛著的一張張牛羊皮, 彰顯著與眾不同的氣勢;

你或許會問, 什麼是畢摩?其實, “畢摩”是彝語的音譯, "畢"為"念經"之意, "摩"意為"有知識的長者"。 "畢摩"就是指專門替人禮贊、祈禱、祭祀的人, 學界大多稱他們為祭司。

畢摩的家依舊是昏暗的, 從小小的天窗上射下來的一束藍光, 猶如佛光, 照耀著彝族的子民們;

依舊是地上三石鼎立的火盆, 紅色的火焰搖曳著, 舔舐著鍋內煮著的坨坨肉;依舊是熱情的主人端上他們自己家釀造的米酒敬客人, 這用大麥釀造的,甜甜的,帶著麥香,裡面的大麥有點嚼頭。這就是彝族的風俗,無論是貧窮還是富有,每逢有客人到來,都要給客人敬酒。

與其他家庭不同的是,畢摩的家熱鬧非凡,來的客人絡繹不絕,基本都是晚輩。不知是不是受到現在社會的影響,畢摩會給那些年輕人發壓歲錢。畢摩老人不太會說漢語,但臉上一直掛著微笑,看得出這是一個受人尊重的老人。

或許是神的指引,或許與來之前做功課有關,我在他家昏暗的牆上,意外的發現了畢摩經卷,那像天書一樣的文字有著巨大的魔力,吸引著我的目光,讓我不由自主地來到它的跟前。

經卷的紙張像是快要風化了,泛著黃色,薄如蟬翼,經卷上畫有觀音菩薩,旁邊是日月相伴,下面有兩隻孔雀,兩邊是彝族文字……據其在外打工的兒子介紹,畢摩經書繁多,這僅僅是其中的一種。彝文是一種古老的音節文字,一個字形代表一個意義,從結構上看,形如象形文。我小心翼翼地翻動著這些歷史的畫卷,它,把我帶進了一個歷史悠久的古老民族。

這是一個血脈相對單純的民族,在4500多年裡一脈相傳,生存至今。這是一個有著多種崇拜的民族,主要有自然崇拜、圖騰崇拜和祖先崇拜,比如經卷上所畫的菩薩、日月、孔雀。

自然崇拜中,最主要是對精靈和鬼神的信仰,有“靈魂不死”的觀念,認為人的靈魂能離開人的形體而存在,生時靈魂附體,死後靈魂遊蕩在人間。而畢摩正是通過念誦經文與神、鬼溝通,充當人們與鬼神之間、祖先之間的矛盾調和者。

"畢摩"就是指專門替人禮贊、祈禱、祭祀的人,學界大多稱他們為祭司

彝族人從古至今都認為畢摩是"智者",是知識很豐富的人,畢摩神通廣大,學識淵博,不僅有作畢、司祭、行醫、占卜等主要職能,還兼有整理、規範、傳授彝族文字等文化職能,撰寫和傳抄包括宗教、哲學、倫理、歷史、天文、醫藥、工藝、禮俗、文字等典籍。畢摩在彝族人的生育、婚喪、疾病、節日、出獵、播種等生產生活中起著主要作用。畢摩既掌管神權,又把握文化;既司通神鬼,又指導著人事。在彝族人民的心目中,畢摩是整個彝族社會中的知識份子,是彝族文化的維護者和傳播者。

可以說畢摩在彝族既是神一樣的人,也是人一樣的神,在他們的生活與生命中,畢摩無處不在,畢摩文化無時不有。

在畢摩的宗教活動中,畢摩們自身形成了一套約定的規範,比如畢摩不能言而無信,不能嫌貧愛富亂取畢酬,不能亂倫,不能隨意減少儀式程式,不能亂點犧牲用物,不能不守畢道畢約,不能受賄,不守信用的畢摩可誅之。同時,民間不能隨意與畢摩開玩笑,不得侮辱畢摩,殺畢摩者罪加一等。凡此等等,不但規範著畢摩的行為,而且規範著民眾的行為。

據說我們見到的這個老人是很有威望、很了不起的畢摩,遺憾的是沒看到他施展魔法的場面,也沒看到畢摩的法衣、法帽以及法器。他的兒子不太好意思對我們說:“這些都是迷信。”或許他是受到外來思想的影響,或許他是謙虛,但他應該知道這些古老的、博大精髓的彝族文化有著怎樣的厚度,或許這其中有些是屬於迷信,但更多的應該是讓人們擁有信仰,擁有活下去的理由。

我們再從彝族人的服飾上來看看他們的審美取向及文化,應該說彝族服飾古樸、獨特,較完整地保持了傳統服飾的文化特徵。女上衣均為右衽大襟衣,下穿百褶裙。男女老幼皆披擦爾瓦、披氈,裹綁腿,套氈襪。女人大多喜歡戴銀飾。

當我碰到這位老人時,她的服飾超出了我的認知範圍,我下意識的按動了快門,儘管她的嘴上帶著殘渣,可那藍白碎花相間的上衣,多像是一件上好的青花瓷,與藏藍色的絲絨帽和藏藍色的絲絨裙相配,真是無比的優雅!

我不知道這些花色在彝族人的風俗裡有著怎樣的象徵意義?也不知道這與彝族圖騰崇拜的多樣性是否有關?但我知道這與其居住的生態環境息息相關 ,也與其民族文化緊密相連。能有此品味,真的很不一般。有時我們真的不必把自己看的太高,真正的品味或許就在民間,藝術或許就在平實的生活中。

後來才知道傳統彝族崇尚和喜愛的顏色是白色、黑色和藍色。而不是現在人們所說的紅、黃、黑。彝族傳統服飾幾乎找不到黃色和紅色,注意,這裡說的是“傳統服飾”,也或許現在的彝族服飾和顏色有所改進,也或許不同年齡層所採納的花色有所不同。但它們都來自於彝族先民對自然的認識,經歷了一個從簡單到複雜逐步豐富的過程。

再來看另一老人肩上背小孩用的背帶,上面用青色和綠色絲線繡的圖案,搭配的是如此的協調,那種過渡一點都不突兀。據說挑花刺繡是彝族服飾的特點,彝族婦女幾乎人人都是挑花刺繡的能手。我想,這些刺繡一定帶著濃厚的彝族色彩和生活氣息,所以,它給人以素雅平和的感覺。

遺憾的是,現在的彝族人除了有一部分老年人還在穿彝族服裝外,已經很少看到這一有著民族特色和傳統風格的服裝了,不知這是時代的進步還是退化?但我想,保持本民族的風格或許更時尚,更具特色,也更能讓人們感受彝族的文化。但願這一民族特色不要遺失才好。

看到這張圖時,你想到了什麼?是食物?是人吃的?還是牲畜吃的?我不知道,但將它放在牆頭上晾曬,估計是給人吃的,難道是苦蕎麥餅?百度說:彝族以種植蕎麥、大麥、小麥、玉米、燕麥、土豆為主,涼山、昭通、畢節這些地方的彝族多食用蕎麥餅、米飯、玉米飯,無論豬、羊肉做成“砣砣”或大塊肉他們都喜歡,喜歡喝用肉湯做成的酸菜湯。顯然,這不是肉類的食品,看著那深褐色的團團我目瞪口呆,放大了看才發現,中間還有些胡蘿蔔和玉米粒,難道彝族人以此果腹?

再看這張圖片,“呵護陽光青春”的字樣清晰可辨,可院子裡除了那幾塊能踏腳的石頭外,幾乎不能踏入,這似乎就是一個豬圈,如果你放大了看,就會發現地上、門框上的蜘蛛網上有許多白色的蛆,讓人觸目的同時,心中在隱隱地作痛,不得不讓人悲哀呀!這是一個貧苦的家庭,這是一個苦難的民族。不知年輕小夥子的婚姻狀況如何?會有人嫁給他嗎?

彝族的婚姻主要是一夫一妻制、同族內婚、等級內婚、家支外婚、姨表不婚、姑舅表優先婚。

解放前涼山彝族奴隸制社會中實行嚴格同族內婚、等級內婚制。不同等級之間不允許締結婚姻關係,特別是自視高貴和純潔的茲莫、諾合統治階級,不能與被統治階級中的任何一個等級的人戀愛和締婚或發生婚外性關係。彝族嚴禁姨表兄妹相婚(即姨表不婚)就如彝族諺語所說的“再缺糧食,甜蕎苦蕎不能同吃;再缺衣裳,山羊皮綿羊皮不能同穿;再缺配偶,兄妹不能結婚。”姨表兄弟姊妹之間的通婚、戀愛和性關係,都將被視為亂倫,按習慣法將予以處死。

現在彝族人的婚姻觀有所改變,彝族女人是可以嫁到外地或外族人的,只是不知道他們的等級制是否還存在?但從某些女人的神態上,似乎又能捕捉到貴族的影子,那種從骨子裡透出的傲慢,表現在她們的眼神裡,還有那微微上翹的唇邊,以及那吸煙的姿態上,不知為什麼,這讓我想到法國女人,這風馬牛不相及的比喻嚇了我一跳,也許那一瞬間的一閃念,便是我內心折射的影像。

或許這神奇而古老的彝族文化,像一塊深埋於沃野的瑰寶,它在等待著更多的人去發掘它、詮釋它、弘揚它。但也可能正因為它埋藏于深山,才保持了它的原始光澤,真的希望當這塊瑰寶被發掘出來的時候,這個苦難的民族能夠擺脫貧困並保持它自己的特色。而我此時僅僅看到了它的皮毛。

圖文:芝麻

這用大麥釀造的,甜甜的,帶著麥香,裡面的大麥有點嚼頭。這就是彝族的風俗,無論是貧窮還是富有,每逢有客人到來,都要給客人敬酒。

與其他家庭不同的是,畢摩的家熱鬧非凡,來的客人絡繹不絕,基本都是晚輩。不知是不是受到現在社會的影響,畢摩會給那些年輕人發壓歲錢。畢摩老人不太會說漢語,但臉上一直掛著微笑,看得出這是一個受人尊重的老人。

或許是神的指引,或許與來之前做功課有關,我在他家昏暗的牆上,意外的發現了畢摩經卷,那像天書一樣的文字有著巨大的魔力,吸引著我的目光,讓我不由自主地來到它的跟前。

經卷的紙張像是快要風化了,泛著黃色,薄如蟬翼,經卷上畫有觀音菩薩,旁邊是日月相伴,下面有兩隻孔雀,兩邊是彝族文字……據其在外打工的兒子介紹,畢摩經書繁多,這僅僅是其中的一種。彝文是一種古老的音節文字,一個字形代表一個意義,從結構上看,形如象形文。我小心翼翼地翻動著這些歷史的畫卷,它,把我帶進了一個歷史悠久的古老民族。

這是一個血脈相對單純的民族,在4500多年裡一脈相傳,生存至今。這是一個有著多種崇拜的民族,主要有自然崇拜、圖騰崇拜和祖先崇拜,比如經卷上所畫的菩薩、日月、孔雀。

自然崇拜中,最主要是對精靈和鬼神的信仰,有“靈魂不死”的觀念,認為人的靈魂能離開人的形體而存在,生時靈魂附體,死後靈魂遊蕩在人間。而畢摩正是通過念誦經文與神、鬼溝通,充當人們與鬼神之間、祖先之間的矛盾調和者。

"畢摩"就是指專門替人禮贊、祈禱、祭祀的人,學界大多稱他們為祭司

彝族人從古至今都認為畢摩是"智者",是知識很豐富的人,畢摩神通廣大,學識淵博,不僅有作畢、司祭、行醫、占卜等主要職能,還兼有整理、規範、傳授彝族文字等文化職能,撰寫和傳抄包括宗教、哲學、倫理、歷史、天文、醫藥、工藝、禮俗、文字等典籍。畢摩在彝族人的生育、婚喪、疾病、節日、出獵、播種等生產生活中起著主要作用。畢摩既掌管神權,又把握文化;既司通神鬼,又指導著人事。在彝族人民的心目中,畢摩是整個彝族社會中的知識份子,是彝族文化的維護者和傳播者。

可以說畢摩在彝族既是神一樣的人,也是人一樣的神,在他們的生活與生命中,畢摩無處不在,畢摩文化無時不有。

在畢摩的宗教活動中,畢摩們自身形成了一套約定的規範,比如畢摩不能言而無信,不能嫌貧愛富亂取畢酬,不能亂倫,不能隨意減少儀式程式,不能亂點犧牲用物,不能不守畢道畢約,不能受賄,不守信用的畢摩可誅之。同時,民間不能隨意與畢摩開玩笑,不得侮辱畢摩,殺畢摩者罪加一等。凡此等等,不但規範著畢摩的行為,而且規範著民眾的行為。

據說我們見到的這個老人是很有威望、很了不起的畢摩,遺憾的是沒看到他施展魔法的場面,也沒看到畢摩的法衣、法帽以及法器。他的兒子不太好意思對我們說:“這些都是迷信。”或許他是受到外來思想的影響,或許他是謙虛,但他應該知道這些古老的、博大精髓的彝族文化有著怎樣的厚度,或許這其中有些是屬於迷信,但更多的應該是讓人們擁有信仰,擁有活下去的理由。

我們再從彝族人的服飾上來看看他們的審美取向及文化,應該說彝族服飾古樸、獨特,較完整地保持了傳統服飾的文化特徵。女上衣均為右衽大襟衣,下穿百褶裙。男女老幼皆披擦爾瓦、披氈,裹綁腿,套氈襪。女人大多喜歡戴銀飾。

當我碰到這位老人時,她的服飾超出了我的認知範圍,我下意識的按動了快門,儘管她的嘴上帶著殘渣,可那藍白碎花相間的上衣,多像是一件上好的青花瓷,與藏藍色的絲絨帽和藏藍色的絲絨裙相配,真是無比的優雅!

我不知道這些花色在彝族人的風俗裡有著怎樣的象徵意義?也不知道這與彝族圖騰崇拜的多樣性是否有關?但我知道這與其居住的生態環境息息相關 ,也與其民族文化緊密相連。能有此品味,真的很不一般。有時我們真的不必把自己看的太高,真正的品味或許就在民間,藝術或許就在平實的生活中。

後來才知道傳統彝族崇尚和喜愛的顏色是白色、黑色和藍色。而不是現在人們所說的紅、黃、黑。彝族傳統服飾幾乎找不到黃色和紅色,注意,這裡說的是“傳統服飾”,也或許現在的彝族服飾和顏色有所改進,也或許不同年齡層所採納的花色有所不同。但它們都來自於彝族先民對自然的認識,經歷了一個從簡單到複雜逐步豐富的過程。

再來看另一老人肩上背小孩用的背帶,上面用青色和綠色絲線繡的圖案,搭配的是如此的協調,那種過渡一點都不突兀。據說挑花刺繡是彝族服飾的特點,彝族婦女幾乎人人都是挑花刺繡的能手。我想,這些刺繡一定帶著濃厚的彝族色彩和生活氣息,所以,它給人以素雅平和的感覺。

遺憾的是,現在的彝族人除了有一部分老年人還在穿彝族服裝外,已經很少看到這一有著民族特色和傳統風格的服裝了,不知這是時代的進步還是退化?但我想,保持本民族的風格或許更時尚,更具特色,也更能讓人們感受彝族的文化。但願這一民族特色不要遺失才好。

看到這張圖時,你想到了什麼?是食物?是人吃的?還是牲畜吃的?我不知道,但將它放在牆頭上晾曬,估計是給人吃的,難道是苦蕎麥餅?百度說:彝族以種植蕎麥、大麥、小麥、玉米、燕麥、土豆為主,涼山、昭通、畢節這些地方的彝族多食用蕎麥餅、米飯、玉米飯,無論豬、羊肉做成“砣砣”或大塊肉他們都喜歡,喜歡喝用肉湯做成的酸菜湯。顯然,這不是肉類的食品,看著那深褐色的團團我目瞪口呆,放大了看才發現,中間還有些胡蘿蔔和玉米粒,難道彝族人以此果腹?

再看這張圖片,“呵護陽光青春”的字樣清晰可辨,可院子裡除了那幾塊能踏腳的石頭外,幾乎不能踏入,這似乎就是一個豬圈,如果你放大了看,就會發現地上、門框上的蜘蛛網上有許多白色的蛆,讓人觸目的同時,心中在隱隱地作痛,不得不讓人悲哀呀!這是一個貧苦的家庭,這是一個苦難的民族。不知年輕小夥子的婚姻狀況如何?會有人嫁給他嗎?

彝族的婚姻主要是一夫一妻制、同族內婚、等級內婚、家支外婚、姨表不婚、姑舅表優先婚。

解放前涼山彝族奴隸制社會中實行嚴格同族內婚、等級內婚制。不同等級之間不允許締結婚姻關係,特別是自視高貴和純潔的茲莫、諾合統治階級,不能與被統治階級中的任何一個等級的人戀愛和締婚或發生婚外性關係。彝族嚴禁姨表兄妹相婚(即姨表不婚)就如彝族諺語所說的“再缺糧食,甜蕎苦蕎不能同吃;再缺衣裳,山羊皮綿羊皮不能同穿;再缺配偶,兄妹不能結婚。”姨表兄弟姊妹之間的通婚、戀愛和性關係,都將被視為亂倫,按習慣法將予以處死。

現在彝族人的婚姻觀有所改變,彝族女人是可以嫁到外地或外族人的,只是不知道他們的等級制是否還存在?但從某些女人的神態上,似乎又能捕捉到貴族的影子,那種從骨子裡透出的傲慢,表現在她們的眼神裡,還有那微微上翹的唇邊,以及那吸煙的姿態上,不知為什麼,這讓我想到法國女人,這風馬牛不相及的比喻嚇了我一跳,也許那一瞬間的一閃念,便是我內心折射的影像。

或許這神奇而古老的彝族文化,像一塊深埋於沃野的瑰寶,它在等待著更多的人去發掘它、詮釋它、弘揚它。但也可能正因為它埋藏于深山,才保持了它的原始光澤,真的希望當這塊瑰寶被發掘出來的時候,這個苦難的民族能夠擺脫貧困並保持它自己的特色。而我此時僅僅看到了它的皮毛。

圖文:芝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