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特斯拉工廠落戶上海,政府開“在華獨資建廠”綠燈了?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 電動車製造商特斯拉(Tesla)與上海市政府達成合作協定, 特斯拉將在上海自貿區投資建設電動車製造工廠, 本地生產能夠降低特斯拉的製造成本, 提升該公司在快速成長的中國電動車市場的競爭力。

一切都將在特朗普訪華時定下來

其中一名知情人士稱, 眼下特斯拉正與上海市政府磋商該交易的宣佈時機等細節內容。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準備於下月初訪問中國。 特朗普一直對中國的貿易政策持批評態度。

上海市政府批准特斯拉在上海自貿區內建設製造工廠, 該工廠由特斯拉全資擁有, 這是中國政府首次批准海外車廠在中國全資擁有工廠, 特斯拉上海工廠能夠有效地降低面向中國市場銷售的電動車製造成本, 但仍需要交納 25% 的進口關稅。

此前曝光的特斯拉與上海市政府簽約現場圖

要麼合資, 要麼交關稅

目前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電動車市場, 中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扶持電動車產業發展, 預期到 2025 年電動車的銷量將超過 700 萬台, 2016 年中國電動車的銷量大約為 35 萬台。 所有在中國市場銷售汽車的廠商都已經制定了電動車發展計畫, 2019 年前開始生產, 部分官員透露中國政府還在制定了燃油汽車淘汰的時間表。

此前所有進入中國市場的汽車廠商尋求本地生產都必須與中國廠商合資建廠, 特斯拉選擇在自貿區內建廠, 並沒有選擇任何合作夥伴, 自貿區的相關政策支援特斯拉可獨資建廠。

其他汽車廠商選擇與中國廠商合作建廠, 當地語系化生產就不需要交納 25% 的進口關稅, 但在這次合作中海外廠商必須與中國廠商分享利潤和技術, 這也是中國政府扶持本國汽車製造業的手段之一, 此前特斯拉也在尋求合資建廠的機會。

特斯拉選擇在自貿區建廠, 雖然實現了當地語系化生產但在上市銷售時仍作為進口產品, 交納進口關稅, 在這方面特斯拉很難拿到政府給予的優惠政策,

政府部門會對每一筆交易進行審查, 不會為特斯拉開綠燈。

特斯拉上海製造工廠建成後能夠有效地降低電動車製造成本, 成為面向中國市場銷售的產品製造基地, 同時更靠近中國的零元件供應商, 目前特斯拉在中國銷售的電動車成本比美國市場高 50% 。

對手在中國都有合資公司, 特斯拉拿什麼拼?

2016 年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大約為 1.1 萬台, 營收 10 億美元, 大約占該公司總營收的 15%。 該公司 CEO 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當地語系化生產能夠減低三成成本。

定價過高和產能不足是特斯拉在中國市場遇到的最大挑戰, 主要競爭競爭對手 Audi、BWM、Benz 等海外汽車廠商均在中國設有合資品牌和工廠, 在電動車市場的競爭中, 獲得政府巨額補貼和支持的比亞迪、榮威等中國車廠佔據領先地位。 2016 年插電式乘用車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量為 35.1 萬台, 大約占全球此類電動車銷量的五成, 幾乎全是由中國廠商生產。

中國給特斯拉的待遇, 其他車廠也會來要

上海一家諮詢公司的CEO、前克萊斯勒(Chrysler)高管Bill Russo表示﹐政府監管機構審查每一項協議﹐儘量不形成先例﹐不論特斯拉能獲得什麼樣的協議﹐其它的公司也會想要同等待遇。

Russo表示﹐在上海自由貿易區設立一家工廠仍有著明顯的益處﹐這將讓特斯拉擁有一個基地﹐從這裡向該地區輸出產品﹐同時臨近中國供應鏈可以降低特斯拉汽車的生產成本和在中國銷售的售價。目前特斯拉在中國的售價比在美國高大約50%。

汽車行業長期顧問、在亞洲工作了多年的Michael Dunne表示﹐在上海製造產品還能使特斯拉與中國政府建立良好關係。他表示﹐在中國的土地上生產特斯拉汽車可取悅中國政府官員﹐這反過來會讓特斯拉得到友好對待﹐未來在談判中達成更有利的中國市場准入條款。

6月﹐特斯拉透露其正與上海政府討論開設一家工廠的可能性﹐並重申打算在年底前確定在中國的生產計畫。一個月前﹐馬斯克已隱晦地告訴分析師﹐中國法規的改變將是一個良好的時機。

馬斯克表示,在中國建廠可削減運輸成本及規避進口關稅,進而可能將在華價格降低三分之一。

據外媒報導稱,中國計畫最早于明年取消對自貿區內外資電動車業務持股的限制。而目前在中國有11個自貿區,包括上海、廣東、福建和浙江等省。

彭博社的一則報導則提及,據消息人士透露,“中國正在考慮允許外國汽車製造商在自貿區內建立獨資電動車業務,該政策最快將在明年實施”。目前的政策下,外國汽車企業需要和本地企業建立合資公司。

外媒曝明年或取消對自貿區內外資電動車業務持股限制

而在更早之前,今年9月15日,中國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兼新聞發言人孟瑋在新聞發佈會上就表示,“下半年,中國還將在金融、新能源汽車等領域進一步放寬外資准入”。

孟瑋指出,利用外資是我國對外開放基本國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互利共贏開放戰略的成功實踐。為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今年下半年,將在金融、新能源汽車等領域進一步放寬外資准入。

當時就有國內媒體猜測稱,其所談及的“外資准入”或許指的是“取消對自貿區內外資電動車業務持股的限制”。

本文綜合自華爾街日報、Technews、汽車頭條報導

Russo表示﹐在上海自由貿易區設立一家工廠仍有著明顯的益處﹐這將讓特斯拉擁有一個基地﹐從這裡向該地區輸出產品﹐同時臨近中國供應鏈可以降低特斯拉汽車的生產成本和在中國銷售的售價。目前特斯拉在中國的售價比在美國高大約50%。

汽車行業長期顧問、在亞洲工作了多年的Michael Dunne表示﹐在上海製造產品還能使特斯拉與中國政府建立良好關係。他表示﹐在中國的土地上生產特斯拉汽車可取悅中國政府官員﹐這反過來會讓特斯拉得到友好對待﹐未來在談判中達成更有利的中國市場准入條款。

6月﹐特斯拉透露其正與上海政府討論開設一家工廠的可能性﹐並重申打算在年底前確定在中國的生產計畫。一個月前﹐馬斯克已隱晦地告訴分析師﹐中國法規的改變將是一個良好的時機。

馬斯克表示,在中國建廠可削減運輸成本及規避進口關稅,進而可能將在華價格降低三分之一。

據外媒報導稱,中國計畫最早于明年取消對自貿區內外資電動車業務持股的限制。而目前在中國有11個自貿區,包括上海、廣東、福建和浙江等省。

彭博社的一則報導則提及,據消息人士透露,“中國正在考慮允許外國汽車製造商在自貿區內建立獨資電動車業務,該政策最快將在明年實施”。目前的政策下,外國汽車企業需要和本地企業建立合資公司。

外媒曝明年或取消對自貿區內外資電動車業務持股限制

而在更早之前,今年9月15日,中國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兼新聞發言人孟瑋在新聞發佈會上就表示,“下半年,中國還將在金融、新能源汽車等領域進一步放寬外資准入”。

孟瑋指出,利用外資是我國對外開放基本國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互利共贏開放戰略的成功實踐。為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今年下半年,將在金融、新能源汽車等領域進一步放寬外資准入。

當時就有國內媒體猜測稱,其所談及的“外資准入”或許指的是“取消對自貿區內外資電動車業務持股的限制”。

本文綜合自華爾街日報、Technews、汽車頭條報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