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融資再創歷史,美團未來發展卻更讓人擔心了?

文/於斌

努力了多年, 一直傳出在為IPO使勁的美團, 最近又宣佈了新一輪40億美元的融資, 在這次不知道是上市前的第幾輪融資後,

美團的身價估值漲到了300億美元的規模, 創下了又一次新歷史——上市前融資輪次最多的企業。

儘管美團因為這次的融資實錘, 估值重新回到了高位, 但是業內對於美團的未來發展仍然充滿了擔憂。 在融資近百億美元, 多次嘗試IPO未果, 在多個領域仍然需要大幅燒錢推廣的情況下, 美團的這一輪融資彈藥能夠支撐多久的發展?創始團隊對於企業的控制權是否被大幅稀釋?未來美團的IPO之路會如何?這些問題, 全都現實存在。

股權機構引猜想

算上這輪融資, 美團已經將近融到了563億人民幣, 從2010年成立開始, 到現在已經經歷了7輪融資和1次戰略投資。 這次的大手筆融資也被業內看作是上市前的最後一輪融資。 要知道, 在此之前,

美團已經傳出過多輪上市傳聞, 但是最後都無疾而終。

特別是之前在圈子內廣為流傳的一份對賭協議, 傳聞美團和大眾點評合併之後的第一輪融資, 代價是作為美團點評CEO的王興許諾要在2018年完成公司上市, 同時保證IPO估值不低於200億美元, 若無法完成美團點評將賠付投資金額的120%, 也就是將近40億美金。

不過這個傳聞在前段時間被美團點評集團高級副總裁陳少暉闢謠了。 他公開回應稱:“美團點評從來沒有和任何投資人有過對賭協定, 而公司一直以來的高成長性和在服務電商領域的創新能力, 得到了全球科技領域最優秀投資人的認可, 很多原有股東因為持續看好在過去一年不斷增持。 ”闢謠的時間點在今年的5月份,

正是當時市場傳出美團尋求新一輪融資, 大股東騰訊棄投消息期間。 雖然現在實錘融資消息下來之後, 騰訊仍然是領投, 但是中間曾經生出過波折的融資落地, 輿論對於美團本次融資之後的股權結構, 控制權歸屬多了更多的猜想。

2016年阿裡9億美元出售所持美團7%的股份。 而迄今為止, 根據公開的消息, 媒體算出美團已經將近融資563億人民幣, 如果按照去年阿裡對外出售的報價, 其實大致推算一下, 就能知道出機構投資對於美團的股權稀釋情況, 創始團隊的股權占不了50%以上了, 雖然不知道美團董事會現在的投票權益如何分配, 但是投資人的意見無疑越來越重要。

按照一般的業內發展慣例, 美團這樣的融資輪次,

接下來差不多將要邁入上市這一步了。 明年到了美團成立的第8年, 機構投資人們退出的意願也會越來越強, 此前大V王冠雄也給大家普及過投資人回報“5+2”的規律。 但是讓人不解的是, 在這次發佈融資消息之後, 王興在接受記者群訪的時候, 對外的說辭是, 美團還不著急上市。

但是, 在不著急上市的說法下, 美團進行大筆融資的做法又讓人費解了。 如果要發展新業務, 哪裡有比股市更好的資金池, 而美團寧願拿機構的錢, 暫時不上市。 背後的原因是否存在對美團“未來發展故事”股民們會不會買單的擔憂呢?或者是對於上市需要公開具體業績的考量?美團目前對外已經公佈稱除了外賣業務全面實現盈利, 賬上有30億元,

如果具備這樣大規模的可持續營收能力, 不上市融資就讓人看不懂了。

美團未來怎麼走?

帳上有錢, 又融到了大筆資金, 美團下一步怎麼走, 也是業內關心的重要話題。 在美團的發展歷程中, 常常遭到質疑的核心問題, 就是美團的業務發展不設限, 以及這個背後帶來的對其盈利狀況的擔憂。

儘管現在美團對外稱賬上不差錢, 但是不管是現有的業務, 還是美團融資之後未來會重點發展的業務, 都是燒錢的領域。 我們可以看到, 目前美團在外賣領域, 面對的一大勁敵餓了麼, 仍然時不時進行補貼大戰;在酒店、旅遊業務上, 強勢的競爭對手也有巨頭攜程、飛豬等;至於短租、上門服務、網約車等領域, 都是紅海市場, 短租市場有Airbnb、途家、小豬短租等本土短租平臺;上門服務有京東到家、58同城等等巨頭;網約車就更不用說了, 更是資本巨頭的遊戲,滴滴、神州、易到、首約……幾乎在每個領域,美團都為自己樹立了幾個彈藥充足的競爭對手,估計在短時間內想要從價格混戰,補貼打法中脫身,比較難。

融資後的這筆錢,並不會都花在現有的業務上,根據公開的資料,美團點評已經開始在無人車領域摸索,並成立了相關的專案團隊。王慧文說:“核心技能、無人車硬體、機械等是美團點評的新能力,同時這也是美團點評未來發展的重要突破點。”

美團點評出了會在人工智慧、無人配送等前沿技術研發上加大投入外,還將放更多的精力在消費金融方面。擁有使用場景的美團,和京東、阿裡一樣,也想要憑藉核心的資料累積,切入消費金融領域。這又是一個需要花費大量資金投入來推廣的領域。雖然消費金融業務和美團目前的業務可以實現互補,可能成為美團下一個強勁的增長點,但是對於多方作戰的美團來說,可能仍需要分清主次。

要知道,在這輪融資公佈後,媒體發佈了美團對於融資款項的使用方向後,輿論已經出現“美團點評會不會成為下一個樂視”的聲音。什麼是美團點評的核心競爭力,如何說好美團的故事,需要美團好好反思了。

更是資本巨頭的遊戲,滴滴、神州、易到、首約……幾乎在每個領域,美團都為自己樹立了幾個彈藥充足的競爭對手,估計在短時間內想要從價格混戰,補貼打法中脫身,比較難。

融資後的這筆錢,並不會都花在現有的業務上,根據公開的資料,美團點評已經開始在無人車領域摸索,並成立了相關的專案團隊。王慧文說:“核心技能、無人車硬體、機械等是美團點評的新能力,同時這也是美團點評未來發展的重要突破點。”

美團點評出了會在人工智慧、無人配送等前沿技術研發上加大投入外,還將放更多的精力在消費金融方面。擁有使用場景的美團,和京東、阿裡一樣,也想要憑藉核心的資料累積,切入消費金融領域。這又是一個需要花費大量資金投入來推廣的領域。雖然消費金融業務和美團目前的業務可以實現互補,可能成為美團下一個強勁的增長點,但是對於多方作戰的美團來說,可能仍需要分清主次。

要知道,在這輪融資公佈後,媒體發佈了美團對於融資款項的使用方向後,輿論已經出現“美團點評會不會成為下一個樂視”的聲音。什麼是美團點評的核心競爭力,如何說好美團的故事,需要美團好好反思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